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說山區一帶出現貧窮落後的機率大一些,主要的原因是這裏修路難,生活在這裏的人們難得走出去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祖祖輩輩在一個地方固步自封,自然會止步不前。要致富,先修路,聽起來就像在空喊口號,但是仔細想想,其實還是非常有道理的,有了路就會有車,有了車來車往,一個地方的勞動力變現的機率就會大很多。

近幾年我國交通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在如火如荼的進行着,城市裏在不停地蓋房子,在新疆、西藏那些人跡罕至的地方都有高速公路網密佈,高鐵更不用說,我國四橫八縱的高鐵網格局早已定好了只等着“基建狂魔”去修,更加便捷、更加快速的交通方式慢慢走進了千家萬戶。

在這些交通設施的建設中,設計者並不只是考慮了其實用性,我五千年文明的泱泱大國留下來的文化藝術還是相當於有魅力的,不少地方的設計都融入了很多中國元素,中華文化中那些圖案花樣都寓意着平安、順遂、幸福,也是人們出門在外家人一直盼望的。

但是並非所有設計都能雅俗共賞的,畢竟設計師眼中的美、藝術和普羅大衆心裏的美有時候是會有出入的,於是就會出現一些地方設計師的精心設計大家並不買賬的情況。比如安徽合肥的美術館,由知名設計師設計修建,最後因爲種種原因被網友吐槽:實在太醜。

在交通相關設施方面,也有一個人們不買帳的設計,那就是宜昌長途客運中心站,它耗資2億,可乘客並不喜歡。宜昌長途客運中心站就緊挨着宜昌火車站,交通很便利,人們下了火車就可以直接換乘,但是這個長途客運中心站的設計卻讓很多人不喜歡,因爲人們覺得這車站設計得太像棺材了。

來來往往的旅客覺得宜昌長途客運中心站的外表看起來像棺材並非是大衆的欣賞水平不高,而是從某些角度來看,這座長途客運中心站確實不符合中國人傳統的寓意吉祥安康的審美。但是這其實也不是設計者的本意,設計師本來是參考帆船設計的,等建造完成就跑偏了。

但是也並不是所有人都很介懷客運站的設計,每天來往的乘客還是很多的,其實寓意這個東西還是得看人們的主觀想法,有的人覺得不吉利,也有人覺得是起着一帆風順、升官發財之意。宜昌在湖北的經濟發展和城市建設都是數一數二的,還是一個旅遊的好地方,值得一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