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免疫技術的概念、特別以及作用底物

1:概念:酶免疫技術是將抗原抗體反應的特異性和酶高效催化反應的專一性相結合的一種免疫檢測技術。

2:酶免疫技術特點:既保留了抗體或抗原的免疫學活性,又保留了酶對底物的催化活性和生物放大作用。可通過酶對底物的顯色反應,對抗原或抗體進行定位、定性或定量的測定分析,提高了抗原抗體反應的敏感性。

3:常用的酶:辣根過氧化物酶(HRP);鹼性磷酸酶(AP)β-半乳糖苷酶(β-Gal)。

4:常用酶的作用底物:

(1)鄰苯二胺(OPD):是ELISA中應用最早的底物,HRP的敏感底物之一。在HRP的作用下顯橙黃色,加強酸終止反應後呈棕黃色,最大吸收峰在492nm波長。但穩定性差,易變色,具有致癌性。

(2)四甲基聯苯胺(TMB):HRP新型底物。經HRP作用後變為藍色,加入硫酸終止反應後變為黃色,最大吸收峰波長為450nm。TMB具有穩定性好,成色無需避光,無致突變作用等優點。缺點是水溶性相對較差。

(3)對-硝基苯磷酸脂(p-NPP):p-NPP經鹼性磷酸酶作用後的產物為黃色對硝基酚

(4)4-甲基傘酮基-R-D半乳糖苷(4-MUU):β-半乳糖苷酶(β-Gal)的底物。

5:酶聯免疫吸附實驗(ELISA)

(1)雙抗體夾心法

此方法是檢測抗原最常用的方法,根據顏色反應的程度進行該抗原的定性或定量檢測。(2)雙位點一步法

此方法也用於檢測抗原,是針對抗原分子上兩個不同且空間距離較遠的決定簇的兩種單克隆抗體,即包被使用一種單抗,酶標記使用另一種單抗。根據顏色反應的程度進行該抗原的定性或定量檢測。

(3)競爭法

主要用於測定小分子抗原。大分子抗原因其具兩個以上的抗原決定簇,多採用雙抗體夾心法測定,而小分子半抗原(藥物、激素等)只有一個抗原決定簇,只能採用競爭法測定。間接法

(4)間接法和雙抗原夾心法

檢測抗體最常用的方法,屬非競爭性結合試驗。

(5)捕獲法

又稱反向間接法。主要用於血清中某種抗體亞型成分(如IgM)的測定,目前最常用的是病原體急性感染診斷中的IgM型抗體。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