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6日下午,北京三影堂攝影藝術中心迎來第十一屆三影堂攝影獎作品展暨大獎公佈。最終,來自成都的藝術家劉珂&晃晃獲得本屆攝影獎的大獎。

  三影堂創辦人榮榮&映裏爲劉珂&晃晃頒發本屆攝影獎大獎

  本屆攝影獎除了三影堂攝影獎大獎之外,新增設媒體關注獎和駱伯年優秀攝影師獎。最終,張蘭坡和汪瀅瀅分獲媒體關注獎和駱伯年優秀攝影師獎。

  張蘭坡獲媒體關注獎

  汪瀅瀅獲駱伯年優秀攝影師獎

  三影堂攝影獎於2008年以“臨點”出發,在去年完成了第一個十年的豐碩成果之後,而今邁向新的十年征程。本屆攝影獎作品展主題爲“轉譯”,生物體的新生來自於脫氧核糖核酸(DNA)轉譯遺傳信息合成新的蛋白質,而同樣的“轉譯”過程也正在發生在中國新銳藝術家們以影像這一基本媒介爲出發點不斷開疆擴土的創作實踐中。

  攝影獎頒獎儀式現場

  本屆攝影獎的評委陣容包括:獨立策展人、影像藝術批評家海傑,日本赤赤舍藝術出版公司的代表兼主編姬野希美,荷蘭阿姆斯特丹FOAM攝影博物館副館長馬塞爾·菲爾,瑞士攝影基金會總監兼策展人彼得·福倫德,以及三影堂攝影藝術中心聯合創辦人及藝術總監、集美·阿爾勒國際攝影季聯合發起人榮榮。

  胡雅靜作品現場

  馬塔作品現場

  三影堂攝影獎作品展現場

  2019年度三影堂攝影獎共收到534份投稿,其中20位藝術家的作品被遴選入圍第十一屆三影堂攝影獎作品展。這些藝術家不拘泥於常規的獲取圖像的方式,呈現出了生動多元的視覺景觀。

  藝術家吳國勇現場介紹自己作品

  藝術家李林現場介紹自己作品

  徐思捷作品現場

  盧杉作品現場

  譬如,盧杉使用網絡現成品進行影像拼貼,製作成動畫和照片,重構出一個介乎於虛擬與真實之間的世界,關注不同文化傳統與宗教中對於世界的理解,以及當下社會文化與科學認知的連通性;唐鹹英的《平行世界》巧妙地運用大面積的色塊與或抽象或具象的結構,將無必然關聯的畫面並置並調和出微妙的畫外音;汪瀅瀅在2015至2019年期間的數次“洄游” 至出生之地,在作品中運用文字、塗鴉、影像和圖像並置,重新梳理和思考時代背景下的原生家庭問題,並完成自我身份的認知和情感傷痕的自我和解;陳江嶼在作品《爲了看見天空的畫——致夢中的的伊卡洛斯迷樓》中利用3D建模和圖像的合成的方式“重新解讀與再造”了現代社會結構和意識形態的宏大世界。

  同時值得一提的是,縱觀今年所有的投稿作品,有一定數量的投稿者擁有着除了藝術家之外的身份或背景。三影堂很欣喜地看到了在“人人都是攝影師”的年代中激發出作者的多元性,以及他們從不同的方式和角度通過影像這一媒介探索自我以及與世界的內在、外在的聯繫。劉珂1977年生於四川成都,自幼跟隨家人學習美術。晃晃自幼學習舞蹈,二人均現居成都。二人在發表獲獎感言時說到:“也許就像一場夢一樣。但是這場夢讓我們兩個今天可以一起手拉手開始一個新的旅程,謝謝攝影帶給我們的這種去體驗的快樂和痛苦,但是我們熱愛它。”

  劉珂&晃晃作品《走近這面鏡子,走進這面鏡子》展覽現場

  劉珂&晃晃作品自述

  鏡子,你離它越遠, 裏面的自己也離自己越遠,只有走近,走近,走進,進入它,變成那面鏡子……鏡子面前,光亮熄滅了,一切的一切迴歸於黑暗……你遁入虛無,失去了你的身體。恐懼襲來,危險、絕望、失落、孤獨,你徘徊在深淵的邊緣……唯獨那永恆的微光,直至你再次看到那面鏡子。這是一場由我們親手編織的夢,不承上也不啓下的夢,這裏也許殘酷,也許冰涼,但不必相擁取暖,因爲我們本身就是那團火焰。我們在夢裏,在黑暗或是光亮的鏡像裏,生命在生長,在做夢,在受苦。這裏沒有對逝去的失落,也沒有對未知的恐懼,沒有束縛的理性,沒有無聊的邏輯,時間在這裏變成了碎片,無數個散落的現在、現在、現在……隨手可得的現在。

  劉珂&晃晃作品《走近這面鏡子,走進這面鏡子》

  我們對着這塊乾淨的鏡子,盡情的燃燒,一次一次嶄新的釋放與連接,一次一次沉醉於與宇宙相連的孤寂。十五年前,我們相遇,說對方是彼此的一面鏡子。於是,這面鏡子就默默存在於我們之間。也許時間讓它已經有些模糊,發出的光也許已經暗淡。但當再次走近時,那僅存的微光竟是永恆……它一直存在,在那裏……這面鏡子讓我們置身於現在,卻在過去中看到了未來。2017年起,我們開始每天爲對方拍一張照片,就像每天觀察裸露在鏡子裏的自己。暴露的危險,神祕的吸引,我們在鏡子面前肆意的哭泣,歡笑,嘶吼,沉默,將所有的熱情燃盡化作零散的灰燼。我們用盡全力的生長,每一天都像是結束前的燦爛。我們依舊純真如初,單純而危險。兩年,730天,1460張碎片一樣的照片,它永遠留存在我們彼此的生命裏。 這也許只是一場不願醒來的夢,一次兩個孩子的好奇之旅,我們夢囈般喃喃自語,也許不太清晰,也許音調怪異,我們深陷其中,如此迷戀的冒險,奇異的美。我們享受着步入其中,未知的旅程剛剛開始。在鏡子面前,我們在手臂上紋上了最愛的詩,日夜交替,無窮無盡,去奔跑,去躲藏,突破到彼岸。

  此外,配合三影堂攝影獎的國際評委系列講座和專家見面會將在次日的全天的舉辦。講座有:

  時間:2019年4月7日 11:00-18:15

  講座地點:三影堂攝影藝術中心第一展廳

  11:00 - 12:30

  《攝影書——與世界對話》

  講座嘉賓:姬野希美

  13:30 - 15:00

  《影像檔案中的真假故事》

  講座嘉賓:彼得-福倫德

  15:10 - 16:30

  《分層與合成:圖像的兩個動作及實踐》

  講座嘉賓:海傑

  16:45 - 18:15

  《新起步——攝影美術館的重塑》

  講座嘉賓:馬賽爾-菲爾

  【圖集】轉譯:

  2019年(第十一屆)三影堂攝影獎作品展藝術家作品全覽

  張蘭坡

  作品闡述

  《巨人傳》系列一

  尺寸:300x320cm

  創作年代:2018年

  製作工藝:藝術微噴

  “我構建了一根巨大權杖,它由繳獲的美軍炮管、廟頂經幢、歡喜金剛共同組成。從洞口最光明之處斜插進來。我關注探討着歷史上權力與民衆,英雄與凡人的複雜關係,在我看來, 歷史可以被看成時間空間與人類之間彼此塑造的過程。在文明演進的沉積巖中,彌散着人性的油膩液體,它們象是由無數逝去的生命轉化而成的原油,深色血漿一般充滿能量,蘊藏着可以發光發熱的物質,同時又會遇縫則鑽隙、遇低則下流、暗黑粘滯,色斑污跡一樣,難以漂洗,無法清除。”

  《巨人傳》系列二

  尺寸:300x320cm

  創作年代:2018年

  製作工藝:藝術微噴

  “在一個上下顛倒的熔洞裏,伸進來的是一條幹枯的逝者胳膊,衆多魚類、動物從他掌心噴湧而出或吸納而進,或不由自主或心甘情願,其下,放在頤和園石墩上是一個半切開的人臉,在他的大腦眼睛和嘴巴里插着二十世紀上半葉的三支麥克風。”

  《巨人傳》系列三

  尺寸:340x260cm

  創作年代:2018年

  製作工藝:藝術微噴

  “在這張作品中,我拍攝了兩個孩子,一個頭裏有龍,一個眼中無珠。他們分處在兩個互相博弈的幹腿和象骨之上,空中飛舞着爭搶石制花圈的恐龍。在畫面下部的深淵旁,斜躺着金縷玉衣的空殼。”

  汪瀅瀅

  作品闡述

  汪瀅瀅《洄》2016-2019

  “因爲幼年時父母離異,一直與生父疏離,家庭完整時的印象,除了極爲稀少的支離破碎的童年記憶,便是母親偶爾提及的我的出生地——河北館陶。

  父親1960年被打成右派,下放在河北館陶王橋村17年。1976年,我便出生在了這個與我父母的祖籍地、生長地沒有任何關係的地方。文革之後,父親平反,回到北京工作,接着,家庭的破裂,使得我與兄長、母親一直生活在了杭州。然而,原生家庭的分崩離析帶來的成長困惑一直困擾着我,對父親形象的陌生感,帶來的對自我身份認同感的缺失,也成爲我最大的心理問題。終於在2016年,我踏上返回出生地‘館陶’的‘洄游’之路,試圖用影像探訪原生家庭尚完整時的線索,以完成對親密關係及自我身份的認知。並且,又記錄了80年代初離異後,生活就沒有再有交集的父母的晚年生活。在跳出親子身份,以同樣成年人心態對他們相似的晚年生活習慣的觀察裏,達成與原生家庭造成的情感傷痕的和解。”

  徐思捷

  作品闡述

  徐思捷《平行與相交的時間》

  徐思捷《平行與相交的時間Ω》

  徐思捷《1mm s Fan》

  徐思捷《1mm s Steering Wheel》

  徐思捷《1mm s Wheel》

  “我嘗試在影像中,時間變爲組成具體形態的單位,它可以隨意堆疊、抽離。一根紅外激光投射在物體表面,相機固定機位,以不同的運動軌跡移動激光,光每停留一處便用一秒的時間曝光一張照片。最後,將所有拍到的激光線條組合一起得到最終的影像。攝影不再被動地去依附光影,而是以雕刻者的姿態對物像結構進行直取。每一根激光線條都是一秒鐘時間的凝結,光的背後呈現的是結構。”

  黃奕亮

  作品闡述

  黃奕亮《反射》系列,2018

  “我試圖用影像表達憤怒、壓抑、焦慮、悲傷、共情、快樂和愛等等‘感受’,當我用影像表達感受時,其實同時也在抵禦、逃避某些事物,或者是快樂、共情地擁抱某種事物,這是‘感受’運行機制的兩極。

  我通過記錄各種情境和世界互動、發生聯繫,並由此認識世界,同時用記錄的情境替代我的身體,當下一次再遇到相同的情境時,或許已經能做出趨利避害的選擇,我不怕被蛇咬,那怕是井繩,我也早已知道它並非蛇本身,而對未知世界和未知情境的恐懼反應,也恰恰促使我重新觀察和思考自己所處的狀態。

  反觀是一種‘感受’的路標,對我進入未知世界時起到了提示作用,同時我希望通過我的照片探索:人的可能;攝影的邊界;觀看與社會的關係。”

  劉書彤

  作品闡述

  01、故鄉西趙店村的路,穿過這條小路五百米就是309省道,從泥濘到柏油,我已走了三十多年,現在走的次數越來越少

  05、2013年8月27日至2018年8月17日,我工作時參加的159個會議

  06、日常開會時,名字的座位籤

  07、辦公室鐘錶的9:00—5:00的一天

  12、 工作後某一天的合影

  13、我們家陸續養過十多條小狗,多以看家護院爲主。隨着孩子們不斷的離家遠行,它們代替我們陪伴着父母,是我們家庭的一部分

  “劉書彥和劉山保是我小學和中學時期的‘小名’,劉書彤是我證件上的名字。

  通過影像把自我意識和對外界的感知,建構出我的作品。在生命的浪濤中,截取出具有濃烈私人屬性的非決定性瞬間,這是源於自我生命存活的客觀記錄,也是源於個體內心的主觀展示。

  隨着對人生軌跡和生存規則的探尋,對過往生存痕跡的自我反思,如羅曼羅蘭所言,這種反思猶如一次偉大的探險。這個過程充滿焦慮、痛苦和掙扎。

  從故鄉成長的‘回望’到都市生存的‘彷徨’,似乎每一次離開,便已悄然埋下那有預謀的種子,在原鄉草木中穿行,在都市樓宇中迂迴,愛憎之地,一生踏上歸返。

  生存的空隙中,不斷的和自己道別。生命中太多的假裝去忘卻,這些自我生命體驗的痕跡,或許只和自己彼此產生懷疑、矛盾和共鳴,與生命和人性本身產生對話,有高潮、有餘慶。”

  吳國勇

  作品闡述

  02廣州海珠二號,Haizhu,Guangzhou No.2,2018-4-17

  03武漢毛家巷二號,Maojiaxiang,Wuhan No.2,2018-8-6

  06武漢洪山二號,Hongshan,Wuhan No.2,2018-4-10

  08上海浦東一號,Pudong,Shanghai No.1,2018-4-12

  09深圳龍崗一號,Longgang,Shenzhen No.1,2018-3-28

  “曾被譽爲中國‘新四大發明’之一的共享單車,自2015年5月首次出現在中國北京大學校園,很快演變成一股共享經濟的風暴席捲中國。短短2年多時間,超過70家公司雨後春筍般成立,在中國各大城市集中投放了2700萬輛的共享單車,以至於共享單車嚴重擠佔了城市公共空間。政府從一開始的放任不管到不得不出手將超量投放的單車進行強制清理出場,形成大量的共享單車‘墳場’,造成公共資源的極大浪費。

  攝影師跑遍國內城市全面記錄了這一現象。並通過媒體的傳播,引發公衆對當下中國政治、經濟、資源、環境以及人文社會諸多層面上的廣泛反思。”

  李龍俊

  作品闡述

  李龍俊 《鴨綠江》系列

  “鴨綠江是中朝兩國的界河,我對它情有獨鍾,因爲這裏有太多的敘述和情感,我要用心去關注它,真實的記錄它。我用十年多的時間,拍攝了鴨綠江對岸的朝鮮百姓、軍人的日常生活和鴨綠江上朝鮮放排人的人生百態,從中感悟到了不屈服於自然與命運的精神。

  對於一個攝影家來說,最難的是準確把握自己的內心世界,並把這種心理真實與個人經驗準確反映在作品裏。我的作品雖然取材於我熟悉的鴨綠江對岸——朝鮮,但不是爲了獵奇或譁衆取寵。

  我試圖通過作品表現我對隔岸相望的朝鮮這一地域百姓日常生活,通過樸素的攝影語言的內涵與表現力,表達自己對朝鮮民族的人文精神與社會生活的觀察和理解。”

  李劍鴻

  作品闡述

  李劍鴻 海邊,At the Sea, 2015

  李劍鴻 決策者(一),Decision Maker I, 2015

  李劍鴻 離開前的那個早晨,The Morning Before Leaving, 2016

  李劍鴻 面牆而臥的女人,Woman Lying with Face to the Wall, 2015

  李劍鴻 瀑布,Waterfall, 2018

  “有時,攝影比音樂更能具象、直面地保留一個畫面、一個片段——雖然,它是無聲的。

  這些照片幾乎都是在旅途中拍攝的。然而,畫面再現的卻不是旅途中的興奮和期望,而是一種靜默,片刻的恍惚,甚至出神。可能這就是時間給我的某種含蓄的提示。它告訴我——有些地方,去過了,這輩子可能就不會再去了。就像有些日子,它過去了,就不會再回來。”

  陳江嶼

  作品闡述

  陳江嶼 故宮 Forbidden City, 2018

  陳江嶼 光輝之梯 Free Shuttle Ladder, 2018

  陳江嶼 四維公園 Four Dimensions Park,2018

  陳江嶼 天空機場 Sky Airport, 2018

  陳江嶼 威爾頓學院 Wilton College, 2018

  “本組作品爲本人以本科畢業創作作品《爲了看見天空的畫——致夢中的的伊卡洛斯迷樓》爲藍本對其進行影像方式的再創作。

  我建立了一座‘自由之邦’,它可以放置於秦朝的阿房宮、亞特蘭蒂斯的城堡、埃及的金字塔、北京的故宮、甚至是歷史上任意一個朝代集權宮殿所在之處。

  通過辯證的看待邊界內外的組織規律與意識形態的變化,用不同的手法去重構烏託邦,解讀理想中的集體社會。意在通過這種特殊的對比,尋找建立理想集體與自由之邦的法則。我爲迷樓創造了舒適的環境:自由勞動與作息,享受美食與創造,同時我也爲迷樓制定了諸多設定與規則。

  人人都想要生活在烏託邦,但一旦烏託邦建立,緊接着就會帶來自由的破滅。自由在於個人而不在於集體,一切理想中的‘集體’被構建後,都存在權力的集中化和自由的缺失。”

  周裕隆

  作品闡述

  周裕隆 犧牲者 130號, The Departed No 130, 2016

  周裕隆 犧牲者 326號,The Departed No 326, 2016

  周裕隆 犧牲者 1013號,The Departed No 1013, 2018

  周裕隆 犧牲者 1019號,The Departed No 1019, 2019

  周裕隆 犧牲者 1112號, The Departed No 1112,2018

  “看過一組上世紀初的刑偵現場照片,大畫幅相機拍攝,現場的細節歷歷在目,在今天成爲歷史有力的證詞,卻永遠無法告知真相。在真實與影像文本之間,有一堵穿不透的牆,我們今天的信仰和對已知立論的篤信,成爲最可疑的謎團。而死亡,作爲真相的一部分,卻永遠無法爲真相說話,它在真相里被丟棄了,不論主動或被動的,歷史就是在這種丟棄中構建自身的邏輯,從而完成了一種‘不在場’的真實幻境。我爲此產生了極大的好奇,企圖爲一樁謎案作證,卻讓自己深陷謎案之中。”

  歷史就是如此,“他們無法表述自己,他們只能被別人表述。”——卡爾馬克思

  雷安喬

  作品闡述

  雷安喬 愛,2018

  雷安喬 彩虹眼淚,2018

  雷安喬 光影戲,2018

  雷安喬 蒙噬

  “這是一本私人性質很高的寫真集,裏面除了對頁的圖片有關聯之外,貫穿着整本書的是我過去二十年的經歷、感受跟變化,很像一本日記;從出生、童年都青春期......所有發生在我身上的重大事件(校園欺凌、失戀、對世界的疑問及幻想)、很重要的人都轉化成抽象的照片放進去了。

  我紀錄下了我在青春裏的心路歷程,身體以及思想的變化。

  我一直認爲所有藝術作品都是一種表達自己內心的媒介,同樣在流露出一個人平常都在看什麼、讀什麼、思考什麼。希望讀者在看這本書的時候也可以感覺到裏面每個時期之間那種細膩微妙的變化,可以進入我的世界裏玩玩。”

  盧杉

  作品闡述

  盧杉 《金蘋果》 Globus Cruciger 2018

  盧杉 《賽博格樂園》the Garden of Cyborg Delights 2018

  盧杉 《數據伊甸園》 180x144cm 藝術微噴 2018

  盧杉 《遺書》 144x180 藝術微噴 2018

  “生命若以信息的形式存在,就可實現永生?通過結合佛教中的《六道輪迴圖》和博斯《人間樂園》中東西方對於生命的不同觀念,《生死倫》探討信息化賽博格世界的生死倫理問題。

  靈魂以信息的形式在數據線之間來回遊走,這既是我們可能的未來,又是我們所構造的網絡世界的生滅現實。我希望將對生死的古典認知與對未來的暢想聯通,從而探討我們到底應該如何理解新的科技所帶來的問題。影片中所有圖像皆來自互聯網。這些網絡‘現成品’經打碎重組,構建出一幅融合真實、次元現實和虛擬世界的未來圖景。”

  唐鹹英

  作品闡述

  唐鹹英,平行世界NO.09,2018

  唐鹹英,平行世界NO.10,2018

  唐鹹英,平行世界NO.18,2018

  唐鹹英,平行世界NO.60,2018

  “當我們在擲骰子時,看起來隨機得到一個特定的結果。那一瞬間我們實際上擲出了每一個狀態 ,骰子在不同的宇宙中停在不同的點數。其中一個宇宙裏,你擲出了‘1’,另一個宇宙擲出了‘2’,只是我們僅僅看到全部真實的一部分。當我在選擇一張照片與之並置時,其實每一次的選擇都會導致一個平行世界的出現。”

  呂延川

  作品闡述

  華不注山和建設規劃圖以及《鵲華秋色圖》,出自《華不注II》系列,2017

  前王村覆蓋綠網的拆遷廢墟,出自《華不注II》系列,2017

  石門村拆遷廢墟,出自《華不注II》系列,2016

  石門村覆蓋綠網的拆遷廢墟,出自《華不注II》系列,2017

  “在濟南黃河南岸,有一座海拔197米的小山。它是一座歷史名山,春秋註明的鞍之戰發生在此,元代趙孟頫傳世名作《鵲華秋色圖》中的‘華不注’山。山名‘華不注’取自《詩經》,意爲水中的‘花骨朵’。唐朝詩人李白曾登臨此山,他在《古風》中寫道:昔我遊齊都,登華不注峯。茲山何峻秀,綠翠如芙蓉。蕭颯古仙人,了知是赤松、借予一白鹿,自挾兩青龍。含笑凌倒影,欣然願相從。

  在清代以前,華不注山是濟南市區的第一名山。隨着山下湖水的逐漸乾涸,興盛千年的華不注逐漸沉寂下來。從2013年6月開始,濟南市啓動了華山歷史文化公園的城市規劃,圍繞山體人工挖掘華山湖,山腳下的前王村、郅家莊等19個村莊陸續拆遷,祖居在此的村民從此告別農耕生活,將住進統一建造的安置樓房。從2015年開始,這組照片以山體爲背景記錄了變化過程中的華不注山。大片覆蓋了綠網的工地景觀也成爲當下中國城市化進程中一個時代的縮影。”

  馬塔

  作品闡述

  馬塔 曾經的女兒,Once Daughter, 2016

  馬塔 誕生,Birth,2016

  馬塔 秦俑,Army of Qin,2017

  馬塔 墜入砼夢,Falling Into the Concrete Dream (The Concrete Dream), 2016

  砼夢

  混凝土築成我的夢,

  士兵們戴着紅黃色頭盔,打造出堅固熾烈的混沌希冀。

  僵硬的肌膚下,自然裏柔軟的小草勉強拼湊起一些兒時回憶。

  我不願回首,

  擡頭仰望時,

  我看到混凝土骨架長入蒼白如紙的天空。

  山爲何物?

  我早已忘卻,

  如今我躺在有着無盡窗戶的矩形山脈裏做夢,

  窗戶的倒影裏沒有天空,只是更多窗戶的倒影

  黑色或紅色的拆封住回憶,

  正如大人物們的告誡,請在永遠忘記那些牆之前再看最後一眼吧。

  我走過新的地方,

  未曾注意到它們,因爲從來沒有哪條街能帶領我去往那裏。

  它們被藍牆圍繞封閉,

  裏面是綠色的繭,

  夢就在這繭中生長。

  任何一種草的生長速度都不敵無眠士兵們的建設速度。

  無論我身在何處,巨大的轟鳴聲總纏繞着我,

  在流沙聚積城市的邊緣,又是如何的空洞荒蕪。

  完工的鬼城兀自等待着,

  等待着被永遠不會到來的生命湮滅,

  如同喪失生機的房屋和塑料製成的樹木,

  期待空洞被填滿。

  我在砼夢中起飛了,

  再也不會落地,

  一片飛沙走石使我不能遠視,

  當我升入雲端時

  我看到了,那些美好的夢想全都成真。

  螻蟻般的逐夢人手持號碼牌,

  會是這座黑塔裏的1148戶嗎?

  他們買斷七十個春夏秋冬,

  足夠見證一個嬰兒走向古稀,

  我會是這個嬰兒嗎?

  我祈求自己永不夢醒,

  我的夢不似彩虹斑斕,

  藍天是什麼?我不知道。

  連綿起伏的雲山不復存在,

  我的夢真實而又空洞,

  恰如砼夢。

  砼夢,是我表達人在追求物質生活安全感時所產生的社會壓力。結婚,能得到父母和社會的認可和尊重,而買房是實現這種社會認同感的前提。(即便如此,當城市空間重新規劃時,還會面臨放棄自己房子的可能,爲社會需要讓步。)

  努力工作,爲未來更好的生活做準備。

  實現這些目標之前,需要學的更多,工作的更努力,沒有時間去浪費。

  在去往砼夢的路上,空氣稀薄,路上滿是灰黃色的雲霧。我看到過比爾蓋茨的一次演講,他說社會的富裕程度可以根據混凝土的使用數量來決定,而中國在過去的三年裏,建造樓房和街道的混凝土使用量,是美國過去一百年間混凝土使用量的總和。

  我不同意他的觀點,人能花多少時間去尋找什麼纔是真正美好的生活,這纔是衡量社會富裕程度的決定因素。

  蔣斐然

  作品闡述

  蔣斐然 夫人在展廳,Madame in gallery, 2018

  蔣斐然 先生在展廳,Monsieur in gallery, 2018

  “波伏娃在《第二性》中如此形容婚姻生活:‘他們的目標不是征服未來和世界,而是和平 地保持過去,維持現狀 ’ 。然而維持和平本身就是一場永不停歇的鬥爭。《婚姻場景》 試圖從一個女性視角體察這場鬥爭。

  這場鬥爭對抗的不僅僅是作爲權力關係對手的男性。這場曠日持久的戰鬥真正的敵人更 多的是兩性天然的生理性差異,更或者,是愛情漸逝的自然規律與令人束手無策的時間。 似乎很明確,我在進行的是一場永遠贏不了的戰鬥,而戰鬥卻是唯一證明生機的姿態。 這是西西弗式的樂觀與悲劇。

  我和他一樣,一半是同謀,一半是受害者。進行此番創作的唯一目的,無非是企圖去理 解我作爲一個已婚女性的自身。 《婚姻場景》目前包含了兩個章節:I: 羅曼史的變異; II: 夫人。”

  尤達任

  作品闡述

  尤達任 路

  尤達任 超級月亮

  尤達任 變電箱, Electrical Box, 2019

  尤達任 一個下雨的夜晚,A Rainy Night, 2016

  “我們把宇宙中無法預測和控制的事情叫做混沌。在我拍攝的時候,我總是會潛意識的去尋找一些與我的內在相契合的安靜的景。在我處理照片的時候我會對底片使用不可控的高溫顯影,翻拍底片,然後將同一張照片打印出很多張來,對每個樣本採用不同的綜合媒體處理手段比如:蠟畫和油漆混合燃燒,亞克力潑和鹼處理等等。挑選合適的樣本,再次翻拍,再次打印樣本做綜合媒體處理。多次這樣循環處理後,圖像畫質得到壓縮並且獲得更多的多樣性與不確定性。最終獲得的圖像的視覺元素與我最初選擇的拍攝對象的安靜的特性是有些矛盾的。我通過這樣一種矛盾的動靜平衡的狀態來探索混沌的本質。”

  胡雅靜

  作品闡述

  胡雅靜 《心跳》

  “這個作品靈感來源於我母親去世的那一刻。當我陪伴在她的病牀上與死亡作鬥爭的最後幾分鐘,因爲她的呼吸太微弱了,我只能緊握着母親的手感受她的心跳,來判斷她是否還在。就在那一刻我意識到心跳對於我們存在於這個世界上的不可或缺性。心跳伴隨着我們的出生被激活,也隨着我們的逝去而停歇。換句話來說,心跳是見證我們還存活在這個世界的證書。但是我們的心跳是如此的‘自然’,隨着出生就伴隨着我們,以至於我們時常理所應當的忽略它。或許當我們緊張或者害怕的時候,心跳急速的跳動。我們纔會注意到它。‘心跳’這個作品在某種意義上想表達的是就算沒有外界的刺激導致心跳加速,心跳仍然在跳動,我們仍然活着。

  我的作品有2個部分組成,第一個部分是行爲藝術(20mins),我自創了一個心跳感應器放置在我的心臟附近,它通過電線把我心跳的節奏傳輸到自制的‘膠片打孔器’上,這樣‘膠片打孔器’會根據我沒一個心跳在16mm的電影膠片上打孔,最後完成一部關於我心跳的電影。第二部分是把完成的膠片電影放在放映機上放映。”

  李林

  作品闡述

  李林 《知青》1,2017

  李林 《知青》2,2017

  李林 出自《黃河農場》系列,2007

  李林 出自《黃河農場》系列,2010

  “黃河在這裏入海,一片原始灘塗,雜草叢生,人煙稀少,這裏的地名叫‘孤島’。 上世紀中期黃河分三條支流流入渤海,形成了兩個島,一個大孤島,一個小孤島。

  1955年中共第二次鎮壓反革命運動後,三千多‘地、富、反、壞、右’來大孤島接受勞動改造,成立了‘山東省地方國營黃河農場’,此後每年數千名服刑犯人或就業人員在這裏接受改造。到1962年,農場人口過萬。1968年農場作爲‘知青’勞動鍛鍊的場所,‘文革’期間先後有6000多名‘知青’來到這裏接受勞動改造。

  父親1962年11月29日從青島坐了一天一夜的車來到農場,從青島一共來了401人,是農場的第一批‘知青’。從上世紀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末,整個‘知青’運動共涉及1800萬城市青年,1979年這場運動以返城告終,幾個月內,上千萬‘知青’返回城市,還有約八十萬‘知青’被永遠留在‘廣闊天地’裏。

  1971年2月13日,父親回青島過春節,臨走父親寫下‘再見,我的家,再見,青島,今晚我要坐八點二十的火車,奔赴農場,是否七二年的春節,還是照舊這樣來走……’這年9月父母結婚了,1974年我在這裏出生。

  農場作爲一個政治產物,隨着1978年到來的改革開放而逐漸離開人們的視野。

  父母一直生活在這裏,2018年2月,這裏基本都拆除了。”

  2019年(第十一屆)三影堂攝影獎作品展相關信息:

  展覽時間:2019-04-06 - 2019-05-19

  展覽機構:三影堂攝影藝術中心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10:00-18:00(節假日另行通知)

  展覽地址:北京朝陽區草場地155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