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云林,大多人都联想到"流氓多"^^...可我到云林几次,没见过流氓,只知道云林是台湾最大的农产地,养活全台湾人。这次来西螺老街,是几年前买过一本7-WATCH的书中介绍过,当时就想要跑遍全台的老街,这次终于一偿心愿。

听到西螺,就想起西螺手工酱油,我爱用丸庄、大同、瑞春、陈源和....,很推荐大家买,因为那味道甘甜,真不是一般化学酱油可以比拟阿~~

西螺在荷兰人时期,是原住民平埔族居住地,当时称为赛丽、sorean...,清朝时开始被称为西螺社。早年移民多来自福建惠安,当时最早发展的地方就是现在的东市场与大菜园,当时嘉南大圳完工后,充沛的水源与良好的土质使得稻米丰收,西螺成为嘉南平原的大谷仓,日治时期这里产的"献纳米"是进贡给天皇的。

西螺老街现在的建物,是自1935年中部大地震后改建留存至今,大量使用20-30年代装饰派风格ART DECO,属于非常重装饰的风格,当时装饰派风格专为富人服务,大量使用精致、稀有、贵重的建材,来符合上流社会的喜好。

西螺的ART DECO还融合了当地的闽南风格,自成一风!

西螺老街,短短一条,但这里不走三峡、淡水老街的红砖建筑,而走洗石子路线,低调奢华。

门窗都属于瘦长型,二楼以是三开式规划为主,就是中间是门、两侧是窗户。这些建筑二楼都设有阳台,门簷突出许多,适合台湾多雨的气候,山头的造型为反曲线或布满几何装饰,可以上网用"ART DECO"关键字搜一下,图案很吻合呢!

有些阳台会以罗马拼音拼出店号,例如螺情卤味的第三进建筑,这得进到建筑内才看得到,且是透过天窗。

这是用罗马拼音拼出的日语,但又融合了西螺人的口音,并不是纯日语。林广合商行(现为台湾永丰米粮行)外也可以看到。

下图就是金玉成商行,也就是螺情卤味的现址,在另一篇文章中我有针对其室内建筑历史作说明,欢迎点下列连结进去看。

【邀约】云林西螺●螺情怀旧冰酿卤味●2010国际牛肉面节特优店家/50年卤味摊奇迹/金玉成商行/钟楼/1999年延平居屋第一美/庆裕隆商行

这些老房子二楼的栏杆有各种造型,有用铁管的,或是阳台底下有拖架,或是类似斗拱等方式,螺情卤味这栋的二楼阳台就很精致。

老街上最出名的,就是"东市场",里面有好几间文创类的商店,非常适合大家来寻宝阿!

早年东市场只是一片竹棚搭的地方,因应附近港口的需求,人潮聚集而形成市集,1935年时用建造西螺大桥用剩的木料来强化,钢筋混凝土部分是1965年时才有,中间间隔了30年。

日治时期,东市场与西螺戏院,是整个西螺最热闹的市中心。

这一条龙式的街屋,现在聚集的都是文创产业,谁能想像这里过往是西螺最早的公有市场?

穿过小巷,走到后方,这里别有天地。

爱吃麻糬的我,一眼就相中了这间"麻糬大王"。这间来自斗六的分店,曾上过"食尚玩家"。

用自己栽种的糯米,作成麻糬,还有台湾产的花生与芝麻,用料简单纯正。这间小店装潢得真有特色。

两侧门窗互开,通风舒适。

这一盒外带50元,这花生吃得出来是自己炒的、连用果汁机打的鲜度都保存,加上手工翻炒的红砂糖甜度调得很适中,可以说是有点甜、又不会太甜,那麻糬真的很软Q,麻糬我很推荐欧!

自己乱晃,意外发现这间小店,真是满惊喜的,这是属于个人的小小收获^^。

下面这间"北方铁器社",卖的都是铁制的茶壶..等等用品。

顺著街道,要去寻访"西螺戏院"。发现这间"锦城斋"上网一察,竟然真是来头不小阿!

西螺俗语:「听曲市仔头锦城斋,看武街仔尾勤习堂」,这是当地知名的西螺北管掌门人王满源的班底。他自组的五洲团,雄霸台湾中南部,当年虎尾黄家布袋戏的黄海岱也曾来跟王师傅学过北管。

下图就是"西螺戏院",旧称西螺座或旧戏园,我觉得这名称得用闽南语来发音,就会觉得很亲切生活化阿!

戏院兴建于1940年,为当时西螺旺族林广合家族所兴建,家族多为从商与医生背景,其后代林恒生还当过云林县长,戏院位于东市场热闹街区,所以有"西螺西门町"之称。戏院在1980年代以后歇业,于2001年10月31日公告为云林县历史建筑。林家族人本来委托螺阳基金会争取经费,希望能修缮建构为"云林影像历史博物馆",后因部分产权人不同意,所以至今还是只能成为废墟。

正立面是巴洛克式风格,整体洗石子建筑,第一层上方突出阳台,第二层则有气窗与百页木窗,西螺戏院四个字是后来重作的,本来叫作"西螺大戏院"。

回到东市场。如果没有这些车子,整体感真是会好上很多阿!

下图这间"台湾永丰米粮行",可以清楚看到夹层的建筑,刻意保留让大家能欣赏的古早街屋的格局。

米粮行前身就是"广合商行",也就是打造西螺戏院的林广合的商行。我忘记拍到他们靠近街道上的立面建筑了,上面有罗马拼音、日文发音的林广合商行字样。

这栋建于1941年的老房子,当年经营杂货、布疋、盐与糖等。200年前林家从广东来西螺落脚,第五代林泉合创立了广合商行,第六代将这招牌带到台北、香港、上海开分公司,全盛时期林家在西螺的土地辽阔,听说走大半天都走不出去耶~~现代人真难以想像阿。

现在承租的经营者是来自云林莿桐的黄先生,店内商品九成都是台湾自产的农产品,大家真是买得失心疯了。

这三层楼的隔板拆掉部分,引进自然光线,老屋就此生命重新演绎。窗户都还是玻璃彩绘呢。是不是很有西洋风味?

米粮行往后走,"福气食堂"现身,只卖下午茶。目前只有假日经营。

店内摆设很多老古董,看到这些大同电视、老电话,让台湾人重温童年的生活样貌阿!

很推荐店家的"绿豆汤",真是很有古早味,我一直追问老板是加了什么配方,怎这样有古早味?老板说不出所以然,只是说外面的绿豆汤应该是绿豆放不够啦~~这杯里每一口都是满满的绿豆阿!

来看看我的战利品好了,买了一包"飞龙原香糖"$400元,才知道真正手工的黑糖能有多香就有多香....加在红豆里面,简直就是超完美,比+法国鹦鹉糖还好吃。又下图是万丹红豆$80元,煮起来一颗颗颗粒分明。

 

一千公斤白甘蔗才能作出一百台斤的黑糖,"张家黑糖"我真的很推荐欧!

来分享我的"红豆狂食记"吧,最近爱上煮红豆汤,从义美红豆 、普通红豆、老鹰红豆,一直在尝试哪个味道更好,老鹰红豆的确味道好些,但价格比一般红豆贵上许多,前阵子全联一包特价99元,大概塑胶米量杯两杯半就没了。

这次来永丰米粮行买的红豆,我用飞龙原香糖煮了试味道,真是一整个非常有"古早味"。之前用过法国鹦鹉糖 La Perruche,其实风味已经比一般二砂还好,香气与口感都很纯净,飞龙原香糖真香,光是直接当零嘴都超超好吃的,加在红豆汤内得放不少才能吃到甜味,而这台湾黑糖的香气与鹦鹉糖并不同,都不是人工香精那种大老远都闻得到的妖艳气息,而是一种安安份份、内蕴的香气,得你吃进嘴里,才能感受。

看看下图我拍的色泽吧~~这是加了手工黑糖的颜色,很不一样吧?

下左图,这就是万丹红豆,我事前已经从下午泡到晚上,用电锅煮还是加了两三次水,但煮起来颗粒分明,入口软绵。

下右图,煮后冰进冰箱,隔天要吃的时候+鲜奶一起吃,简直就像是在吃牛奶红豆冰一样^^然后然后,我发现,(((台湾的手工黑糖+在红豆汤,比鹦鹉糖还好吃)))))))))))))))))))))))))。

  

加入鲜奶,简直就是一级棒的口感。

下图,西螺知名的"连琴碗粿",早上卖完就没啦~~台湾知名的老店有几样特色,就是一天营业时间都不长,且贩售的品项也都很少。

来西螺老街还得去吃"三角大水饺"、"油葱粿"、"九层粿",尤其是用出名的西螺米,打造出许多米食都非常杰出呢。

短短一条街,可以介绍的太多啦~~大家真可以自己准备出发去探险阿!

 

台湾永丰米粮行/云林县西螺镇延平路57号/05-587-6229/10:00~17:00

西螺戏院/云林县西螺镇观音街2号

麻糬大王-西螺东市场店/云林县西螺镇延平路43巷6号/05-587-4105/08:30~17:00(非假日一、二公休)

琴连碗粿/云林县西螺镇延平路75号/05-586-5436

北方铁器社/云林县西螺镇延平路43巷2号/05-587-7755/10:00~17:00

锦城斋/云林县西螺镇市后街

延伸阅读

【邀约】云林西螺●螺情怀旧冰酿卤味●2010国际牛肉面节特优店家/50年卤味摊奇迹/金玉成商行/钟楼/1999年延平居屋第一美/庆裕隆商行
【邀约】云林斗六●凹凸咖啡●返乡中年与老屋的邂逅/珍藏温度的记忆/云中街文创园区/可带宠物

云林●阿丰面线糊●北港人的早餐吃这味/40年老店
云林虎尾●生机厨房●让台北人羡慕的百元吃到饱有机餐
云林湖口●好虾冏男社●返乡青年阿正的无毒好虾
云林北港●北港圆仔汤●65年手工汤圆老店
云林北港●日兴堂喜饼舖●振兴戏院/紫米麻糬饼/红豆大饼很推荐
云林北港●好住民宿+PASTA九久醇义面坊●银行改建民宿/惊艳料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