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孩子的校外時間分4部分,放學時間(16:30—18:00)、晚上、周末、節假日,我分別這樣安排。

一、放學時間

跟同學溜達、小區里溜達社交、興趣班。其中,同學和小區朋友社交時,主要以滑板車、自行車、滑滑梯、秋天等運動為主;興趣班是2天,目前是主持人課。下學習會增加1節美術、1節英文和舞蹈。

二、晚上

分四個部分,吃飯是音樂時間、吃完飯自由玩耍、接著父母陪伴做益智遊戲(比如拼圖、積木、畫畫、橡皮泥等)、睡前繪本(約5本,2本英文,2本中文,1本小故事)

三、周末

市內親子活動為主,偶爾會到周邊城市。活動地點:

1、大自然、景點類

爬山、戶外野餐、看花、動物園、農莊、海洋館、村落

2、商場類

兒童遊樂場、角色扮演機構、吃兒童大餐

3、展覽

花卉展、國家畫展、冰雕展

4、主題親子活動

如手工扎染、芭比娃娃秀、親子橄欖球、親子壽司、小豬佩奇派對、舞台走秀、大型泡泡節、中秋遊園會、萬聖節派對等。這些一般是在專門的親子機構購票參加的。

四、小長假

1、走親戚

回家看親人,與親戚聚會

2、長途旅遊

目前帶孩子去了20多個地方,重慶、成都、廈門、桂林、貴州、香港、澳門等。

這是我家孩子大體的安排,除了費錢,還很費力,但為了孩子內心豐盈的生活,唯有堅持!歡迎大家一起聊聊還有哪些好玩的親子活動?


我是懶豬媽咪早教,關注孩子和媽媽成長,歡迎點贊+關注!


我們家現在是一年級,分幼兒園時光和一年級時光。

幼兒園的時候,每天放學好天氣都在樓下先玩一個小時左右才回家,吃過飯了就玩玩具和親子閱讀。周六早上上一節畫畫課,其他時間都可到公園和旅遊景點去玩,辦了三年的公園年卡,遊樂場所花錢的那種孩子不喜歡,基本沒有去。寒暑假安排國內長期游,基本每次半個多月跑兩三個地方,母子自由行。

一年級每天都會有作業了,放學後就直接上樓寫作業,練鋼琴(9月入學才報的)和親子閱讀和練字,做完這些差不多就要洗漱睡覺了。星期六早上在家自己複習所學功課和練英語口語,下午上畫畫和鋼琴課,回來後就玩玩具了。星期天睡到自然醒,然後就去圖書館看書借書,中午外面吃,吃過後按孩子的要求去他想去的地方玩,天黑前回來洗漱練琴和親子閱讀。打算這次寒假不外出旅遊了,就小區里跟其他孩子玩或者上圖書館,暑假再安排出去玩。

感覺這樣子挺好的,孩子已經適應規律性的生活了,時間一到,該幹嘛就幹嘛,學習也不用操心。

附:家裡的電腦都是盡量避開孩子打開的,電視機沒有買,手機在孩子面前只接聽或撥打電話,訂了兩份新聞方面報紙,盡量讀給孩子聽。


這個應該只能說是怎麼安排的,快樂不快樂還是孩子說了算,也肯定沒有完全快樂的,完全快樂那就不算成長了。

我覺得這個校外時間父母心裡得有個數,要無形的去安排孩子,既要讓孩子感受到放學後的快樂,又要做到學玩兼并。

一二年級的時候,我給孩子訂了一個周計劃,除了學校的作業完成以後,每周完成我定的那些計劃,她在哪一天完成都可,一般是一天一樣或者兩樣,都是很輕鬆很好完成的,只要他能在一周內完成隨便他怎麼玩,但是玩手機跟電腦的時間是要控制的。三年級因為是轉折點課程較多也較難,所以上個學期是沒定。

每周的周末,一般都帶孩子一次戶外,公園或者爬山或者小遠的遊玩,有時去親戚家串門,找朋友玩。另外說一下,周一到周五的晚上,也經常會帶孩子到超市逛逛,這個我不會像有的家長,說明天要上學不要出來逛,非要等到周末。

至於寒暑假,我覺得要給孩子定一個計劃,有計劃的去學習,這樣能學的好也能玩得盡情。我的頭條號有寫一篇我給孩子制定的寒假計劃,有很多人反對,也有很多人支持,朋友們幫忙關注一下頭條號,提提建議,謝謝!

感謝閱讀,僅個人觀點!


謝謝邀請。我家孩子還在上幼兒園,現在分享一下學校以外的生活。

第一,孩子不上學,在家會幫忙做家務。寶寶今年五歲了,可以幫忙收拾碗筷,擦桌子,疊自己的衣服,有時候我會請她幫我淘米,洗菜,包餃子的時候也會過來幫忙。雖然剛開始做的不是很好,但是現在做的已經有模有樣了。

第二,會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寒暑假老師會組織一些活動。比如這次,老師組織的活動是在群里打卡,朗讀國學經典或者講故事都可以。每天吃完飯,孩子就會自覺的把她要打卡的內容複習一下,然後自己去背誦打卡。

第三,每周會抽出一天時間帶孩子去書店。這個是在孩子沒上幼兒園就養成的習慣,一周最少去一次書店。上學後,兩周或者一周去一次。

第四,周末還會抽出一天時間帶孩子去商場或者其他室內可以玩的地方去轉轉。經常是去了書店再去。比如美美購物商場就會經常有些好看的動畫造型,帶孩子去玩,不冷還可以放開跑。


謝謝邀請。雖然我作為母親也是九十年代初期的本科生,但孩子的課餘時間裡我很少會跟他討論學業上的事情,都是儘可能抽空帶他去逛公園啦,看展覽啦,吃美食之類的,或者去書店看下書,喜歡讓他最大限度的親近大自然,覺得還是有個快樂的童年最重要,平常孩子有什麼心裡話也喜歡和我交流??


每個孩子都該有個快樂的童年,走出校門,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擁有自己的空間,孩子雖小,但是是獨立個體,有思想,培養興趣,而不是一味的報輔導班,因為喜歡才會投入精力,尊重就顯得很重要,周末周天做完功課,還是應該出去走走,增加親子時光,可以無憂無慮玩耍,不想長大回想起來童年都是在學習中度過


孩子最需要的是陪伴,作為父母來說,我們也不願意錯過孩子的童年時光。除去學校的時光,家庭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可以陪孩子一起做遊戲,講自己小時候的故事,帶孩子去參加一些有意義的活動。這樣更能建立起一種良好的家庭氛圍,尤其是爸爸們,很多都忽略了對孩子的陪伴,爸爸一直都是孩子心中的英雄,榜樣,爸爸的陪伴會使孩子變得勇敢,堅強,豁達,開朗。無論再忙,多些時間來陪伴孩子,不要錯過了這天倫之樂!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