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海峽國際會展中心,一座建於小島上的展館,由於天然地理環境的獨特性,它被華爲打造成了一座“智慧島”。

  在這座集合了,無感入園、人臉簽到、智能指引、智慧路燈、智能會議室、智能周界、智能安防、智慧水利等一系列智能應用場景的“智慧島”,全面的將華爲“行業+智能”和“場景+智能”的理念表現得淋漓盡致。

  但很多人並不知道,“智慧島”是本着雲優先的原則來實現的。這其中的大多數智能實景化的方案,從方案設計、聯合驗證、上線,都是依託華爲雲來完成的。

  華爲雲,就像是“智慧島”上的一顆“智慧眼”,以“+智能”的目光帶着生態夥伴一起去“見未來”。

  所有的神奇都能在華爲雲展區找到答案

  “智慧島”上的一切神奇,其實都可以在華爲雲的展臺,找到答案。

  首先,整個展區的入口,用拼接大屏幕,對華爲雲做了總覽性的介紹。作爲面向未來智能社會的底座和使能者,華爲雲將與合作伙伴一起,加速全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升級。充分展示了華爲雲“+智能,見未來”的理念。

  在覈心展區,華爲雲EI和HCS混合雲解決方案受到的關注最多。我們知道,華爲雲EI原本就是要華爲多年來在AI上積累的一些相關的能力與企業服務相結合的產物。如今,華爲雲EI已經升級爲行業AI的新引擎,是面向政府、企業等組織與開發者的全棧AI解決方案。華爲雲EI開發平臺和華爲雲EI智能數據湖的應用,引來了最多的關注。

  而HCS混合雲解決方案,是2018年底華爲雲推出的重磅產品,它有些類似於公有云服務商推出的專有云,特點是私有云部署,公有云體驗,保證了當下跨雲平臺的體驗一致性,也兼顧了未來公有云和私有云之間相互遷移的便利性。並通過全棧技術創新和業界領先的五個統一優勢提升客戶業務上雲體驗。

  值得注意的是,HCS展點通過從非關鍵應用延伸到關鍵應用,從新應用到傳統應用,混合雲容災的不同方案,智能運維運營,多雲協同等幾個不同維度,演繹華爲雲HCS混合雲完整方案。

  另外,華爲雲智能應用3.0是一個全新的展示,華爲雲通過自身IT實踐的展示,指出了目前行業用戶存在的痛點,提出了“智能應用,平臺先行”的理念。

  而對於華爲雲近期一直在倡導“更可靠”是華爲雲的承諾,所以在展區也包含了雲安全的部分,比如用可視化大數據對態勢感知的展示,以及對米蘭達安全AI平臺的演示。其在傳統規則匹配模式基礎上進行AI化,大幅提升了華爲雲全系列安全服務使用效率。

  聚焦三大引擎,應對行業AI的挑戰

  近期的AI行業發生了很多變化,AI的資本狂潮走到了收尾的階段。進入到2019年之後,不僅AI領域的投資事件在減少,許多活躍的AI公司估值平均下降了20%-30%。

  華爲副總裁、華爲雲BU總裁鄭葉來認爲,“AI熱度的回落,反而是行業AI的春天。”

  這個判斷其實非常容易理解,Gartner的技術成熟度曲線告訴我們,當一個新的技術從熱度的制高點滑落,就意味着技術的商業化開始步入成熟期,也是其形成長尾效應,實現更大價值的起點。

  但必須要承認,企業業務雲化依然困難重重,比如,缺乏兼容Legacy的統一架構、缺乏高度集成的數字化系統、缺乏大數據治理體系和缺乏全場景AI驅動的業務創新平臺。企業上雲需要的是更可靠、更智能的雲服務商。

  正是爲了解決這些痛點,華爲雲中國區總裁洪方明發布了華爲雲的“三大引擎”:

  第一個引擎是華爲雲HCS混合雲架構,以一體化全棧方式交付完整的雲服務平臺,與華爲雲統一架構、統一API,加速大型政企核心業務上雲。

  我們知道,對很多企業客戶來說,選擇混合雲既能夠滿足私有云在穩定性上的需求,同時也可以滿足公有云對新業務拓展的需求。而華爲雲HCS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混合雲,而是集合了華爲雲全棧的技術創新,可以一體化交付的解決方案。

  第二個引擎是華爲雲智能雲應用平臺3.0,在容器,微服務和性能調優方面做了系統的增強。

  如今的華爲雲智能雲應用平臺,已經集成了很多強大的服務,比如系統集成ROMA平臺和智能邊緣服務,使得智能從雲延伸到邊緣,並在雲邊端全業務場景實現了數據,任務,管理,安全的四重協同。

  第三個引擎是EI企業智能平臺加速企業智能升級和雲上創新,華爲雲EI其實是華爲雲在2017年推出的企業智能平臺,包括基礎平臺服務、通用服務和行業場景解決方案三類服務。它核心是輸出華爲雲在企業智能方面的技術、跨度很大,底層可以涵蓋終端,上層可以支撐合作伙伴做應用。在推出以來,已在交通、醫療等8個行業落地了200多個項目,其中企業智能數據湖具有數據不移動等特點,有力夯實數字化轉型的數據基座。

  不難發現,這三大引擎都是華爲雲基於行業AI的維度上所做的技術創新,在爲企業賦能的同時,也留給合作伙伴更多打造上層應用的空間。

  華爲雲的“黑土地”讓生態自然生長

  著名的“梅特卡夫”定律告訴我們,構建的聯接越多,網絡產生的價值就會倍增

  如果將合作伙伴、開發者與華爲的聯接,看作是一個生態網絡。那麼按照“梅特卡夫”定律,這兩個生態越蓬勃,華爲雲的朋友圈就廣闊。

  首先,用華爲AI市場進一步激活開發者生態。

  鄭葉來說,“智能行業的應用開發需要的是即插即用的AI組件和模型。”所以,華爲雲正式發佈了華爲AI市場。華爲雲AI 市場可提供AI模型、API交易以及數據、競賽案例等內容共享功能,爲高校、企業及開發者提供安全、開放的共享及交易環境,有效連接AI開發生態鏈各參與方,將幫助開發者、合作伙伴加速企業的AI應用落地快速形成AI方案,未來可以幫助開發者和夥伴實現商業變現。

  第二,用生態夥伴計劃3.0的三大行動,對合作伙伴全面賦能。

  華爲雲中國區生態合作業務部部長曹玲玲表示,“今天企業的競爭不是某個產品或平臺的競爭,而是生態的競爭。”所以,華爲雲在本次生態夥伴大會上也更新了夥伴計劃3.0的三大行動。

  第一大行動,普惠百城行動。旨在幫助更多中小企業和創業企業上雲,華爲雲即將推出最適閤中小企業的服務器S6,同時也將會設定最普惠的價格,讓中小企業花最少的投資,獲得最大的效益。

  第二大行動,升維千家行動,旨在幫助傳統夥伴向雲轉型,從夥伴最關心的機會挖掘,獲客,項目拓展,持續經營等各個方面提供支持,讓華爲雲的夥伴安心賣華爲雲。

  第三大行動,精英萬人行動,華爲雲將派專人/專職團隊支持夥伴,此外,華爲雲將構建體系化的線上培訓賦能平臺,爲夥伴提供考試和激勵機制,以及創新扶持基金鼓勵夥伴創新,並提供積分獎勵。

  從“百城”、“千家”到“萬人”,我們可以看到,華爲雲所秉持的理念始終是“黑土地”,華爲雲也一直恪守自己的邊界,絕不與合作伙伴產生競爭關係,在合作伙伴生態建設的維度上,華爲雲的主張是做配角,將更多的舞臺讓給合作伙伴來主導。

  第三,用凌雲行動,重新定義合作

  華爲雲中國區Marketing部部長張鵬認爲,“商業的聯接有限,而品牌的聯合將會突破邊界,產生無限的可能。”所以,他發佈了2019年華爲雲計劃與夥伴和客戶一起打造的聯合品牌營銷計劃:凌雲行動。以此爲標誌,華爲雲將夥伴合作模式從1.0時代的技術合作、商業合作推向2.0時代的品牌聯合,重新定義了夥伴的合作。

  最後總結,華爲雲之所以對生態的建設如此看重,是因爲華爲的基因就是合作和共贏。華爲雲和其他雲服務商的差別在於,華爲雲從未想過去顛覆任何行業,而是用智慧去推動行業的智能化和數字化轉型。華爲雲不僅是“智慧島”的“智慧眼”,華爲雲更要做所有傳統行業走向“+智能”未來的那雙“智慧眼”。

  文/鄭凱

  科技正能量,推動新科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