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后唐妈妈开始「真正为自己而活」。(图/唐小姐提供)
▲邱小姐每天都会问妈妈,今天开心吗?(图/邱小姐提供,下同)

社群中心/特别报导

失智症是一场漫长的告别,我们往往想到的,是照护者背负著沉重压力,但在照顾失智妈妈的邱小姐眼里,「很辛苦?不,因为这是我们和妈妈一辈子最甜美的回忆!」屏东的邱妈妈曾经是干练的布店板娘,几十年来和丈夫做生意带大三个孩子,在儿女的眼中「温婉有智慧,不说一句重话」,却在步入晚年时患上失智症,爆出了粗口!

▲失智后唐妈妈开始「真正为自己而活」。(图/唐小姐提供)

▲邱妈妈和先生一起经营布行生意。

现年82岁的邱妈妈,于76岁发现失智征兆,是儿女眼中聪明好脾气的母亲,不但是位不折不扣的女强人,家事也一手包办,即使工作和家庭忙碌,每天依旧维持美丽整齐的姿态,也受人敬佩。然而受丈夫过世的刺激,与身体状态下滑,性情产生巨大转变,不只开始挑儿女的毛病,还跟亲戚邻居起冲突。子女虽然难以相信,一向温和的母亲变得「歹斗阵 」,还是接受了妈妈失智的事实

邱小姐回忆起妈妈失智初期,「她经常陷入忧郁,生气的对家人说:『 我头壳已经坏去了!』」听在耳里很是心疼。邱妈妈从前是家庭支柱,责任重大,「什么都好ㄍㄧㄥ,不轻易地表达自己喜好,凡事以家人为优先。」总是保持优雅姿态的她,得了失智症却变得任性可爱,不用再辛苦矜持著过日子。

▲失智后唐妈妈开始「真正为自己而活」。(图/唐小姐提供)▲失智后邱妈妈开始「真正为自己而活」。(图/邱小姐提供)

▲从过去到现在,热爱美食的性格从未变过。

邱妈妈会像小孩一样吵著要吃甜点美食,某次吃了孩子买的昂贵葡萄,不但吃得出来,还会加一句:「下次再买,吃这葡萄我都不会咳嗽耶!」每次吃到很合胃口的美食,会不顾形象埋头大吃,让儿女们笑出来,使旁人感受出她的自在享受,流露著天真的幸福感。

在失智后邱妈妈开始「真正为自己而活」,享受的不仅有美食,还有美衣;年轻时开布庄,对服装的讲究并没有随著生病而遗忘,每次出发到医院或日照中心,都会和外佣讨论,穿哪套衣服比较好、睡衣也要挑过,还会跟女儿说:「妳没买衣服吗?要穿漂亮一点,不要都穿那一两件啦!」

▼虽然失智,还是不忘关心女儿的生活。

▲失智后唐妈妈开始「真正为自己而活」。(图/唐小姐提供)▲失智后唐妈妈开始「真正为自己而活」。(图/唐小姐提供)

邱小姐面对妈妈可爱的要求,只好答应「好好好,明天就去买新衣!」这段话也让她想起小时候,妈妈会要求孩子出门一定要注重服装仪容,逢新年拜节时,会检查大家是否整齐干净,才准去亲戚家。这也证明失智不会失去原有的品味,昔日布店板娘,依旧保有美的坚持。

很多人以为,失智就是失去生活的乐趣,但从邱妈妈与家人的亲身经验,证明了有医院日照中心的正确引导与协助,儿女们得到意外的「收获」,每天都会像逗小孩一样问妈妈:「妳今天有欢喜吗?」希望辛苦了大半人生岁月的妈妈,晚年尽情地做自己,享受美好事物,欢喜过每一天直到生命尽头,就是儿女们最棒的礼物。

▲失智后邱妈妈开始「真正为自己而活」。(图/邱小姐提供)

▲邱妈妈以前是干练的女强人。

邱妈妈在屏基失智症个案管理师的协助下,配合医生建议暂时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一天比一天进步,儿女们也正确理解失智症。邱小姐表示,在这场的漫长告别中,往好的方向思考,要珍惜这份母女情缘,「我们负责宠她!」努力回报恩泽。

由于昂贵的照护费用,失智症几乎是花费最高的慢性病,我们都可能面临相关问题。据台湾失智症协会资料,台湾失智症人口在2017年底已超过27万人,65岁以上老人平均每13名就有一名患者,未来成长速度还会更快。

虽然失智症无法痊愈,但透过正确照护方式,能有效减缓恶化。失智问题在偏乡特别严重,如果能力可及,我们可以「一块用爱捐款,让遗忘不遗憾 」从及早发现更进一步到及早治疗,不只守护长辈,更能减轻照顾者的社会压力与经济负担。

▲失智后唐妈妈开始「真正为自己而活」。(图/唐小姐提供)

▲失智后邱妈妈开始「真正为自己而活」,自在的生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