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趙佶 《瑞鶴圖跋》

  宋 趙佶 蔡行敕卷

  宋 嶽飛 書法

  南宋 吳炳 竹雀圖

  吳炳(公元12世紀)〔南宋〕毗陵武陽人,生卒年不詳,南宋光宗紹熙年間(1190-1194)畫院待詔。光宗皇后李氏愛其畫,恩賚甚厚,賜金帶。工畫花鳥,元代夏文彥《圖繪寶鑑》謂其畫“寫生折枝,可奪造化,彩繪精緻富麗”。所作謹守院體畫風格。

  元 黃公望 《天池石壁圖》

  此圖畫層巒疊峯,千巖萬壑,長鬆雜樹,縱橫有序,錯綜多姿,顯示了天池石壁的雄秀美姿。構圖繁而用筆筒,筆墨渾厚華滋。人謂天池山得一“幽”字。圖中多用淡赭,染以墨青墨綠,展示出山中的幽趣。全圖煙雲流潤,氣勢雄偉,系黃公望淺絳山水的傑作。

  元 趙孟頫 草書《近來吳門帖》

  釋文: :孟頫記事頓首。德輔教諭仁侄足下。近來吳門。曾附便寄佔與德俊令弟。不見回報。不審前書得達否。昨令弟求書老子。今已書畢。帶在此。可疾忙報令弟來 取.長興劉九舍亦在此。德輔可來嬉數日。前發至觀音。已專人納還宅上。至今不蒙遣還。餘錢千萬付下。以應用俟。顒俟。老婦附致意堂上安人。不宣。十 四日 孟頫記事頓首。

  元 倪瓚 《雨後空林圖》

  畫面繪一高大山嶺,細瀑從山澗穿石而下,匯入山腳水域中。山前一條小河蜿蜒曲折,緩緩流動,石橋橫跨,水波不興。畫中山石多用披麻、折帶皴,幹筆淡墨,濃墨點苔,敷色清淡溫和。整個畫面佈局充實飽滿,平穩而有變,景象開闊,意境清淡蕭疏,雨霽林空之景,宛然目前。

  元 張渥 《瑤池仙樂圖》

  此圖取祝壽吉祥之意,畫中瑤池煙波浩渺,岸邊高岸聳立,樹木蔥籠。四位壽星鬚髮皆白,卻面色紅潤,精神矍鑠,正仰望空中,欣喜地恭迎西王母。空中祥雲繚繞,西王母衣袂飄飄,正按落雲頭而來。身旁侍女手捧託盤,上有仙桃四枚,畫面構圖上下呼應,以白描手法爲主,淡加敷色。山水之景與人物之情融合在一起,自成天趣。

  明 戴進 《春遊晚歸圖》

  這件作品是戴進基於馬遠、夏圭風格,大膽強調豐富筆墨效果的傑作,繪畫技法功力深厚,筆墨靈活而變化多端,奔放中不失法度,嚴謹中又富有瀟灑俊逸的格調,是代表戴進風格的典型作品之一。

  清 蘇六朋 《清平調圖》

  蘇六朋(1796?-1861?),清代畫家。字枕琴,號南水村佬、南水漁郎、南溪漁者、羅浮樵子、浮山山人、浮山七十二洞天樵子等。廣東順德南水村人。青年時居羅浮山讀書,並向寶積寺僧德堃學習書畫,後至新會鄉下當塾師。中年移居廣州石亭巷,以開館授徒和賣畫爲生。室名作“石亭池館”、“枕琴廬”、“畢竟如是軒”等。

  蘇六朋工畫山水、花鳥,尤以人物故事畫著稱。學吳偉、藍瑛及上官周、黃慎等人的畫法,有粗放、工細兩種面貌,均能揮灑自如。人物畫題材有歷史故事和民間傳說,也常以市井風俗、平民生活入畫,內容通俗易懂。曾畫《羣盲評古圖》、《羣盲聚鬥圖》等,含諷刺之意。作品雅俗共賞,既爲官宦、商賈收藏,也懸掛於茶樓酒肆和鄉村祠堂。亦能畫佛道題材,有《達摩圖》傳世。門生劉簡、陳琛、何作斡、何作裕以及兒子蘇騰蛟、蘇子鴻均傳其法。同縣蘇仁山,字長春,號菩提尊者、杏壇居子等,亦以畫名,世以“二蘇”稱之。

  清 沈銓 《雪中游兔圖》

  圖畫兩株老梅,梅花盛開,以白粉染出。樹幹以墨點染暗面,樹後面竹一簇,梅樹上下,兔雀相互呼應,生機盎然。天空塗以淡墨,以襯出茫茫白雪。此圖與北宋崔白的寫實手法有相似處,但此畫中很多地方不用線,而以明暗法代之應與他在日本的經歷有關。

  清 王建章 《山水圖》

  此圖以平遠法構圖,畫山水縈映,霧靄迷漫。片帆飄逝,漁艇泊岸;山間飛瀑懸落,響泉湍急;林木茂密,樓閣偶見。山徑二人漫步而談,橋上一人獨坐觀瀾。畫法師董源、王蒙,筆力雄健,氣勢渾厚。全圖境界幽遠,風格蒼勁。

  清 周笠 《皆大歡喜圖》

  此圖以淡渴墨寫蒼松枝幹,濃墨細寫松針。溪流暮靄,昏昏月輪,皆以淡

  墨烘染而出,得煙潤清遠之境。松下兩童子,着寬袍,閒坐鬆根處。此圖摻以惲南田花鳥秀潤之筆意,成山水、人物合璧之作,自成一家體格。

  清 倪田 《昭君出塞圖》

  此圖自題“一望關河蕭索”,寫王昭君思鄉之情。畫家較少用線條鉤勒而以墨彩渲染。背景以淡彩渲染烘托,以紅、綠、黑等重色爲主調,形成較爲強烈的視覺效果。筆不顯而意滿,景不實而韻足,格調清新雅緻,是一幅難得的佳作。

  元 李絎 雙鉤竹圖

  此圖畫竹,前後左右交錯,枝葉繁茂。竹葉以墨色細加渲染,表現出陰陽向背。湖石團濃淡墨暈出,玲瓏多姿。構圖勻稱,筆法圓勁精整,設色淡雅。畫家通過碎石、枯枝等周圍景物的描寫,更加烘托出竹子“清高拔俗”的品格。

  元 張彥輔 棘竹幽禽圖

  從玄德真人學道。特精繪事,善畫山水,嘗用商琦法作江南秋思圖。所寫竹石幽禽,瘦勁幽峭,不在趙(孟頫)、管(道升)下。至正三年(一三四三)作棘竹幽禽圖。兼工畫馬,其拂郎馬圖,自出新意,不受羈紲,超軼之勢,見於毫楮間。

  圖繪秀石旁兩株修竹交柯而立,棘條屈曲上揚,兩雙禽鳥棲於棘上。構圖疏朗,秀石用筆直皴,以水墨略染,修竹、棘條筆墨清勁,雙禽略加色染,意在工鳥之間,畫格疏勁清幽。無款識,僅鈐“彥輔圖書遊戲清玩”、“西宇道人”二印。圖左有隸書題記“子昭偕周正已過太乙宮,彥輔爲作棘竹幽禽圖以贈之,時至正癸未三月十七日也,濮人吳孟思書”。可知此圖作於至正三年即公元一三四三年,吳孟思即當時名書家吳叡。圖中另有杜本、凌翰、鞠菴、邵弘遠、雅虎、林泉生、潘純等人題跋。圖中鈐有明項元汴,清初樑清標,近人譚敬、張珩等鑑藏印。爲張彥輔傳世的唯一作品。

  明 蔣嵩 《廬州泛艇圖》

  蔣嵩號三鬆,金陵(今南京)人。工於山水、人物,上宗吳偉,用焦筆枯墨最入時人之眼,尺幅之中,寸山勺水,悉臻化境。然而行筆粗莽,漫無規矩,是浙派末流。被吳派視爲狂態邪學。縱觀蔣嵩的繪畫實屬寫意山水。《廬州泛艇圖》一畫還是取浙派俗成之法,山勢突兀卻並非雄奇氣魄,樹枝翻卷盤曲極盡誇張之勢,表現的雖然還是文人雅士的放舟清溪的儒雅清高,然而以文人畫派自居的吳門畫派及其他所謂畫壇正統卻並不買他們的賬,稱之爲“張牙舞爪”而不屑一顧。

  明 董其昌 書五言詩軸(荔枝三觀入楞巖,香味還將色共兼)

  清 王鐸 臨褚遂良《道妙帖》

  《臨〈道妙帖〉》縱兩米餘,寫在絲綢質地的綾上,分三行書,筆勢沉雄跌宕,墨韻豐潤絢麗,在王鐸的傳世作品中,稱得上一件精品力作。《道妙帖》乃唐代書法家褚遂良所書,爲一信牘,原作應該大致一尺見方。王鐸在臨寫中“拓而爲大”,寫成高8尺的巨幅書法作品,可以想見其豐富的想象力和將秀麗放大至雄強卻又不失唐人意蘊的超凡的筆墨功力。在綾本上書寫,與在紙本上書寫相比,筆墨的難度更大,運筆的滯、速,留墨的枯、溼,非有精深的功力和豐富的經驗,極難控制。然而王鐸的這件作品,卻發揮得十分的完美。細細看每一個字,或遇“漲墨”而筆畫結團,或因提筆而點劃細勁,然而筆力沉雄,疏密有致,無一筆懈怠;結體或欹仄不平,但置於大章法中,卻也左顧右盼,上呼下應,氣勢雄渾,蔚爲壯觀。可以看到一個大書法家操控筆墨、點劃、章法、意趣的高超的專業素質。

  清 朱偁 《紫薇雙鴨圖》

  此幅作品中繪夏日池水雙鴨,岸上兩棵紫薇從右下邊橫空而出,老幹虯曲,新枝挺秀,花繁葉茂,一簇簇粉紫色花團在嫩黃和墨綠色葉子的映襯下,更加豔麗;樹蔭下兩隻水鴨,一黑一白,互相依傍,意態舒緩,閒適幽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