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上市

2018年7月9日,在互聯網界、it硬體界、電商零售界,共同經歷著一件激動人心的大事,那就是經過八年的奮鬥的小米今日正式在香港主板上市。小米IPO發行價17元港幣,估值543億美元,已經躋身有史以來全球科技股前三大IPO。

據新浪科技訊消息:小米發行價為17港元,而開盤價為16.6港元,較發行價下跌2.35%;此後小米股價上漲,最高觸及17港元;截至收盤報16.80港元,較發行價下跌1.18%。小米市值為3759億港元,約479億美元。對此,業界聲音各異。

雷軍談小米破發:IPO從低點開始未必不好。

在談到破發問題時,小米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表示,因為最近大勢不好,短期股價不是最重要的,長期價格是最重要的。上市是成功的第一步,用雷軍的話說:「我們奮鬥不是為了上市,我們上市是為了更好地奮鬥。成功上市只是小米故事中的第一章的總結,第二章更加華麗絢爛。」對此,京東CEO劉強東對雷軍的股價低點開始表示讚許並奉勸後繼者們向雷軍學習:做到讓股民賺錢纔是牛逼的事情!去股市割韭菜的沒有資格成為企業家!

為何小米能脫穎而出、率先突圍成功上市獲資本認可?

那麼,國內這麼多年來,除了小米,還有OPPO、魅族、VIVO、華為、聯想等眾多手機硬體廠家,除了華為還活的不錯,其他大多慘淡經營,為何唯獨小米能脫穎而出並成功上市獲得資本市場的認可呢?作為忠實的米粉一枚,也是從業以來一直關注IT和互聯網的商業零售人,對小米的這種硬體+電商(現在叫新零售)+互聯網的三位一體模式自然是特別關注。最近在自媒體上有人問小米為何能如此成功?本也早就想擬文,今天借小米IPO盛事來說個一二吧。

1、小米的成功之路,雷軍是關鍵。

可以說小米和雷軍是共同體,沒有雷軍也就沒有小米,更沒有小米的今天。雷軍是不折不扣的老司機級三界大佬,當年帶領金山在國內安全軟體行業翻雲覆雨和投資電商卓越網時,BAT和JD的這幾個大佬有的或許還在草根創業階段呢。

2、小米的成功,人脈是關鍵因素之一。

因為雷軍,小米自出生之日起便享有得天獨厚的人脈資源。因為雷軍的業界積累,林斌、、黃江吉、黎萬強、洪鋒、劉德、王川等金山、谷歌、微軟背景的業界翹楚共聚小米,並帶領者更多業界精英,用8年時間,成就了超過470億美元市值的小米。

小米核心團隊參加IPO

3、小米的成功,錢脈也是關鍵因素之一。

雷軍掛牌前的公開信中提到「最早期的VC,有一筆500萬美元的投資,今天的回報高達866倍」的晨興資本,還有高通風險投資,都是在小米連一款硬體產品都沒有面世的情況下參投小米,而之後的小米,也一直不缺錢。從2010年的創立2014年的E輪融資,晨興資本、啟明創投、IDG、順為基金/資本、Temasek淡馬錫、高通、俄羅斯DST集團、GIC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全明星投資、厚朴投資和雲鋒基金等等陸續參投,甚至多家資本多次參投,可見小米的錢脈有多廣了。當然這也是眾投資人對雷軍和小米的「做價格厚道、感動人心的產品」這一理念的高度認同分不開的。

小米融資列表

4、小米的成功,其產品的國民性也是關鍵因素之一。

高質量的產品、厚道的價格,放到任何時候,都是最受最廣泛的國民大眾所喜愛的,所以稱之為國民性。雷軍和小米始終堅持的「做價格厚道、感動人心的產品」 的理念適用於全世界的市場,不論在國內,或是到美國、歐洲、印度、東南亞,是全球消費者都會喜歡的。用雷軍的話說,堅持「小米的硬體利潤不超過5%」,是走在偉大的路上,也才能走向偉大的成功之路。小米的未來,正如順為資本創始合夥人及CEO許達來所說「我相信小米在全球市場中有著廣袤的發展空間。」

小米的感謝米粉廣告

5、小米的成功,也伴隨著「小米總是要搶」的痛點。

「小米總是要搶」,是最被廣為吐糟的痛點。小米一路走來,雷軍總結說「我們奮鬥不是為了上市,我們上市是為了更好地奮鬥。成功上市只是小米故事中的第一章的總結…」不過回看小米成功的第一章節,「小米總是要搶」的痛點也始終相伴。小米的每一件暢銷品幾乎都是永遠缺貨、都需要搶購,而且總是搶不到(順便提一下,前幾日,本人通過小米電視上的真心想要登記終於算是搶到了小米驅蚊器一枚)。想必這也是熱愛小米的最廣大國民大眾的心聲吧。期待小米上市後,這種小米總是要搶的情況能少一點。

結語:期望小米「堅守初心、繼續前行」!

其實,對於小米和雷軍,「豬站在風口上都會飛」的風口理論,很是深入人心,我本人就曾在工作場景中多次提到。單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小米的成功,本質還是因為其產品高品質高性價比的國民性所決定的。堅守初心,做好價格厚道、感動人心的產品,小米未來定會前景無限。

——————————————————————————

你對小米上市有何看法,或者你也經歷過搶小米的經歷麼?

【天天軒主人】關注熱點,關注新零售、互聯網和共享經濟,關注本人可閱讀更多相關內容。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