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本科江蘇某普通211,統計學專業,屬於跨考生。如今已被擬錄取,專業課120+以及複試成績80+,相信我的專業課複習經驗還是能夠給大家帶來幫助的。

1.為什麼選擇中財金融專碩?

就我瞭解而言,金融專業第一檔次:清北復交人大;第二檔次:上財、中財、外經貿、南開、中山大學、廈門大學等。

其中清華經管、五道口、北大光華以及上交高金最是高不可攀,沒有一定實力和決心不要盲目挑戰。北大還有經管院、數科院和滙豐學院也有金融專業,不過我沒有了解過,就不多說了。復旦有五個學院有金融專業,經濟學院、管理學院、數科院、大數據學院以及泛海國際金融學院。管院高大上,今年沒招生;泛海是這兩年剛成立的,對標上交高金,之前只要推免生,今年雖開放統招但最後無人被錄取,相信過不了幾年就會上升到和五道口、高金同一檔次;數院的課程偏重理化;經院是考的人最多的,因為複試不怎麼刷人,今年上線100人全被錄取,去年即便複試被刷也都調劑到經院的小專業去了,但風險是初試分數線極高,今年的線是410分!上交除了高金還有安泰,和復旦經院相反,上交的初試門檻低,今年330分,然而複試很難,有不少390+、400+的初試高分都在複試被刷。

金融專業比較特別,學校位置有時候比學校實力還重要,畢竟大的企業、券商基本都在北上廣深尤其北上紮根,到時候對實習和工作都大有裨益。因此,對於我這樣的跨考生來說,基本將目標鎖定在人大、上財、中財和外經貿。由於我本科也算是數學專業,所以希望選一所考數學的學校,而人大、外經貿考396經濟類聯考,不考數學,上財專業課難度很大,競爭十分激烈,所以最終我選擇了剛剛將396換成數學三的中財。

2.初試專業課複習

(1)指定書目:李健《金融學》(第二版)、劉力《公司財務》(第二版)

除此之外,還要刷杜慧芬老師的《公司理財》(第二版)的課後習題,這本書的計算題和中財的出題思路一致,需要細細研究。有時間還可以看看張禮卿老師的《國際金融》,不過這幾年國金的內容考得越來越少了,而且也不會考得太難,所以把《金融學》上的國金知識點搞明白其實就夠了。

(2)中財金融431考題綜述:

各類題型分析及建議:

①選擇題尤其是金融學的部分考的很細緻,書上任何一個角落的知識點都有可能考,包括小貼士和知識鏈接裏的點,例如,2014年考過「中國人民銀行決定放開貸款利率下限的時間」,這在書上139頁知識鏈接的最後一行。這樣的考點最好在精讀全書的時候順手記在筆記本上,沒有捷徑可走。

當然,這種非常細節的題不會考太多,最多2-3分。選擇題的主體還是書中的核心考點,這部分最好拿到35+的分數。如果碰到某道題兩個選項不確定或者計算過程過於複雜,建議先寫一個答案並將此題做標記,有時間再回頭做,沒時間也不能因為1分而影響後面大題的解答。

②計算題至少要做到把《公司財務》和杜慧芬老師的《公司理財》課後習題刷兩遍以上,第一遍一般都會錯很多,這很正常,重點是要把每道題弄懂嚼爛,總結各類題目的做題思路,第二遍再做就會得心應手。真題上的計算題比較珍貴,是檢驗成果的試金石,因此建議前期可以看看題目是怎麼出的,等到至少10月份之後比較熟練了再做。

據往年真題來看,計算題的重點集中在資本預算分析(第6章)、資本成本(第9章)、債務與租賃融資(第11章)、資本結構分析(第12章)和分配政策(第13章)這幾章。因此,如果該刷的題目都刷完了,可以做做其他學校這方面的題目。

③名詞解釋答題要注意時間,一般要寫200字,但中財的題量較大,所以寫5行4句話的樣子就可以了,多寫點也無妨,但盡量不要超過5分鐘。作答時應當包括定義、內容、特點、優缺點以及一些名詞特有的分類、背景等。這兩年中財的名詞解釋出的都比較友好,基本上是人人都會去背的名詞,沒有超綱題,所以這部分分數最好拿滿。

④簡答題一般而言需要寫800字,不過字數不用苛求,只要保證每道題寫足3-4點即可。作答時首先將題中的核心詞做一個解釋,定義或者定義+內容,兩句話就行,不要像名詞解釋一樣寫太多;然後列3-4個分論點,第一句話寫分論點,後面的話就是解釋分論點,分析的時候要有因有果,體現整體的邏輯,絕對不能亂。

以往中財的簡答題還算簡單,基本可以在書裏找到完全對應的答案,但最近兩年的簡答題越出越活,對考生的金融素養要求越來越高。例如,2019年第3道簡答題考了存款保險制度這個知識點,雖然書上提到過,但並沒有細說這個點,勉強算一道超綱題;第4道公司財務的題則是以應用題的方式呈現,考察考生對可轉債的理解,這是中財第三次在簡答題裏考可轉債的概念,然而前兩次只是直白地要求寫出其利弊而已。

⑤論述題相當於簡答題的升級版,考驗考生對知識點的掌握及與時事熱點相結合的能力,平時最好在茶餘飯後看看熱點新聞及金融時事的分析,注意積累總結分析題目的角度,比如考你一道國際收支的問題,應當先分成經常賬戶和資本與金融賬戶分別討論,資本與金融賬戶還可以再分成短期資金流動和長期資金流動,或者資本流入和資本流出,再分別結合最近的熱點新聞就很好展開了。

考試前的一個月收集熱點及分析是很重要的任務,因為這項工作是具有押題性質的,如果成功押中,收益是巨大的,可以節省很多考試時間去攻克其他難題,我去年就押中了最後一道「人民幣匯率多次接近跌破7的邊緣,試述原因」的論述題,考試的時候直接默寫背過的內容,只花了不到10分鐘。

最後提醒一下,雖然近幾年論述題考的都是1道金融學+1道國際金融,但並沒有明文說不考公司財務,所以在準備的時候,如果有極其重要的公司財務方面的熱點最好也關注一下,比如今年的科創版和註冊制,內容、利弊、優缺點還是要背一下的。

(3).初試專業課複習建議

根據上述題型特點,我總結了以下大致的複習建議,僅供參考,每個人情況不同,具體如何實施還請自行把握。

①兩本指定書目至少看3遍,10月份之前完成。第1遍每看完1章把這章的框架用樹形圖畫一下,否則看到後面你就忘了前面講的是什麼了,這樣看書效率很低,尤其是沒什麼基礎的跨考生。

第2、3遍看的時候最好隨手將一些細枝末節的知識點記在筆記本上,這些點通常就一句話,比如 「阿姆斯特丹證交所是世界上最早的證券交易所」;同時再在另一本筆記本上記錄一些書上可能會考的名詞解釋和簡答論述題,比如一些加粗字體的概念可以考名詞解釋,或是書上用序號逐條列出論點的部分可以考簡答論述。

②建議9月下旬或10月上旬就可以開始背筆記上的名詞解釋和簡答論述了,至少背2遍。

③計算題可以等到和背書同步進行,每天1-2小時,和數學一樣,保持訓練量纔有做題感覺。劉力老師書上有些例題過於複雜而且和中財出題思路不一樣,可以跳過,但書後題一定要做2遍以上!杜慧芬老師的書主要用來刷課後題,同樣2遍以上!

④11月可以開始收集篩選金融熱點,tb上有很多賣的,注意要買有分析解讀的,挑裡面中財有可能考的時事背。

3.複試

中財的複試比較特別,一是其分值佔比特高,複試1分等於初試7.5分,因此踩線進複試的同學只要好好準備複試,完全可以逆襲,而初試分高的同學不可掉以輕心,因為別人比你多對一道名詞解釋,就相當於初試比你多了30分;二是專業課面試採取無領導小組辯論的形式進行,這和大多數學校都不一樣。

①知識成就評定(5分)

根據本科成績、個人獎項、實習經歷來打分,大家的分數都差不多。

②專業課筆試(50分)

指定書目:張亦春《金融市場學》、鄭振龍《金融工程》、張禮卿《國際金融》、戴國強《商業銀行經營學》

筆試中前兩本書佔比最大,張亦春老師的這本書應該很多人都拜讀過;《金融工程》實際上就是講衍生品,算是複試四本書裏最難的,如果本科學過約翰赫爾的《期權期貨及其他衍生產品》,學這本書會輕鬆許多;《國際金融》複試考的不難,不會涉及一些理論模型的推導,所以功利一些的話,如蒙代爾的「兩國模型」可以只記結論,國金主要還是考你的邏輯,比如本幣貶值通過哪些渠道怎樣影響到國民收入,需要自行總結一些答題套路;《商業銀行經營學》對我來說是最難的,雖好理解,但知識點又多又碎,讀起來也比其他三本書要枯燥無味。

專業課筆試考2個小時:單選15個(15分)、判斷15個(15分)、計算題4個(28分)、名詞解釋4個(16分)、簡答2個(14分)、論述1個(12分)。複試筆試比初試難一個檔次,有很多超綱題,平時積累較多的同學會比較有優勢。

③英語面試(5分)

考試由外院組織,基本不會問你專業課的東西,主要是生活上的問題,總共5分鐘。流程大概是:先1分鐘自我介紹(掐表);然後從一個箱子裏抽一道題回答,最好不要思考太久,可以換題,但能不換就別換;最後老師會隨便問你點問題,比如,你來自哪兒,為什麼考中財之類的。

④專業課面試(40分)

8個人為一小組,正反方各4人。考前會讓你們抽一道題,並且每個人發一個信封裡面有一張題目紙,有30-40分鐘的準備時間,可以用手機、ipad甚至筆記本電腦查詢資料,然後將你準備好的論點論據記在信封或者題目紙上,因為只有這兩個能帶進考場。同一方的成員在準備時要留十分鐘相互串一下觀點,以免重複或者某個人無話可說,注意,這是團隊協作不是個人戰,切勿只想著自己要表現得如何突出,否則只會讓老師反感。

正式面試大概40-60分鐘,主要分為4個環節。流程:先自我介紹1-2分鐘;接著就題目從正方一辯到四辯、反方一辯到四辯的順序依次闡述觀點;然後自由辯論時間,正反方就剛才對方的發言進行質疑或反駁,想到什麼組織好語言站起來說就可以,沒有順序,每個人最好站起來3次以上,總共最多說4分鐘,切勿咄咄逼人;最後老師會提一個相關的問題,每個人站起來回答一次面試就結束了。

我的分享大概就是這些,如果還有什麼別的疑問可以加q2984985721。祝願各位考研順利,來年9月咱們中財見!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