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士兵们而言,当「上刺刀」的命令传来,就意味著战斗要进入最惨烈的肉搏战。刺刀可刺,可劈,可挑,它的出现,使得士兵们有了最基本的自卫手段。

当年火枪刚刚出现的时候填弹时间很长,离近了它便是一个废物。于是,一个法国人首先想起把一把刀塞到枪口中,这就是最早的刺刀。但是,大家都知道,这样就不能开枪了。于是又发明在枪管边上安装的刺刀。这时候刺刀安装的位置还不太一样:毛瑟带领的欧洲,刺刀是安装在枪口下;俄罗斯则习惯安装在枪口上(当然,现在也改在下边了);英国仍坚持刺刀待在枪口的传统。于是刺刀成为步枪兵的标准装备,和手榴弹、步枪一起,成为步兵的基本训练科目。在自动武器兴起,坦克出现之后,有两种武器逐渐淡出军方的视线,就是刺刀和手榴弹。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人们的看法,因为一个没有刺刀的士兵,在没有子弹的时候就是废物。于是刺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重新和手榴弹一起兴起。

Bayonet2000M多功能刺刀,是特别为21世纪现代化的士兵「USMC美国海军陆战队」而设计,可适用在各种领域,如:都市、维护和平及其他方面。这把新时代Bayonet2000TM.为适应冷酷的战场,把刺刀和多功能工具合为一体的设计,结合了平直、坚固、结实等多种功能,既易平衡、质量又轻,而且使用敏捷。这把刀兼用于美国陆战队体系,适用於单兵作战,操作简便,单手即可操作。在使用的条件方面,Bayonet2000TM在干燥无油渍的状况下,可绝缘1000伏特电压;抵抗温度在-40℃到80℃之间;还具有防霉、抗污等特点。 Eichorn- Solingen公司的所有产品,保证依据MILSPECS和NAT0(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规格,并且按IS0901和AQAP110标准测试,制造生产,质量保证。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刺刀使用的鼎盛时期,当时步兵武器火力相对薄弱,刺刀作为一种重要的战术突击武器备受重视,从而衍生出让人眼花缭乱的变型。总的说来,近现代意义上的刺刀大体可以分为片状刀和棱形刀两大类。片状刀刀体强度相对较差,格斗时易发生弯曲,但从枪上分离后可单独作为军用匕首使用;棱形刀的情况恰好相反,刀身坚固,杀伤力强,然而用途单一的缺陷使其受欢迎度程度不高。此外,片状刀还有单双刃之别。双刃刀精致耐用,更受西方国家青睐;单刃刀工艺相对简单,主要在奉行数量建军方针的苏联等国大批生产.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著枪械本身的自动化和战场上火力密度的增加,肉搏战已显著减少,刺刀的地位也随之不断下降,美国陆军甚至一度取消了刺刀的训练科目。但几次局部战争的教训很快打消了一些脱离实际的想法,在20世纪80年代,刺刀重新受到各国军队的重视,各军事强国都陆续研制并装备了最新产品。

刀王汇原创发布,转账请注明出处。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