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年寒窗塑造人生,一百日衝刺決戰高考,今天距離2019年高考僅剩不到100天。高三學子們,你們準備好了嗎?

前天早晨,

很多人的朋友圈被一條直播刷屏了,

原來,衡水二中舉辦了

“銘初心、勇追夢、耀時代、立巔峯”

高考勵志動員大會。

現場視頻十分的震撼

看完是不是很震撼,

想去現場看看,

別急,小編這就帶你親臨現場,

並且,還將奉上衡水二中名師

獨家高考提分妙招哦,

精彩不容錯過,

快來和我們一起看看吧。

1

衡水二中高三學子們

發出備戰高考“最強音”

在有着跑出“天下第一操”美名的衡水二中操場上,衡水二中今年的高考勵志動員大會和往年一樣,場面壯觀。

大會開始前,學生們搬着小馬紮,一個個跨進龍門,走進操場,希望百日之後能夠金榜題名。

隨後出場的勝字旗方陣,表達了高三學子高考必勝的決心和鬥志。

高三年級各班學生紛紛展示着自己的勵志條幅,從主席臺前走過,他們昂首闊步,鬥志昂揚。

校領導與高三學生代表共同爲高考倒計時牌揭幕,標誌着2019高考100天衝刺全面啓動。

高三學生張瑾代表全體學生髮言,她表示在最後的一百天中,全體高三學生一定會充滿自信,奮力拼搏,用堅定的意志和頑強的毅力迎接高考。

最激動人心的時刻——高三學子集體宣誓:“一九高考,誰與爭鋒。英雄少年,唯我二中。衝刺百天,卓立巔峯。決戰百天,我必成功。” 每個學生手腕繫着紅色絲帶,臉上透露着自信和決心。

從今天開始,衝刺2019高考的戰役已經正式打響!是雄鷹,就要翱翔蒼穹;是巨龍,就要馳騁九天;是騏驥,就要一日千里;是鯤鵬,就要水擊三千!

2

學校、老師、家長

全力保障並肩作戰

在激情宣誓的背後,每一個學子都離不開學校老師的教育培養與家長的支持。

此次高考勵志動員大會上,校領導與各學科組長進行了發言,他們鼓勵學生們拼搏100天成就青春理想,老師將與同學們風雨兼程,並肩作戰。與學生同心協力一百天,同甘共苦一百天,同舟共濟一百天,託舉學生跨越人生的巔峯。

爲讓同學們永遠珍藏這段奮鬥的經歷,學校還在現場向學生贈送了特意給同學們製作的“爲夢想而戰” 2019高考百日衝刺紀念卡。

記者在現場採訪了任玉華老師,她任教已經16年了,算起來這是她第六次帶高三畢業生,雖然已經教過很多學生,但是她說每一次帶領學生參加高考自己都鬥志昂揚。

“我覺得情緒是相互感染的,平時孩子們用熱情感染我,現在我也要用熱情去感染他們,讓他們覺得無論家長還是老師是永遠支持他們的。”任玉華說。

其實,每個學生的背後還有默默奉獻的父母,他們的付出都將化作學生激情奮進的強大力量。

在現場不僅有家長舉着標語爲孩子加油鼓勁,也有家長特意趕來看望孩子。

路莉的家不在衡水市區,2月26日早上五點多,她和丈夫楊永帶上孩子奶奶就開車往學校趕,今天他們一家要去給兒子加油。

孩子奶奶今年68歲了,爲了看看孫子,給他加油,她坐了兩個半小時的車。雖然很累,可是此刻坐在孫子旁邊,跟他說話鼓勁,她覺得很值得。

“孩子不緊張,我緊張。”路莉笑道,“當年我高考都沒這麼緊張。不過壓力就是動力,希望兒子加油,考上他期望的大學。”

焦洪鐘和妻子孫秋芳爲了能來學校給女兒焦碩加油,特意請了一天假,一早開車往學校趕。

對於即將到來的高考,焦洪鐘說自己沒有多少緊張的情緒,因爲女兒成績一直很穩定,他對女兒也沒有多少要求,高考時正常發揮就好。

“她想去廈門上大學,其實挺捨不得的,實在太遠了,平常見面也難。”談起女兒的大學規劃,孫秋芳有點擔憂。“不過還是要尊重她的意願,她喜歡就好。”

“我想去南方,很喜歡新聞專業。”焦碩說。

“她一直都很喜歡新聞,以後就想當記者,我們覺得也挺好的。”焦洪鐘在一旁笑道,平時女兒上學忙,很希望高考結束了能沒有壓力得玩幾天。

“這個沒問題。”焦洪鐘笑着跟女兒說,等高考結束了就帶她出去散散心。

家長的支持,學校的教育和保障,爲即將參加高考的學子帶來了信心。他們在操場上喊響衡水二中經典口號:“二中加油,二中必勝,二中第一,我們第一!”響亮的聲音中,透露的是他們衝刺高考,決戰高考的必勝決心。

3

衡水二中名師支招兒

這樣複習成績提高快

現如今,

距離2019高考不到100天!

孩子們要如何才能在這

短短的時間內打贏這場仗,

讓自己開心、家長安心、老師放心呢?

語文:把握當前 全力以赴

1.調整心態,適度緊張,沉着冷靜。誰做到這12個字,誰就是高考的贏家。我們時間緊張,所有的高三考生一樣時間不夠用,所以,我們比的不是誰時間多,而是誰能充分利用。

前面的時間已經不可挽回,面對最珍貴的時間,怨天尤人、心煩氣燥絕對不如心平靜氣、潛心備考。

2.科學安排,把握重點,查漏補缺。如果你很明確自己的不足,就儘快用最高的效率彌補。如果你一時不知道自己應該怎麼安排,我建議同學們就緊跟我們老師的節奏,按照老師的安排備考,緊跟老師的教學節奏就能夠實現高效率備考。

3.關注健康,合理飲食,規律作息。身體健康是高考的基礎,在最後的時間裏,各位同學一定要關注自己的健康,要知道,吃好飯、睡好覺,這也是高考競爭的重要一個環節,要儘量防止生病,減少非智力因素造成的損失,要調整好自己的“生物鐘”,使自己的身體狀態在考場上處於“精力最旺盛”、“頭腦最清醒”、“思維最活躍”的“三最”狀態。

數學:揚起風帆 靜待花開

1.優化情緒,充滿自信。多看自己的長處和潛力,激發自信心,很多成績優秀的同學在高考中失利,他們不是輸在知識能力上,而是敗在信心上。同樣,在迎考複習和高考中,要學會轉移情緒,把自己的情緒調整到最佳。

2.迴歸課本,注重基礎。考試大綱中明確提出高考注重考查基本概念、基本能力、基本方法,用一定的時間去複習這些最爲重要的知識是必要的策略。數學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能力、基本方法都在課本上,因此,在教師的指導下,對照考綱,重新溫習概念、公式、定理等是最直接的途徑,在教材重點、高考熱點上着重加強,吃透課本中的典型例、習題,並針對知識盲點及時查缺補漏,是以不變應萬變從而提高複習效率的基本策略。

3.積極主動,享受課堂。越到後期,老師的講解越有針對性,提醒少數同學請不要懷揣自己的想法去“跑單”,要重視老師對題型的歸類和易錯點分析,它是學生們知識再整理並綜合運用的又一次體現。在課上,要積極地參與,主動大膽說出自己的解題方法、思維方法。課上記筆記很關鍵,在聽課時把不同性質的問題用不同的符號標註出來,努力把問題在課上解決。

4.查漏補缺,注重改錯。後期複習節奏加快,訓練量增大,每次考試後多反思回味,分析錯誤原因。考前一個月是改正錯誤、提高成績的最好時期,把錯誤暴露在高考前是好事,多數有用的經驗都是從錯誤中總結出來的。因此每次考完都要認真改錯,發現錯誤都要及時研究改正,並總結經驗以免再犯,從而在以後的考試中提高正確率。

英語:多讀 多聽 多練 多背

1.重視3500單詞和高頻詞組的複習。可採取“車輪”戰術,反覆背誦和拼寫常考詞。俗話說,最淡的墨水也勝過最強的記憶。

2.堅持每天進行英語聽力訓練,以近五年的高考聽力爲主。高考前,堅持天天聽套題,學生一定會大大提升自己的聽力水平。

3.有針對性地進行板塊複習。根據自己在以往的複習中,存在漏洞和薄弱環節的地方,進行專項訓練,各個擊破,如進行完形和閱讀專練。

4.進行高考模擬套題和高考真題相結合的訓練。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整地做套題,可以增加學生的時間觀念,提升做題技巧和得分意識。

5.整理做過的試卷,回顧錯題。對以前做錯的題要反思、歸類和整理,查漏補缺,保證不再犯同樣的錯,不再丟分。

6.加強寫作訓練和背誦範文。按題材進行作文的練習,背誦模板句子和優秀的範文。“用英語介紹中國文化,讓外國人瞭解中國文化”是高考命題的趨勢。所以一定要強化記憶中國傳統文化和民俗文化相關的詞彙和表達。

物理:科學備考 勇奪高分

1.重視雙基,突破主幹,抓牢選修。從基本概念、規律出發,往往是解決問題的捷徑。縱觀歷年高考,80%的試題難度均在中檔及中檔以下,一些較難題往往是基礎知識和方法的綜合運用,複雜問題肢解開來也能拿到可觀的分數。

力學、電磁學等主幹知識是物理知識體系中考查的重、難點所在,把握主幹知識是物理得高分的關鍵,同學們要強化掌握主幹知識的熟練程度,做到靈活遷移,融會變通。作爲選修內容的熱學、光學、機械振動及機械波,考查重點較少,難度較低,但卻擁有15分的高分值,三輪複習中一定要格外重視,做到細微的知識漏洞也不能放過,迴歸課本,強化記憶,經典題型不斷再現。一些偏科同學更應該重視這個板塊的複習,讓選修爲整套試卷“增輝”。

2.強化錯因分析,及時查漏補缺,以規範贏高考。大密度、高質量、快節奏的強化訓練,是後期提高複習效果的關鍵。考生務必用心對待每一道試題、認真完成每一份試卷,力爭越做越強、越做越好。

在分析錯因後,如果是知識上的缺陷,那麼應該回歸課本、參閱筆記和資料,熟悉這部分內容,尤其要做幾個相關知識或方法的題目,真正做到“補缺”;如果是題意不清,沒有正確抽象出物理模型,可以提醒自己用心勾劃關鍵詞語,藉助受力分析圖和運動情景分析圖分解複雜過程;如果是規範性丟分,一定要用好評分細則,關注得分點,有意識地做好規範訓練,力爭會的題拿滿分,思路不暢的題拿到更多得分。

化學: 衝刺高考 腳踏實地

1.最後衝刺要培養學生加強考感,平和麪對考試。正確看待每次考試,將每一次考試都當成是查漏補缺、提升能力的一次絕好機會,當成是一次高考的演練。

2.最後衝刺要注重解題技巧、提高學生得分能力。近年高考,化學閱讀量加大,對學生分析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要求提高,所以要鍛鍊學生在時間緊的情況下,快速讀題,抓住題眼順利答題,排除干擾信息,充分利用數據、現象等進行有效整合,減少審題不清導致的低級失誤。同時強化學生不能放棄計算題,放棄提升分數的機會。

3.五月的衝刺要努力提高反思整理本的利用價值。高三最後衝刺階段的訓練及考試,要重視錯題反思及同類題型的強化,認真研究標準答案,尋找自己知識上的不足和欠缺,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同時要求考生及時翻看自己的錯題集,重溫做題思路、方法、技巧,積累豐富的考場經驗,挑戰自己的得分極限。

生物:抓牢基礎 關注聯繫

1.每天10分鐘讀課本。從近幾年高考試題看,基礎題仍佔主要地位。而很多學生不重視基礎知識,只是一味做題。學生要養成每天閱讀生物課本的習慣,來加強基礎知識記憶,力求做到基本概念、規律、方法和技巧“爛熟於心”。

2.抓住生物三大重點。新陳代謝、生命活動的調節和遺傳變異,這三部分知識是高中生物三冊書的“靈魂”,也是高考的重點和難點。複習這部分知識時學生要特別留心,可以結合複習資料分析涉及到的題型,並查閱自己經常出錯的題型進行歸納總結。

3.培養實驗設計能力。從近幾年的高考試題看,理綜Ⅱ卷至少一道生物實驗設計題,所佔分值還比較大。這部分試題是考生失分較多的地方。因此,一輪複習時,學生還應結合考綱熟練掌握課本實驗,做到活學活用,培養自身的實驗設計能力。

4.弄清知識內在聯繫。在記住了基本的名詞、術語和概念之後,同學們就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學習生物學規律上來了。這時大家要着重理解生物體各種結構、羣體之間的聯繫,也就是注意知識體系中縱向和橫向兩個方面的線索。如:關於DNA,我們會分別在“緒論”、“組成生物體的化合物”和“生物的遺傳和變異”這三個地方學到,但教材中在三個地方的論述各有側重,同學們要前後聯繫起來思考,即所謂“瞻前顧後”。

政治:明確方向 精準發力

1.精準模擬,精細講解,智勝高考。高質量、快節奏的考前複習、模擬訓練是實現學生知識遷移、能力提升必不可少的部分,也是衝刺高考最爲關鍵的環節。

精心選擇習題是做好考前模擬訓練的前提,要遵循錯題改編、新題精選、難易配合、高考變式、專項突破、查漏補缺等原則,精準選擇每一道試題,命制高質量試卷,力求做到訓練有效。

2.規範作答,歸納總結,反思提升。高考成功的關鍵是學生的分析和解題能力,做好學生指導工作非常重要。

在答題過程中,要做到抓分不抓題,抓強不抓弱,要學會搶分,確保基礎分。組織答案,要多角度思考、理論聯繫實際、詳略得當、序號清晰、段落分明等原則。

歷史:潛心研究 精準備考

1.精研細磨、精確方向。2018年高考面臨着2017年版新課程標準發佈、2018年考試大綱的變化,這兩大文件是高考命題的規範性文件和標準,是考試評價、複習備考的依據。2017年高考的全國卷文綜歷史試題的構成與題目設置也發生了微小變化,例如:新增歷史學科核心素養、革命傳統教育和重視史學理論的考查等,關注並精研細磨這些高考方向的變化,從而精確備考方向,少走彎路。

2.立足基礎、迴歸教材。在備考時要克服重資料、輕課本、重訓練、輕聽課的傾向,力求做到點點落實,體系完善。在一輪二輪複習的基礎上,綜合通史和專題模塊兩條線索:橫縱聯繫、比較,梳理鞏固主幹知識、深挖回扣易錯易混與薄弱環節。特別要注意知識間的比較區分和古今、中外聯繫,從而理順邏輯關係,同時注重知識的遷移和創新。

3.錯題淘金、精準題型。利用好錯題,做好知識的查漏補缺,歸納完善。如解題容易忽視的角度:要注重時空定位、設問要求等;語言表述存在問題的方面:強化規範的學科語言,加強精準表述。分類整理各種題型,規範科學解題思路。常規題型:分類列出且舉一反三,增強模板意識和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創新題型:理清創新題型的解題思路,注意“按圖索驥”,培養邏輯思維。真正做到學生利用錯題,跳出“題海”,精準把握題型。

地理:運籌五月 贏在六月

1.強化背誦意識。通過對高考題的分析,我們發現同類型、同角度的考查是可以重複出現的,所以熟記一些答題的技巧、模板可以提高做題速度。

另外,重點數據、定位、氣候類型的成因分佈等也是必須記準和記熟的。學科術語以及時事材料中的精闢論述都經過反覆推敲,有較強的科學性和邏輯性,多背誦高考題和教材中的學科術語會提高我們答題的規範性和準確性。

2.注重做題規範。

(1)規定時間適應練。限定時間答題,訓練思維速度,在固定的時間內提高正確率,以適應高考。

(2)審題答題規範練。審清問題是什麼,條件是什麼,把隱形信息變成顯性信息,間接信息變爲直接信息,用地理術語規範答題,提高實戰能力。

(3)讀圖用圖強化練。充分挖掘圖中的隱含信息,注意圖圖轉換、圖文轉換。總之,考前要做一定數量的習題,這是鞏固知識,提高技能的需要。綜合訓練可以提高應變能力,培養多角度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大幅度提高考試成績,但我們不能沉溺於題海中,需要將做過的題目歸類複習,要學會解一道題的同時學會解一類題和不同類型的題目用不同的方法解答。

3.注重反思和總結。學習方法上,注重自主感悟、親身體驗、主動探究。在每次練習中獨立思考,去主動感悟每道題的情境之新、立意之好、設問之巧、答案之精,調動聽、說、讀、寫、分析、語言表達、知識遷移等能力,有針對性和實效性地找到自己的差距。

來源 |河北青年報

編輯 | 中國網教育頻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