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山011縣道旁的撈車、惹巴拉、樑家寨三個土家族傳統村寨聚居區,通過一座全國最長的風雨橋連接起來。組圖/盧七星

  公路能夠成爲一道景觀,與它所處的地理環境有關。龍山縣011縣道的特點是勾連兩座典型的岩溶臺地——洛塔與八面山,中間路段則通過著名的洗車河(酉水支流,土家族腹地),支線015縣道連接的靛房鎮、坡腳鄉是最後幾處會說土家族母語的地方。所謂能知鄉音處就是故土,對於土家人來說,這條縣道彼此勾連的雖已是偏僻之地,從感情上說,依然是土家人的生活中心。

  坡腳鄉作爲011縣道的支線,015縣道深入的區域,被網友們親切地稱爲“土家族母語聖地”。這是一處難以抵達的偏僻之所。龍吉高速修通後,這裏的交通環境才稍加改善,從農車互通下高速後,就可沿着015縣道一路向南來到坡腳。但是新鋪設的柏油路面似乎是奔着惹巴拉去的,那裏有知名的風雨橋、西蘭卡普以及規模最大的土家村寨,反而距離農車互通較近的坡腳無人問津。

  與世隔絕的土家族聚居區

  坡腳鄉是土家族最早開發的聚居區之一,位於龍山縣西南邊陲,距龍山縣城約120公里。東南與永順縣的對山鄉、西歧鄉和保靖縣的普戎鎮、拔茅鄉接界,西與龍山縣隆頭、苗兒灘鎮相連,北與靛房鎮毗鄰。這塊土家族的處女地,很少迎來外人的注意,由於它的與世隔絕,成爲土家話的最後幾處保存地。

  坡腳全鄉地形由三樑兩谷組成,地勢陡險,形成全境“川”字形的地理骨架,海拔高低懸殊,山高峽深。可雲山、天堂山、吾拉山等大山,由東北向西南走向從中部穿過,山底地勢較平的地方則形成一條條狹長的平壩。最低海拔303.4米,最高海拔1054.9米,平均海拔670米左右。坡腳鄉絕大部分地方在海拔1000米以下,居民多集中在海拔600米到800米的坡槽或平壩上。這些地段地勢較平坦,很早就被開發爲旱作農業用地。

  全鄉多爲岩溶地質黃壤土,境內山坡多,平壩少,裸露岩石多。由於坡腳屬喀斯特地質地貌,多洞穴和天坑,形不成大的河流,境內只有三條較大的溪溝,均輾轉註入酉水。洞穴和天坑是坡腳的一大災難,雨水經洞穴和天坑漏掉。民謠說:“坡腳像只船,兩頭破了舷,水在地下流,全是雷公田。”可見此地與自然條件優渥的洗車河盆地比起來,生存條件十分艱辛。

  儘管山高路遠,可開墾的土地少,土家人對坡腳的開發卻從很早就開始了,這裏曾經是土家文化的中心地帶之一,改土歸流併入龍山縣後,才成爲邊緣地區。

  在森林資源相對豐富的溝谷盆地,十分有利於畜牧業的發展。據說“坡腳”在土家語中的意思就是把豬、牛、羊等牲畜趕出去又收回來的地方。這一地名可能是土家族以畜牧經濟、刀耕火種農業爲主的農牧生計方式的反映。

  與洗車河流域一樣,坡腳業盛產桐油和木材,桐油需藉助人力運送到隆頭,沿着酉水輸送出去。木材則運輸到水八洞,經酉水入沅陵、常德。由於物產豐富,坡腳一直處於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中。

  最後會說土家話的土家人

  改土歸流後,“蠻不出峒,漢不入境”的禁律被取消,大量的漢人前往土家族地區墾植耕種。漢人移居湘西,對土家族的生活、生產以及語言面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現在的坡腳街是20世紀50年代後期興建起來的。新中國成立前,坡腳只有一條半邊街,在現在坡腳街的背後,長約40米。坡腳的老人們很習憤地稱呼這條街爲“趴又”,“趴又”在土家語中意即“漢人居住的寨子”。聽老人們回憶說,“老街主要居住着李姓和劉姓的大富之家,專司買賣”,可見當時漢人在坡腳經濟方面已處於上層地位。坡腳一直是一圩場,每逢場日,土家族就與漢族有生意上的往來。隨着交往的密切程度加深,漢語連同漢文化就滲入土家人的生活,並由坡腳小街向四周傳播開來。

  據《永順府志》記載,湘西彭氏土司彭士愁的父親消滅溪州蠻酋吳着衝、惹巴衝、春巴衝,自立爲溪州刺史。由於對坡腳等地的管理鞭長莫及,這裏被劃爲土司中的“特別行政區”——大喇司(駐地在今酉水西岸的大喇寺)。而在大喇司範圍內,坡腳就是當地土人生活核心。

  據調查,直到2005年,坡腳鄉85%的村民還可以說土家話,隸屬於土家話中的北方語言體系。這些操着濃重土音的土人,大多數居住在坡腳鄉的外圍,如至今語言風貌相對完整的吾拉村、報格村,山路崎嶇難行,依然與外界隔絕。有些老土家族人,沒有受過教育,也幾乎沒有離開過坡腳,與外人交流很少,幾乎沒有漢語表達能力。在日常生活中,他們完全使用土家語,對於土家語中未曾出現的外來詞語,比如手機、電腦等,無法聽懂也無法表達。他們對土家語有特殊的感情,認爲土家語是土家族的根基,成爲最後講土家母語的人。

  隨着傳統農業經濟的衰落,以及勞動力的流失,十分偏僻的坡腳也在面臨土家語的消失。會說土話的土家族人年齡集中在70歲以上,年輕人使用母語的機會也越來越少,儘管坡腳是湘西州最先實行土家話與普通話共同普及的鄉鎮,母語的流失似乎已成不可避免的事實。

  3月30日,我們一行驅車兩小時,翻過吾拉山抵達吾拉村,駛過衆多S形彎道後,這個安靜的土家族小村莊擁有大片的梯田與開闊的林場,村內已很難找到會說土話的年輕人。傳統土家族村落的面貌也在發生改變,儘管有如撈車、惹巴拉、樑家寨等保存原始面貌的土家村寨,但作爲曾經土家族的生活中心,今天它們都一一淪落爲湘西州的邊陲小鎮,安靜躺臥在洛塔、吾拉、天堂等大山懷抱中,等待着被重新發現。

  旅行攻略 線路

  龍山011縣道起點在龍山縣茅坪鎮。該縣道一路向南穿過洛塔岩溶臺地、洗車河河流盆地,終點在隆頭鎮,通過省道260與裏耶古鎮相連。支線015縣道勾連土家族腹地坡腳鄉,湘西北土家話最濃的土家族聚居區。

  沿途風景與美食

  沿途可欣賞奇偉詭譎的岩溶地貌,品嚐洛塔鎮的大肉、洗車河的豆腐,惹巴拉村的土家族村寨風光與西蘭卡普土家織錦技藝。是湘西北的土家腹地,最具土家風情的一條公路。

  撈車、惹巴拉、樑家寨,“丫”形風雨橋連起三座原始土家寨

  從洛塔岩溶臺地驅車趕到洛塔鄉街道喫中飯,一份大肉讓人大快朵頤,以當地土豬的後腿肉入鍋,醬油爆炒,肥而不膩,口味獨到。想來如果換成城市中的豬肉則不能入口,只有山裏的土豬纔會保存這麼合理的肥瘦搭配吧。

  龍山011縣道進入洗車河流域時,由盤旋的山間公路拉直爲平坦通途。公路沿着洗車河沖刷的河間盆地修建,相夾於洛塔與吾拉等山之間。從洛塔岩溶臺地俯瞰這塊河道蜿蜒的盆地,楓楊以及柳樹在低海拔的河灘邊組成綠色的帷幕,整齊的梯田尚未插秧,靠近惹巴拉土家族古村落的耕地則被藍莓等水果種植園取代。土家人栽培的桃林,雖然數量有限,也在低矮的山丘上扎穩了腳跟,並且相繼開出粉紅的桃花,再向路途的遠處眺望,清澈的河水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河水十分清澈,在空中輻射出絲綢般的色彩。

  [河流]洗車河,湘西北的水運樞紐

  洗車河是酉水在龍山境內最大的支流,其主源出於茅坪鄉的水沙坪,另一支源出自西湖鄉的貓兒洞。二源在比沙溝橋下合流,經紅巖溪、梯子巖、洗車、撈車、苗兒灘至隆頭注入酉水。河道全長86公里,中途接納靛房河、猛西河、賈家寨河三條支流,以及76條小溪。沿河以洗車河和苗兒灘最爲聞名。洗車河在苗兒灘鎮內稱“撈車河”,全長16公里。昔時,龍山縣交通閉塞,由洗車至隆頭河段歷來就是龍山縣進出口物資的唯一內河水道。尤其對於縣北諸鎮來說,所產桐油、木材、菸葉以及著名的土家織錦“西蘭卡普”都是通過這條河向外運輸。沿河淺灘處,適合設立碼頭的地方自然形成了以土產貿易爲大宗的集鎮,如洗車、苗兒灘、隆頭皆是。

  這條並不寬闊的河流給偏遠的龍山縣注入貿易活力。從清末到民國時期,整個龍山縣僅有4條陸路大道和3條水路航道。陸道是龍山到永順,龍山到保靖,龍山到桑植,龍山到來鳳。水道是洗車到隆頭,裏耶到隆頭,隆頭至保靖。得益於洗車河與酉水的相連,航行的便利,使得洗車河流域的物產可以十分方便地運輸到沅陵或者常德。而十分平坦的洗車河盆地,也十分適合種植油桐、菸葉、玉米、馬鈴薯等經濟作物。沿河流開闢的古鎮與分散的村寨,共同組織成湘西北的土家族的生活核心。

  [古鎮]洗車河鎮,也有一條坡子街,以豆腐出名

  洗車河鎮是湘西北除了裏耶之外最知名的古鎮了。這裏不僅是土家織錦“西蘭卡普”的發源地,也是洗車河流域最大的貿易碼頭。在公路尚未承擔主要運輸角色之前,洗車河鎮沿河鋪設了10多個青石臺階碼頭。這些碼頭的設立爲上下游運輸的土產貿易帶來方便,河內以小划子爲主,撐一杆竹篙,在清澈的水面上,沿着溪流慢慢彙集到古鎮周圍,沿河街道自然成爲這些船老大打尖歇腳的地方。

  上游的土產,以桐油居多。據《龍山縣誌》記載,洗車河鎮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每年仍能向外吞吐25000桶桐油(每桶70公斤),其他土產如五倍子、生漆、土鹼、藥材的吞吐量也很大。本埠油商甚至在常德、武漢設有代莊,如老商號胡元興、歐隆和、公茂三等。足見洗車河鎮貿易的發達。通過土產的交換的“上水貨”則以花紗、布匹、淮鹽、海鹽、瓷器、鍋鐵、冰白紅糖、海帶、閩筍、雲耳等南北雜貨爲大宗,歉收之年,從湖區販運“河米”進來也不在少數。

  直到如今漫步在洗車河鎮,依然可見當年商鋪林立的繁榮景象。011縣道穿城而過,車停下後可由風雨橋直抵老街。該廊橋是本鎮的標誌性建築,始建於乾隆四十五年(1780),由鄉紳肖家霖等捐資修建。該橋系四墩木廊式風雨橋,東西兩墩爲青石拱墩,河中兩墩以梭子形尖角青石墩,上面架構木廊,俗稱“喜鵲樓”。全橋以榫卯結構架設,沒用一釘一鉚,是湘西州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古代風雨橋。

  洗車河風雨橋趕集時是布匹、綢緞、織錦市場,閉市後是小鎮居民納涼、閒扯的好去處。橫跨在洗車河上的風雨橋透風性極好,橋下河水也可在夏季調節溫度,於是許多小販在橋上設立攤位,售賣米豆腐、麪條、燒臘、酸蘿蔔等家常小喫,味道十分地道。

  穿過風雨橋,就可近處端詳小鎮的肌理。灣子街是小鎮的中心區,這條街佔據了沿河的黃金地段,土產大宗的商號以及銀樓都設在這條街上。街道的尾端被稱爲“笱門口”,以前是賣漁具的地方,笱門口下去是一條薪柴行,這些通過小船運輸的薪柴主要供給街上的豆腐店、飯店或者旅店。尤其是磨豆腐與熬紅糖的老闆會出現在這條街上與船老大砍價。

  古鎮上也有一條“坡子街”,十分狹窄陡峭,依靠青石堆積而成。坡子街過去是本埠陸路的出入口,地居要衝,是各地桐油、漆、五倍子等土特產的首入之地,素有“銀子窩”之稱。各路商家在這裏早搶頭市、晚撿遺市,在這裏紛紛攔截貨源,故商號越蓋越高,一直到坡頂還有一棟“胡家大屋”經營油行。

  貿易的興盛成就了肖、賈、劉、羅等客商大姓。洗車河鎮有“肖家的銀子,賈家的穀子,劉家的頂子,羅家的錘子”之說。肖家是指清乾隆年間出資修大河橋的肖家霖。賈家是指民國時期當過古丈縣長的賈寶山之曾祖父,賈姓在洗車鎮發跡早,每年收租谷數千擔。劉家則是從江西遷來的劉發第的後裔。其子劉三樂、劉三章在嘉慶年間雙雙考爲秀才,有一門五秀才之譽。羅家亦爲洗車河鎮望族,勵精尚武,常習錘棒,清代出過武秀才。

  洗車河鎮豆腐特別出名,主要是因爲猛西河的水質好。好水纔有好豆腐。猛西河本地人又叫小河,發源於洛塔高山,流入洗車河,是一條支流,沿途接納數十股泉水。這些泉水皆冬暖夏涼,清澈甘洌,含多種礦物質,打出的豆腐自然柔韌白嫩,香味醇厚。加之製作工藝精細,保證做出來的豆腐筋絲好,刀劃兩面光,加上當地的鹽豆腐、幹豆腐、黴豆腐,洗車河的豆腐早已美名在外。

  [古鎮]隆頭鎮,淹沒之前是洗車河的“龍頭”

  與沅水上游著名的古鎮託口一樣,隆頭古鎮在酉水碗米坡水電站修建之後,大部分沿河街巷已沉入水底,所剩少部分盤踞在山腰處,還能瞥見昔日繁榮的景象。作爲洗車河匯入酉水的河口,隆頭作爲湘西北重要碼頭的確立幾乎是必然的。

  洗車河鎮深居河流盆地內,據《龍山縣誌》記載,清代及民國時期只能通行3到5噸的小船(每船載油40到50桶),土產物資沿着洗車河南下運輸到隆頭之後,可換裝600噸的大船。這些大商船隻能停靠在酉水岸邊的隆頭,等待洗車河鎮輸送的物資彙集後,通過酉水進入沅江。

  隆頭在酉水流域曾是舉足輕重的古鎮,與上游的裏耶相比,此地主要負責龍山縣北段集鎮的貿易溝通,尤其對於勾連洗車河鎮、苗兒灘鎮而言,地位尤其重要。

  3月29日,沿着011縣道,我們把車開到隆頭古鎮時,已經貼近傍晚。從盤旋在山頭上的公路上可以清晰地瞥見古鎮的地理全貌。蜿蜒的洗車河在這裏與寬闊的酉水相接,沿山拾級而下,是隆頭古鎮所剩古街的尾端,幹欄式建築營造的大屋,緊湊地排列在山腰上,在相對逼仄的河口盆地內,可以想見淹沒前的古鎮,街道一字排開,從高處向河邊蜿蜒。爲了充分利用坡地的海拔空間,古鎮的營造勢必與相對平坦的洗車河鎮十分不同。

  根據生活在隆頭的老人們回憶,由於酉水與洗車河相夾,隆頭古鎮街頭到街尾的河埠碼頭高差懸殊,一戶可能會在兩個臺地上,多數戶則沿垂直街的方向縱深展開,房屋有長短不一的柱子撐着,屋面自由隨意搭接,大膽巧妙,頗具戲劇性。

  順石階而下,兩水交匯處的河渡碼頭裸露着一大塊石灘,這裏原先最高的一塊石頭酷似一座昂立的龍頭。每年端午節,方圓百里的人們都會來此殺豬宰羊,給龍頭掛紅披彩,祈求平安。

  古鎮的原貌是難以看清了,從尾部的鱗次櫛比的房舍、高低錯落的青瓦,還能想見昔日古鎮獨特的山勢佈局構造。我們把車開到酉水邊時,尚可以眺望對岸保靖縣的沿河公路,一艘漁船慢慢駛來,接送去對岸垂釣的遊客。可以想見,在清代或者民國時期,酉水上的商船,也是如此慢悠悠靠上岸來的。

  [古村]撈車、惹巴拉、樑家寨組成洗車河土家族的生活中心

  洗車河流域的土家族古村很多,保存較完整的有老洞、撈車、惹巴拉、樑家寨、大喇寺(司)等。這些村寨緊靠洗車河相連,沿着011縣道一字排開,其中又以撈車、惹巴拉、樑家寨三寨最爲出名。

  撈車、惹巴衝、大喇寺(司)這些拗口的地名,很可能是土家語的遺存。“撈車”一名,根據1983年編印的《龍山縣地名錄》稱:“相傳吳王(當地土家族首領)曾在該村前的河裏打撈車子,故名。”對此,葉德書在《中國土家語地名考訂》辨稱:“據考,這不是漢名,‘撈車’是土家語‘弄車’的誤記。這‘弄車’就是‘渾水’。此地處於洗車河與靛房河的匯合處,靛房河也叫小河。一落雨,不是大河漲水,就是小河漲水,這裏河水經常是渾的,因此得名。至於吳王曾在該村前的河裏打撈車子,無任何史實依據。”

  同樣,有關惹巴拉村的名稱,《永順府志》卷十二(乾隆版)就有相應的記載:“惹巴衝者,吳着衝結義兄弟。今龍山明溪裏、坡腳裏、撈車裏、二梭、三甲裏、四甲裏,皆其世土。”可能與此土家族首領有關。也有解釋稱,“惹巴”是土家語美麗的意思,惹巴拉爲美麗的地方,這一翻譯並未得到研究者認可,倒很像後來旅遊業的牽強附會。

  撈車、惹巴拉、樑家寨是分佈在洗車河兩側衆多土家村寨中保存最好、規模最大的土家族聚居區。三寨的地理位置由洗車河(此段又稱撈車河)、靛房河自然分開,靛房河是洗車河的支流,三寨在丁字形的河口各自成型,很像漢江與長江將武漢分出的三鎮。

  在2008年以前,未修建風雨橋以前,三寨設渡口,以“扯扯船”爲交通工具。此後,爲了拓展旅遊業,這裏修建了一座風雨橋。橋爲三向構造,呈“丫”字形,將撈車、樑家寨、惹巴拉三個土家自然村寨有機連接起來。橋樑主體下端爲鋼混結構,上面爲木質結構。惹巴拉風雨橋全長300餘米,主橋長288.8米,比世界紀錄保持者、全長246.7米的芷江龍津風雨橋還長41.1米,它完整地保留了土家風雨橋的特色和建築符號,成爲中國最長、最具特色的土家風雨橋。

  當地諺語說說“金他砂,銀撈車”,可見此地的自然條件優渥。與洛塔、八面山等岩溶臺地不同的是,洗車河中段寬闊的河流盆地十分適宜種植水稻、菸葉等經濟作物。山林結構也更加複雜,以落葉樹種的馬尾松、楓楊,常綠樹中的細葉楠、青岡屬爲各自代表,混生在海拔600米以內的山坡上。無論是種植油桐還是採集五倍子、生漆等土產都十分方便,而靛房河與洗車河的交匯口更是成爲流域內難得的墾殖地帶,自然成爲土家村寨聚居的中心。

  三寨因有水力,運輸業十分發達。三寨中最大的撈車,沿河建有青石碼頭。當地有諺語說:“惹巴拉的船篙子,葉家寨的秤桿子,撈車的牌場子,紅光的墨李子。”可見圍繞土產貿易的運輸業已成爲三寨的經濟根本。

  三寨中以撈車最大,寨中幹欄式建築林立,有高大的門樓、懸吊的轉角樓,也有作爲公共空間的擺手堂等。以撈車爲例,全寨幾乎都是土家族,以彭、田、向姓爲主。彭姓是明清時期永順土司王姓,在本地具有難以取代的威望。而向、田,是以土司王的輔臣身份擴張起來的姓氏。這三個姓氏的土家人掌握着洗車河流域大分部村寨的領導權,重要的物資出口與貿易碼頭也落在他們手裏。

  撈車村還是土家織錦“西蘭卡普”手工技藝發掘人、“西蘭卡普”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劉代娥的故鄉。這位土家族織錦的傳承人曾經整理並復活了丟失已久的織錦手藝,使得撈車村成爲遠近聞名的土家織錦之鄉。

  3月29日,沿着011縣道,我們一行抵達撈車、惹巴拉、樑家寨時,風雨橋下孩子們正在靛房河中打水仗,當日氣溫一度飆升至26攝氏度,河谷盆地異常燥熱,村寨周圍的楓楊林綠意蔥蔥,一片春日景象。遊客們在“丫”形的風雨橋上流連忘返,被兩岸濃鬱的土家風情吸引,儼然有一種置身於世外桃源之感。

  撰文/瀟湘晨報記者錢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