先從京東說起。A股上市要求最近三年及以上凈利潤為正,京東上市期間顯然難以滿足這一要求,從布局物流到倉儲到金融,雖然京東估值不斷上漲,但總體上並未實現盈利。新興的互聯網公司先期的大量投入導致其短時間內難以穩定盈利是再正常不過的現象,這樣的特性在多家赴美上市的企業中有所體現。

圖為京東2009到2013年營收、利潤數據,在此期間京東營收和利潤率逐年增加,凈利潤在2013年才有轉正趨向。京東2014年5月22在納斯達克上市,要是在A股上市,這個時間估計會延後到2017年,這對於需要大量融資擴大市場的互聯網企業來說並非明智選擇。

回到阿里巴巴。阿里巴巴的制度是 「合伙人制度」 ,該框架下軟銀作為阿里巴巴大股東佔有阿里31.5%的股份,馬雲僅有8.9%的股份。

香港和大陸的上市要求「同票同權」,這樣的制度要求不利於馬雲管理團隊對於阿里的實際控制,負面案例參考萬科的股權紛爭。在此背景下阿里巴巴選擇赴美上市。而從基本市場角度分析,當時境內資本市場規模在7000億美金左右,上市後的阿里巴巴市值高達2300億美金,赴美上市相對可以獲得更大的融資空間。以上兩點,京東也有所考慮。

來看騰訊,劉熾平曾說在香港上市是深思熟慮過的。在2004年,不論在大陸還是美國,上市都是相對艱難的。當時赴美上市有如下要求:

  1. 公司連續三年的稅前利潤必須達到1億美元,且最近兩年的利潤分別不低於2500萬美元。
  2. 流動資金標準:在全球擁有5億美元資產,過去12個月營業收入至少1億美元,最近3年流動資金至少1億美元。
  3. 全球凈資產至少7億5千萬美元,最近財務年度的收入至少7億5千萬美元。

根據騰訊當年上市文件可以知道,騰訊2003年全年收入7.35億,利潤3.222億,2002年全年收入2.63億,利潤1.4億,2001年全年收入4907萬,利潤1021萬。如果按照稅前盈利來算,騰訊的利潤分別是3.36億,1.42億,1034萬,按照當時的匯率,騰訊還沒有達到赴美上市標準。 相比於當時的大陸資本市場,更加完善的香港市場確實是更優選擇。除此之外,赴港上市的騰訊有望成為香港資本市場最強勢股份。如圖,騰訊在港股連年上漲,在17年其市值已經超過三星成為亞洲市值最高的企業,市值高達5000億美金,排蘋果、谷歌、微軟、亞馬遜之後。從多角度來看都對得起劉熾平那句深思熟慮。

最後說百度。百度之所以選擇在納斯達克上市的原因,主要就是「牛卡計劃」,這一股權設計計劃稱作「不同表決權股份構」(DualClassStructure)。簡單的說就是公司股票分為A,B兩種,創始人所持有的A股在投票表決時,每股所對應的票數會高於B股數倍。例如B股每股1票的話,A股每股可能就是10票。不過A股如果出售會自動轉化為B股。 如圖所示,李彥宏雖然只佔有百度不到16%的股份,但擁有超過52%的投票權。一般創始人只要持有一定數量的股票(15%-30%以上)基本上可以完全控制公司,保護自己的企業不被惡意收購。這種操作不符合香港和大陸的要求。


不是不拉攏,是拉也沒有用

BAT為什麼不再國內上市,難道是因為它們不想嗎,當然不是。相比於港股和美股市場,BAT們進入A股市場的難度更大。

以阿里為例。雖然國內的《證券法》沒有規定只用在境內註冊地公司才能在A股上市,但是目前還沒有註冊在境外的公司在A股市場上市成功。而阿里巴巴的註冊地在開曼群島,在法律上來講屬於外資企業,在資質方面存在「硬傷」。

中國企業境外上市已經有二十多年的歷史。1993年7月,青島啤酒在港交所上市並發行H股,這是全國首家交叉上市,它為之後的海外上市浪潮開創了先例。近年來,以阿里巴巴、騰訊、百度等為代表的公司紛紛選擇在境外上市,中國企業大規模在境外上市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個:

一是從申請到實際上市的周期更短,上市效率更高。

二是國外資產市場上市的准入條件更低,在資本結構、盈利年限、公司所有權、股本總額等方面的准入條件更靈活

三是A股市場普遍存在的IPO股價較低的情況,也使很多公司更傾向於選擇在境外上市。

此外,一些宏觀政策的影響也使得中國企業走向境外。例如政府近年來的政策引導,以稅收減免的形式鼓勵有大規模融資需求並且有能力的公司去往境外市場上市融資,境外上市審核程序的簡化、條件的寬鬆也刺激了國內企業選擇境外上市。


在牛熊交易室看來,這個問題有一個關鍵是上交所和深交所是否拉攏過bat上市?是不是他們其實拉攏了,但是bat卻沒有選擇在這兒上市?

自1989年和1990年,上海和深證證券交易所成立以來,中國的資本市場已近發展近三十年,可以說,中國的資本市場歷經了眾多的風風雨雨,在跌跌撞撞中也在不斷完善,作為國內具有重要影響力的互聯網公式bat(百度、騰訊和阿里巴巴)均選擇在海外上市,為此,不得不令人疑惑為何上交所和深交所不拉攏著三家公司上市。

實際上bat是自身不在國內上市,而不是上交所和深交所拉不拉攏的問題,過去三十年中國資本市場IPO制度經過多輪改革,依然是不盡如人意, PO制度改革,難於滿足市場各方的訴求。

三大門戶網和BAT這些都是偉大的公司,上市以後股價上漲巨大,國外投資者獲得了巨大收益,三大門戶網站和BAT在中國賺中國人的錢,卻不能讓中國投資者分享中國經濟發展的成果,而讓外國人享受了中國發展成果,確實十分悲哀。

因而,牛熊交易室認為,為了能夠吸引更多的優質公司國內上市,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儘快消除IPO堰塞湖,一些優秀的高新技術產業受制於對賭協議,對於上市有著時間限制,他們等不起,

第二、是加大退市制度,騰出更多資源,接納更多優秀公司上市,

 第三、優秀互聯網公司一般來說盤子較大,融資比較多,中國股市存量資金不足以承接這樣大規模的IPO,就會導致市場巨大震蕩,這是管理層非常擔憂的一件事情,因此需要完善很多基礎設施制度,吸引各種資金迴流股市。


在國內上市的都是騙散戶錢的公司,賺錢的來A股,讓老百姓賺錢嗎?散戶都買阿里巴巴的股票,其他3000多隻股票就要集體退市沒人接盤,沒人接盤怎麼套現呢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