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第一部能夠稱得上“爆款”的電視劇,比往年來得要早一些。正在江蘇衛視等平臺熱播的《都挺好》,不僅在豆瓣上評分高達8.5分,由劇情內容與人物性格所引發的關於原生家庭教育、老人贍養、親情代際關係等一系列社會問題的討論,更是將這部現實主義題材的電視劇推到了聚焦全社會家庭痛點難點的高度。

雖然劇名叫做《都挺好》,但從目前劇集發展敘述的內容來看,蘇家一家子其實過得都挺不好:依靠考學改變命運、赴美工作的大哥蘇明哲在遙遠的美利堅當普通碼農,甚至還拉不下面子跟家裏承認失業的事實;別人眼中母慈子孝的蘇明成,其實是個心安理得啃老而不自知的精神“媽寶男”;至於從小就在家裏受到重男輕女不公平待遇的蘇明玉雖然憑着自己的倔強在事業上無限風光,家庭卻成爲了她心中永遠過不去的坎,甚至對於感情始終處於警戒與不信任的狀態。

耐人尋味的是,這個“人人都奇葩”的家庭卻深深地戳中了現代社會與家庭倫理的種種痛點。現實題材電視劇,其實也就是把生活中的不完美仔細撕裂開來,不加濾鏡地高清還原給觀衆,所以纔有觀衆對《都挺好》發出“過於真實的扎心”的評價

隨着電視劇的熱播,無所不能的網友也各自從社會學、心理學、遺傳學等各種角度,對白蓮花的大哥,精神“媽寶男”的二哥,作妖無極限的蘇父等各個人物做出了全方位的剖析,有理有據地解析了他們的行爲舉止。但應當看到的是,現實主義題材的最終目的絕不是簡單地曝光問題,而是將生活中的不完美曝光在陽光之下,喚起公衆對於這些痛點難點的重視,並且以積極的姿態解決。

對於蘇家這三位各有問題的兄妹,導演和編劇通過安排三位“都挺好”的伴侶來彌合與修補:大嫂吳非對於生活規劃認識理智,總是能夠清晰地劃分出生活事務的輕重緩急,也時常給不善於處理人情世故的蘇明哲合理的建議;二嫂朱麗雖然同樣愛面子,但她掙回面子的方式則是通過堂堂正正的努力工作,主動承擔起贍養蘇父的義務,贏回了“這個媳婦明事理”的一致讚揚;

對蘇明玉一往情深的石天冬,則是個不折不扣的飲食暖男,不僅用美食照顧着蘇明玉的胃,更用一顆真心默默溫暖着這個被親情至愛傷透心的女子——在雞飛狗跳之外,《都挺好》用這種方式指明瞭普通家庭最終走向“都挺好”的途徑。

將家庭小矛盾融入到社會大背景下展現,是現實主義題材劇的慣用手法,《都挺好》也並不例外。只不過正午陽光用更加紮實的劇情,將真實刻進了觀衆的感官,引發了強烈的共情效應。而作爲應當具有人文情懷與社會關注的電視劇,《都挺好》也正嘗試着用角色的自我和解與催化,給觀衆在扎心之外帶來別樣的觸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