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讓自己更好,從來不是因為不滿足。

而是 人 與生俱來的匱乏感,不斷驅使自己前進。

 

 

不滿足 與 讓自己更好,往往一線之隔

 

 

前者是患得患失,唯恐填不滿無窮的慾望,

一種是我感謝一切,願意付出後的獲得。

 

 

 

 

每當認識強強的朋友,總是激起心中的憤慨

那種充滿『他行,我也要行』的好勝心。

水可載舟,亦可覆舟

能屈能伸就能成就自我,

反之,則剛愎自用、看不到全貌。

 

 

 

 

兩個月前,認識了個朋友(大三)

在維卡幣中小有成就,北區領導

 

談不上大成就,

那種學習為自己奮鬥的氣質,非常吸引我。

 

 

 

我總相信自助天助,但不否認機緣的重要性。

他成就於一位金融業的長輩,而長輩也成就了他。

 

令人稱羨小成就,除了需要點運氣,

如果有個舞臺出現,自己是否也能同樣努力把握?

 

究竟是怕死怕生?還是舒適圈太爽?

 

 

 

心有所感於,認識時 我們都在玉山工作

不久後,他離開玉山後,去長輩那幫忙。

 

無底薪的工作,加上未知的未來。

有天他說:『我想提拔你。』

 

看了只是微笑,更多在於受寵若驚

 

 

什麼因素促使你決定是我,

什麼機遇讓我斷然的相信你所說的

 

 

 

 

 

想起我幸運的際遇在 超級MMM

當初會發文純粹在於資訊太少,

慢慢的抓到了絕竅,搜尋引擎也排名到前面。

 

 

你希望的未來,不一定會得到

沒想到的機會,也有可能突然冒出。

 

 

在我的未來,我看到的是網路投資。

吸引我的強強朋友,也正在這條路努力中,

而我 在找尋適當時機;努力衝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