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樟柯的[山河故人]總體來說是一部質量優秀的電影,只是圍繞它的爭論也不少。筆者身邊有人認為,[山河故人]第三段故事,也就是董子健和張艾嘉那對相差幾十歲的CP,實在辣眼睛,是整部影片的敗筆。是這樣嗎?

其實,說第三段拍得不好的人,可以說根本就沒看懂這部電影,也根本沒理解到賈樟柯想表達什麼。第三個故事才是全片要表達的核心內容。

當兩個祖籍都是山西的中國人漂泊到了澳大利亞,他們想回家卻又回不去,兩顆孤獨心只能相互慰藉。這是漂泊的中國人的縮影,這也正是賈樟柯試圖展現的:中國人在大時代下的大離散。

▲張艾嘉和董子健

有趣的是,像戲中的師徒,董子健和張艾嘉拍攝該戲的時候,私底下也成了真正的莫逆忘年交。

當未來的張晉生在澳大利亞端著保溫杯喊出「自由是個屁」的時候,那種複雜的況味,是前兩段所沒有的。

而反觀前兩段,基本可以算作是賈樟柯的自我重複。第一段拍過去,如同他之前的[站台];第二段拍當下,更是他拿手的現實主義;只有第三段講述的未來,是賈樟柯從未涉足過的時間點,事實證明他可以拍得很好。

這段未來,具備賈氏電影獨有的「現實感」,也只有賈樟柯,可以賦予未來以現實主義。三段結合起來,不僅沒有割裂的感覺,而是拓展了這部電影的時間與空間,25年的跨度也更能容納導演宏大的野心。

可以說,沒有第三段故事,[山河故人]也就少了山河之味、沒了故人之情。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