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廳的街莊整併在明治36年進行,臺中廳的街莊整併在明治35年進行

整併後的街莊基本上就成為後來臺中州時期的「大字」。 集集街莊分佈

水裏街莊分佈

清水溝街莊分佈   

由於街莊整併的資料僅有一般行政區,在水里鄉郡坑、信義鄉沒有這方面的資料。

集集的街莊分佈在林尾至柴橋頭之間,現今的水裏只有社仔、嶺腳、水裡坑三莊,清水溝一帶街莊聚落沿著清水溝發展。

這三張圖也印證漢人由西而東入墾內山的方向。

其中清水溝和水裏龜仔頭、牛轀轆的資料來自明治三十六年由《斗六廳報》所公佈的派出所管轄區域而得。


 

南投街莊分佈  

草屯街莊分佈

名間街莊分佈

中寮街莊分佈

芬園街莊分佈  

從五張圖來看,臺中盆地端的平原帶是聚落最多的地方,也就是沿著貓羅溪(烏溪)發展。

在山坡地部分,比照八卦山由北而南聚落分佈,芬園八卦山與平原帶間的幾個「坑」都有聚落,南投的平原帶與八卦山之間卻沒有位於「坑」的聚落,再往南到了名間臺地區,聚落的分佈就更多了,甚至多過平原一帶。

由1920年的『五萬分之一地形圖』來看,南投八卦山與平原帶的坡度最陡,其次的是芬園,名間臺地區最緩,似乎可用地形來解釋八卦山一帶聚落分佈現象。

中寮的聚落分佈依然脫離不了水系的分界,在中寮更重要的還有「坑」的地形因素,多山少平原的地理,讓這裡各聚落間劃分得更為明顯,也不像平原帶的聚落容易連成一氣而成為相同名稱的大聚落。

最後,這些圖是我使用街莊整併資料加上臺灣堡圖地域標出各街莊的大致位置。在明治版的臺灣堡圖裡聚落數不只這些,各點的聚落規模也不一樣,有些聚落是堡圖上找不到名字的,只能使用其他資料來比對找出可能的位置。

 


 

相關文章:

淺談中寮-中寮大字的誕生 

淺談南投-南投大字的誕生 

淺談草屯-草屯大字的誕生 

淺談芬園-芬園大字的誕生 

淺談清水-清水溝大字的誕生 

淺談集集-集集大字的誕生 

淺談水裏-水裏大字的誕生 

淺談名間-名間大字的誕生 

 

 


資料來源:

臺灣地名辭書》

《臺北縣.臺中縣行政區域街莊社名》

明治三十四年《苗栗.臺中.彰化.南投.斗六廳報》

明治三十五年《苗栗.臺中.彰化.南投.斗六廳報》

明治三十六年《苗栗.臺中.彰化.南投.斗六廳報》

明治版《臺灣堡圖》

內政部臺灣行政區域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