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當下的高房價之外,其實空置率的問題更應該被廣泛關注,畢竟如果市場上存在的六千萬套空置房如果釋放到市場上,那麼不僅房價會下降,房子也能真正發揮居住屬性。只不過由於各種因素的限制,空置率往往是被提及但是很難落實,房地產稅還沒有實行的情況下,空置稅更需要時間。另外,小城市的空置率往往比大城市高,而這種現象是關鍵。

  空置房的問題本身就存在,雖然相關數據每年都有統計,但是整體來看,三四線城市的空置情況要遠高於一二線,以前的空置房一部分是開發商難以去化的,另一部分是購房者持有的,但是經過了此輪的房價漲幅之後,空置房的情況也開始轉移,那就是房企持有的空置房大量減少,也就是囤房的在減少,但是個人手中卻出現大量的房源,而且這些持有房產的人往往不是本地人。

  大城市居民來小城市炒房的現象越來越明顯,無論是資金的持有還是對於樓市走向的預判,似乎大城市的人都有先天的優勢。於是炒房團就這樣產生了,而這些購房者買房之後,大部分都不是用來居住的,要麼轉手投資,要麼長期持有,加上三四線城市本身租賃需求有限,房子也被大量的空置起來。尤其是近兩年交房的項目,空置的情況更是居高不下,畢竟對於一些三四線城市來講,外來人口購房是這兩年的主要需求。

  目前,對於持有房產和空置房產並沒有相關的稅法,香港的空置稅也更多是針對房企,因此這種情況下,大城市居民進入小城市買房,然後工作和生活並不在這些城市,空置率走高也是常態。

  未來這些空置房是否會釋放到市場上?首先,目前的三四線城市二手房基本上是有價無市,一方面是購房需求被透支,另一方面是二手房的升值潛力有限。其次,炒房者持有的房子大多有限購限售的影響,現在不能夠交易的情況下只能是長期持有,而這時間基本上都在三年以上。第三,即使是後期解套,但是市場上的房源必然是集中釋放,本地購房需求有限的情況下,房子也只能空置。當然,如果真的能夠將空置房的問題解決,對於購房者一定是利好,但是對於地方和房企來講,或許更多是利空。畢竟土地財政仍然是三四線城市的主要收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