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清華還是考北大?

這應該是小時候困擾我們絕大多數人的問題。

多年過後,站在人生路口的我們回首過去,大多數人只能不甘的罵一句:「老子當年要是好好念書就好了!」

那麼,現在給你一個這樣的機會如何?

給你一次回到童年重新開始人生的機會,這一次你會活成別人家的孩子嗎?

椰島遊戲發行、墨魚玩開發的現實主義模擬休閒遊戲《中國式家長》今天下午就將於WeGame平臺發售。

遊戲內容是玩家模擬從出生到高考的童年時光,在遊戲中探討普通中國家庭中兩代人之間的關係。

遊戲玩法相當簡單,解放了左手,只用滑鼠就可以完成,操作簡單但遊戲內容卻很豐富,很好的還原了玩家的成長曆程,寥寥幾句徵集自玩家的故事更是深深擊中80後、90後的心靈。

在遊戲角色成年結婚生子之後,你還可以操縱你角色的子代繼續努力,在繼承父代天資的基礎上,用最少的代數去完成階層跨越,從草根完成逆襲。

作為一款在WeGame獲得96%推薦率好成績的遊戲,《中國式家長》最大的特色就是題材新穎,選擇了大多數人的童年記憶進行模擬。

通過對遊戲角色從出生到高考的人生軌跡模擬,基本每個人都能從中找到共鳴。雖是遊戲,但角色經歷的事件我們卻都有似曾相識的熟悉感。

從出生時的摸爬滾打,到小學時的看書識字,初中之後情竇初開,高中與日俱增的壓力無一不給我們傳達著遊戲的真實性。

新年收紅包時處於「我不要」與「拿著吧」的拉鋸戰

和班花校花的「情感糾葛」

和親戚鄰居的「面子大戰」

班幹部競選時的「爾虞我詐」

所有的努力只為了最後那一紙大學錄取通知書。

遊戲中還有許多現實生活中的梗,在遊戲的過程中冷不丁看到這些有意思的梗的時候不禁讓人會心一笑。

我也想要傑克馬這樣的親密好友

中國有特長

遊戲的畫面方面真的可以說是「清新脫俗」了,畫風走的是搞笑風格,有一種《媽媽再打我一次》圖片的感覺。

對《中國式家長》這樣一款國產小成本獨立遊戲(今年三月份才註冊的10W資本),800M的遊戲大小,選擇這樣輕鬆搞笑的畫風是十分明智的,簡約而不簡陋,輕鬆而不嚴肅。

不過雖然遊戲的題材新穎,貼近玩家感受,但是在上手熟練之後,很容易讓玩家產生玩法單一的感覺。

在培養的第一代結婚生子之後,玩家將操作第一代的孩子進行第二代的培養,長大後再次重複。

但是在遊戲熟練之後,子代的培養基本上和父代的培養相同,除了遺傳下去的天資會幫助子代更快的獲得資源,培養方式甚至只是機械的重複。

還有我想說,為什麼單傳的非要全部都是男孩?我想玩個女性角色不可以嗎?難道我一直都只能生男孩?

甚至也不一定非要獨生子女啊,國家都開放二胎了,可以嘗試在子代加入二胎的設定,一次性操作兩個角色,增添遊戲的變化。

子代與父代的聯繫也不僅僅是天資的繼承,可以是先天基因和後天培養的結合,比如父代是程序猿,子代在成長過程中可以接觸更多的計算機方面的知識,比如打工與社交方面。

還有就是既然是父代與子代的傳承,那麼時代的變化也需要變現出來,商店可以購買的物品需要有所變化,80年代的商店與10年商店裡賣的東西肯定是不一樣的。

不過這樣為每一代都設計新物品的話,在前幾代可能還能和現實生活有關聯,但三代四代之後可能就要看開發者的腦洞夠不夠大了,能不能創造出更有趣的商品。雖然複雜但無疑這些設定都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遊戲的可玩性。

在畫風上《中國式家長》很討巧的用輕鬆搞笑的畫風來迴避資金不足,在美術上投入不多的缺點。

但是這不能改變它在這方面上存在的問題,過場動畫基本沒有或者非常簡陋,這是很多小製作遊戲的弊端,但仍然希望可以在重大的時間點上的CG做的用心一點。

比如說一開始出生的時候是挺催淚的,但是在見到老爸那暴漫風的頭像時,真的是一秒破功,希望在過場動畫這一塊上能有更多的突破。

還有一個比較減分的地方就是遊戲的背景音樂,單一的背景音樂使得遊戲顯得略顯沉悶。希望在後期的完善中可以豐富音樂的種類,在不同的年齡段使用不同的音樂,這樣也會使玩家的帶入感更強。

《中國式家長》這個遊戲真正吸引人的是它內容的真實,玩家在遊戲過程中可以不斷回憶自己曾經的成長軌跡,這纔是遊戲能取得96%推薦率的原因。

遊戲中有一個點值得我們關注,孩子高考之後,你就再也不能控制他的人生了,最多決定一下他的相親對象。

仔細想一下,這不正是我們自身的寫照,上大學前什麼事情都要父母管,但是一旦高考結束上了大學之後,山高皇帝遠的我們漸漸的都將父母關愛的話語當作耳旁風,不再能聽進去。

玩家在遊戲的過程中時而是孩子,時而又是家長,對待同一件事,身份的不同,看問題的角度不同,真的會有不一樣的想法。遊戲照進現實,越玩到後面,玩家可以思考的東西越多。

遊戲叫做《中國式家長》,而中國式家長最典型的一個特質就是望子成龍

這在遊戲裏也有所表現,遊戲中有個期望的設定,所有的中國式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成龍成鳳,甚至過激的家長會將自己當年未竟的夢想加壓在子女身上,讓他們去替自己完成。

父母對孩子只有愛自然不假,但在這裡,這樣的過度期望,真的就是好事情嗎?或許,這也是製作者想探討的問題吧。

《中國式家長》可以說是一款有教育意義的現實模擬遊戲,父母與孩子都可以在這款遊戲中學到點什麼。

父母可以在遊戲的過程中學習如何與子女交流,模擬現實,在遊戲中習得與子女的相處之道,知道他們想要什麼,也知道怎樣合理的給他們。

孩子在遊戲中既可以學習如何合理的和父母提要求,更重要的是可以模擬自己的發展軌跡,取得理想大學的通知書。

《中國式家長》,一款看似輕鬆搞笑實則有深度的現實主義模擬養成遊戲,值得一試。

qm.qq.com/cgi-bin/qm/qr?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