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引力場裝置:城市三角洲 攝影:goa大象設計

  項目地點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西側廣場

  項目面積500平方米

  設計時間2018年12月

  設計單位大象設計

  2018年12月,在歷時8天建造後,一組500平方米的裝配式鋼構空間裝置在上海當代藝術館(PSA)前廣場呈現。作品由大象設計聯合同濟大學、東南大學、中國美院學生共同完成。整組空間由“劇場”“展場”“趣場”組成,融合了社區活動、藝術表演、親子游戲等功能,吸引着人們參與。從空中望去,它彷彿一片潔白輕盈的“三角之洲”,成爲這個城市江邊的“引力場”。

  整體模型 goa大象設計

  基地

  上海當代藝術館是上海重要的文化地標,其西側入口廣場在平日裏卻是失落的一角——它的地下是社會停車場,地上有一片120米長、30米寬的區域,平素少有人跡。西側接壤的世博最佳實踐園區是一個正常經營的辦公園區,目前也在不斷地發展豐富業態的過程中。夜間的廣場上會有些許人員活動,主要是散步或運動的居民。我們希望通過多層次而有場所感的空間,將人的活動合理安排。

  平日裏的PSA廣場,空寂無人 攝影:楊天周

  2018引力場總平面流線分析 goa大象設計

  goa大象設計

  展場:無展之展

  在引力場活動的20天裏,每天9點至17點之間由一位藝術家在展場中展出作品,稱之爲“閃電展”。而17點之後,展場內空無一物。由此,在滿足展覽需要的條件之上,年輕的設計師們設定了一個“無展之展”的情境:讓PSA的大煙囪成爲展場空間“自帶”的展品。半透明的陽光角吸引着人們由水平延展的低矮入口彎腰進入金字塔式的展場空間,而一個巨大的三角形高窗朝向PSA,精確框景了高大的煙囪。此時,展場自身也已成爲一個取景器式的裝置作品。

  技術圖紙 goa大象設計

  框景 攝影:楊天周

  展場日景 攝影:楊天周

  攝影:楊天周

  展場夜景 攝影:楊天周

  展場夜景室內 攝影:楊天周

  劇場:聚散之間

  劇場承擔着表演的空間功能,同時也爲人羣提供休憩場所。設計者嘗試以結構爲線索,“聚散”既是結構塑造的形象特徵,同時也隱喻了人活動的聚與散。斜向平面佈置的劇場一角向着街道高高昂起,勾起行人的注意,而去PSA參觀的人們恰巧可以在出入口看到舞臺的表演。12月8日開幕式中,大象樂團在舞臺上帶來熱火朝天的原創搖滾;而之後的各種活動賦予了劇場真實的生命,孩子們一些異想天開的對建築的使用,更爲劇場賦予了別樣的生動。

  方案推進過程 goa大象設計

  結構推進流程 goa大象設計

  劇場入口渲染圖-黑夜 goa大象設計

  施工狀態 攝影:楊天周

  攝影:楊蘊真

  攝影:goa大象設計

  建成後 攝影:楊天周

  趣場:浮雲之下

  通過一系列記錄和調查,設計者發現場域中白天和晚上的人羣活動各自不同。設計者從人的活動出發,設計一片錯動開放的檐下空間,把趣場想象成廣場上漂浮着的層層疊疊的雲朵,人們穿行其中,往返展場與劇場之間。

  模型 goa大象設計

  建成俯瞰 攝影:楊天周

  藝術家在“雲”下用紅線編織“莫比烏斯”式的空間通道。潔白的浮雲,斑駁的光影,纖細卻緊繃的絲線,都讓空間顯得張力十足。

  紅線日夜景 攝影:楊天周

  引力場:建築藝術與公共文化生活的耦合

  “引力場”是由大象設計主辦的公益性系列公共藝術項目,發起於2015年,今年是第三屆。每屆活動都會選擇一個城市公共廣場,由建築師設計一組兼具審美價值與使用價值的空間裝置,並在活動期間組織大量公共文化活動,鼓勵市民參與。

  首屆“引力場”於2015年08月在上海靜安寺廣場舉辦。廣場位於上海最繁華的中心城區,由王彥帶領同濟大學學生共同完成的《韌山水》,採用50根20米長的空間流線性竹鋼杆件構成了具有起伏變化的體量,給人以抽象山水的視覺感受,激發着城市活力和創造力;

  2015引力場主題裝置:韌山水 攝影:呂恆中

  2016年,第二屆“引力場”選址於上海繁華的南京西路中信泰富廣場,兩個體量巨大、造型簡潔輕盈的《城市泡泡》, 向城市呈現了一個透明的舞臺。

  2016引力場主題裝置:城市泡泡 攝影:呂恆中

  “引力場”的核心概念在於不單純拘泥於場域概念或是固定形式的作品,更強調一種“公共性”,鼓勵公衆的交流分享、共同創造。

  完整項目信息

  項目名稱:2018引力場

  項目地點: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西側廣場

  項目面積:500平方米

  設計條件:設計+搭建:4個月

  設計條件:存在時間:20天

  設計條件:成本控制:30萬

  設計條件:場地承重:350千克/平方米,不允許破壞地面

  設計時間:2018年12月

  設計單位:大象設計

  設計團隊:王彥,大象設計總建築師

  設計團隊:楊天周、鄧希帆,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

  設計團隊:張旭、喬潤澤,東南大學建築學院

  設計團隊:李嘉文、虞思源,中國美術學院建築藝術學院

  攝影師:楊天周等

  視頻製作:優鎂克廣告

  視覺/ 李茜雅校對/ 原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