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基礎

其實很多面試問HTTP的3次握手,4次揮手,我覺得價值不大,可以幫助你理解HTTP的原理,死背硬記的對於你開發沒有作用,而是去理解它就行。

前端只關心URL、headers和data,接下來也圍繞著它們展開。 瞭解HTTP請求可以看看:https://developer.mozilla.org...

1.瞭解URL

URL比較簡單,就簡單介紹一下,將URL分為主要的3部分:

  1. router,路由。路由地址可不能錯,這就跟收件地址一樣,填錯收貨的就不是既定的那個人了。
  2. search,查詢字元串,就是?後面的字元串,以鍵值對的形式通過「&」連接,例如:「?key1=value1&key2=value2」。查詢字元串就是發送到後臺的數據,跟普通的post請求相比,get請求以明文的形式存儲在訪問歷史,瀏覽器和路由器都很容易查得到,容易泄露,所以不建議用get請求;其次一般瀏覽器都有限制URL的長度,所以不適合發送大數據量的數據。
  3. hash,哈希值或者稱為錨,是#後面的字元串,一般作為單頁應用的路由地址,或者文檔的錨。

2.前端常用的headers

2.1.Content-Type(重要)

告訴客戶端,用什麼形式前端的數據發送到後臺: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multipart/form-data、text/plain等。

2.2 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

最常見的方式以鍵值對的字元串傳輸(類似URL的search),但不能傳輸文件,幾乎所有的ajax框架都是默認以此種方式發送。

發送到後臺的數據見下圖:

2.3 multipart/form-data

這種方式會以鍵值對的形式通過分隔符鏈接,以字元串給後臺,可以傳輸文件,也可以傳輸普通數據。

常用場景:

// 源生的form提交可設置enctype="multipart/form-data",一般表單中有文件會自動設為該值
<form action="post" enctype="multipart/form-data"></form>

// ajax請求,通過formdata對象來達成此目的
const formdata = new new FormData();
formdata.append("key","value")
$.ajax({
...
data: formdata,
processData: false, // 取消對數據的預處理,因為formdata不需要預處理
headers: {
"Content-Type": undefined // 客戶端會自動給它設置正確的值,不要設為multipart/form-data,這樣設的後果會導致分隔符不正確
},
...
})

如果在抓包確認劃線的一致的話就是正確發送過去了。

2.4text/plain

這個很少會用到了,普通文本,可以是任意數據,除了文件。

2.5binary

二進位流,僅限一個文件。

3 Data-Type

告訴後臺你希望返回什麼類型的數據,如xml,html,script,json,jsonp,text等,或者你跟後臺約定的也可。但是實際返回的並非跟預期一致,還是由後臺決定的。

4 自定義header

如果跟後臺有約定header,如token等,也可傳到後臺。

headers["token"] = "MD5KEY";

CORS跨域

跨域問題的根本問題就是同源策略,旨在防止網站被攻擊,這裡不做贅述。

CORS是後臺的工作,但前端工程師還是要了解CORS,這樣纔有後臺擡槓的資本。以下是後臺response配置CORS的headers,如果後臺不懂,請讓他了解了解CORS。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簡單說,允許跨域訪問的host,必須設置,否則不允許跨域。

// 如需允許所有資源都可以訪問您的資源,您可以如此設置: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

// 如需允許https://developer.mozilla.org訪問您的資源,您可以設置: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https://developer.mozilla.org

Access-Control-Allow-Credentials

如果想跨域傳輸cookies,需要Access-Control-Allow-Credentials與XMLHttpRequest.withCredentials 或Fetch API中的Request() 構造器中的credentials 選項結合使用。Credentials必須在前後端都被配置(即the Access-Control-Allow-Credentials header 和 XHR 或Fetch request中都要配置)才能使帶credentials的CORS請求成功。

Access-Control-Request-Method

允許跨域的請求的方法。

Access-Control-Allow-Methods: POST, GET, OPTIONS

Access-Control-Allow-Headers

response的header中Access-Control-Allow-Headers 用於 preflight request (即會在實際請求發送之前先發送一個option請求)中,列出了將會在正式請求的 Access-Control-Expose-Headers 欄位中出現的首部信息。

簡單首部,如 simple headers、Accept、Accept-Language、Content-Language、Content-Type (只限於解析後的值為 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multipart/form-data 或 text/plain 三種MIME類型(不包括參數)),它們始終是被支持的,不需要在這個首部特意列出。

preflight request--options請求

很多人在抓包時會很鬱悶怎麼會無端端多出了一個OPTIONS請求,請不要奇怪,這只是CORS策略的預檢請求,就像你要去跟別人借個東西,要先問問對方肯不肯一樣。

什麼情況下會發送OPTIONS請求?

簡單的說,就是有自定義headers,Content-Type的值不屬於下列之一: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multipart/form-data,text/plain的請求會觸發OPTIONS請求。如果產生OPTIONS請求,需要後臺去響應它,允許它跨域。

https://www.jianshu.com/p/b55... 可以參考篇文章。

抓包和問題分析

PS: 我主要使用Chrome的DevTools工具

確保發送的數據沒問題

不要相信你的代碼,以抓包工具的為準!!!!!要相信如果抓包的數據有問題,那麼就是你的代碼有問題。

不要相信你的代碼,以抓包工具的為準!!!!!要相信如果抓包的數據有問題,那麼就是你的代碼有問題。

不要相信你的代碼,以抓包工具的為準!!!!!要相信如果抓包的數據有問題,那麼就是你的代碼有問題。

  1. URL確保跟後臺約定的一致
  2. headers要尤其關注Content-Type,GET請求沒有Content-Type.
  3. 請求的參數是否正確

後臺返回什麼了?

如果你確認你發送的數據沒問題,那麼該看看後臺響應了什麼,如果響應的數據有問題,那麼是後臺的責任。

如果是跨域的要查看有沒有響應CORS的請求頭。

HTTP STATUS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