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報訊(記者陳媛 通訊員童萱)未來已來,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影響和改變生活。今日,在世界大健康博覽會市民開放日,同濟醫院的導醫機器人吸引了許多小朋友的眼球。

  圖爲同濟醫院的導醫機器人吸引了許多小朋友的眼球

  “您好,有什麼可以幫您!”“我有點咳嗽,想找醫生看看。”“建議您掛:呼吸內科。”“那去呼吸內科怎麼走啊?”“呼吸內科在門診大樓三樓。”

  這位對答如流的機器人是同濟醫院導診導醫小能手叫“童童”,由於待人親切,討人喜歡,大家都說她是可愛的小公主,“但我沒有公主病!”

  圖爲小朋友與導診機器人互動

  據同濟醫院門診辦公室主任李剛介紹,到醫院看病的患者面臨的一個是如何分科掛號的問題,一個是就診流程和位置的問題。但由於就診人數日益增多,導診人員往往分身不暇。一直以來,同濟醫院緊緊圍繞患者醫療服務需求,以“互聯網+”爲手段,不斷推進智慧醫院建設,通過合作研發智能導診機器人,不斷提高醫療服務質量,改善患者就醫體驗。

  基於語音合成、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等智能語音與人工智能核心技術,“童童”能夠與病人自主交流,並且不斷優化學習。目前,“童童”的主要功能是智能分診和位置導航。

  患者可以通過語音、觸屏兩種方式喚醒“童童”。有疑問的患者只要根據屏幕中的人體圖像,點擊不適的部位,如頭部、頸部、胸部、腹部、腿部等,或回答相關症狀問題,“童童”就可以智能提示患者應當選擇的掛號科室。接下來,還可以告知大樓位置、科室在哪、在哪做檢查、上班時間、醫院排班等相關信息。患者通過提示,就可以根據樓層分佈和科室分佈選擇需要就診的科室地點,並根據路線指引到達指定地點,實現智能分診。不僅如此,“童童”還聽得懂簡單的武漢話。

  同濟醫院信息管理科科長陳妍妍介紹,“童童”還是一個非常愛學習的機器人,她立志爲患者打造一部最強的就醫寶典。醫院建立了更新機制,對於“童童”暫時回答不了的問題,工程師將每週梳理更新數據庫,不斷完善,目前能回答1852個問題。隨着功能的不斷升級,“童童”的知識庫將不斷地更新擴大,而且還將實現健康宣教、自助掛號、打印報告單等功能,爲患者提供更全面的就診服務。

  從導診機器人、擬人假肢手、MR、3D打印到計算機輔助導航,世界大健康博覽會上同濟醫院展示的智慧醫療設備實現了患者與醫務人員、醫療機構、醫療設備之間的互動,使患者就醫逐步達到智能化、信息化。

  據介紹,三年來同濟醫院在智慧醫療範圍內面向醫務人員的“智慧醫療”、面向患者的“智慧服務”、面向醫院管理的“智慧管理”的三大領域裏不斷拓展。目前信息化質控與智慧醫院建設工作已不斷提升。

  以患者爲中心的全健康流程智能化;醫療領域與人工智能結合的智能醫療支撐技術;以新藥研發、精準醫療和醫療機器人爲依託創新技術的發展,同濟健康全流程管理的各個環節越來越智能化,精準醫療等將會越來越個性化、個體化,伴隨大量的基礎性服務將能由人工智能來提供,醫生將能夠有更多的時間與精力來做好患者的服務、溝通,能夠有更多的時間來從事創造性的醫療工作,更讓患者通過人工智能的幫助及早發現、及早治療疾病,早診早治大幅提升疾病生存時間及生存質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