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一生最崇拜的就是自己的祖父康熙。他處處模仿康熙皇帝,不僅將康熙皇帝的詩詞歌賦倒背如流,而且還學康熙一樣經常出外巡幸。後來,因爲不想要超越康熙皇帝的在位時間,所以乾隆還提前禪位給了自己的兒子,做了幾年太上皇。

  康熙和乾隆兩位皇帝,都是出了名的長壽。康熙皇帝曾留下自己六個字的養生祕訣:節飲食,慎起居。意思就是做人飲食要節制,早起早睡,作息要有規律。康熙皇帝60歲的時候,曾經舉辦過一次千叟宴。他在宮中設宴款待前來爲他賀壽的老人,不分高低貴賤,全部同席而坐。

  這場宴會之所以得名爲千叟宴,是因爲康熙皇帝在席間詩興大發,作了一首《千叟詩》。康熙皇帝的兒子雍正在位沒有幾年就崩逝了,將皇位傳給了乾隆。乾隆處處跟康熙攀比,等到乾隆五十五年的時候,他下令全國年過六十五歲的老人入宮赴宴,在乾清宮舉行了一次盛大的宴會。

  各地官員最會察言觀色,他們負責選送當地長壽的老人入宮。這個老人的年紀自然不可能剛剛卡在65歲的“及格線”,自然是年紀越大、越長壽的越好。浙江巡撫最有眼色,他選了一個141歲的老壽星入宮參加千叟宴。這個老壽星名叫郭鍾嶽,也有功名在身,考上過貢生,後來也獲得過一官半職。

  郭鍾嶽是個絕對的高齡老人了,爲了討乾隆的歡心,浙江巡撫尋訪到他頗爲不易。可惜郭鍾嶽當時行走已經不太便利,耳朵也不靈光了,話也說不清楚。浙江巡撫又怕他覲見皇帝后禮數不到位,反而觸怒龍顏。於是他就命郭鍾嶽的幾個玄孫陪同他一同入宮。乾隆皇帝得知郭鍾嶽已經141歲高齡了,非常開心,馬上命人將他帶到自己面前。

  可惜看見郭鍾嶽之後,乾隆皇帝卻有些失望。因爲郭鍾嶽雖然年紀大,但是他的精神頭卻不行,不是乾隆皇帝心目中那種長壽老人應有的風貌。宴畢之後,乾隆皇帝仍然命令左右在國中繼續尋訪長壽老人,他想要找到一位精氣神十足的長壽老人,學習他的長壽祕訣。皇帝的聖旨必須要遵守,於是全國各地的官府都開始查訪百歲以上的老壽星。

  可是在乾隆皇帝舉辦千叟宴的時候,長壽老人大多都已經進宮參加過宴會了,這個“漏網之魚”實在是難找。不過功夫不負有心人,最後還是讓他們找到一個。有一個老和尚,當時已經140歲了。因爲他已經出家了,遠離紅塵,所以自然沒有資格去參加千叟宴。宴會雖然不能參加,但是問一問養生祕訣還是可以的。這個老和尚寫了一首詩,令人送去交給乾隆皇帝。

  詩是這樣的:人生七十古來稀,剩有僧人歷更稀。若問延年何法術,一生淡泊養天機。這句詩的最後一句“一生淡泊養天機”就是老和尚的養生祕訣了。乾隆皇帝看後卻長嘆“朕實難辦到”,因爲老和尚認爲人無慾無求才能長壽,可是紅塵中人,有誰能夠做到無慾無求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