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极客修小编

小马哥注意到,最近搞机圈刮起了OLED屏幕全程DC调光的研究热潮

首先是黑鲨手机2带头,宣称在各个亮度条件下,都使用DC调光

接着是魅族的工程师洪汉生表示,未来也将支持全程DC调光,不过现在仍在解决色偏的问题

今天则是进行了压力测试

一加创始人刘作虎则表示,DC调光去年在研究,并表示目前网友过度夸大DC的价值

OPPO副总裁沈义人则表示会重视,并表示需要研究色偏问题

小米手机系统软件部总监张国全,则是分享了小米9开启DC调光的小视频,并表示工程很复杂,他自己看不出什么区别

华为工程师麦兜则表示已经有demo(演示)版

而iQOO的副总裁冯宇飞表示,DC调光可以期待下

短短数日之间,几乎所有国内主流厂商都在重视并跟进DC调光

那么DC又是什么呢,它跟漫威又有什么关系呢

下面正儿八经地进入本期话题

DC调光指的是一种调光方式。什么是调光呢,就是调亮度

调光作为手机的刚需,DC是怎么实现的呢

答案很简单,我们知道屏幕亮度基本可以量化为屏幕的功率,功率越高,发出的光自然越强

DC则是从功率下手。功率P=UI,要想改变功率,要么改变电压U,要么改变电流I

一般来说,都是选择改变电流,因此DC调光也被成为DC直流调光(电压跟亮度的关系太复杂)

有朋友肯定会问了,既然如此,这有什么值得好吹的呢

非也非也,我们刚才所列举的所有手机厂商,他们说的全程DC调光,针对的都是OLED屏幕机型

那是不是说用OLED屏幕的手机之前都没有用DC调光呢

非也非也,对于OLED屏幕来说,当亮度处于某个值域时,手机便会使用DC调光

需要说明的是,亮度100%肯定都是使用DC调光

那万一在范围以外呢,又应该用什么呢

此时召唤我们的男二号,PWM调光

PWM不同于DC,并非靠改变电流来控制亮度,而是通过不断地对开关屏幕来调整亮度

单位时间内亮屏的时间越长,则亮度越高

总之只要频率高过人眼所能辨别的水准,便能利用眼睛的余晖效应,来造成屏幕一直是亮着的“假象”

说到这,有朋友肯定会问,何必这么麻烦,直接用DC调光,不是省事方便

存在即合理,既然需要分DC和PWM,必定也是有有理可循的

这里便要讲到OLED屏幕的特性

我们知道,OLED屏幕和LCD屏幕的一个显著区别就在于,OLED屏幕是自发光屏幕

其实很多人并不理解何为自发光

所谓自发光便是,屏幕的每个像素点,其实都是由红绿蓝三个发光二极管点亮后再合成颜色

问题便出在这。红绿蓝三种子像素对电流响应的曲线不同,如果使用DC调光,那么在亮度降低的情况下,所需的白光减少

子像素需要合成颜色就变得很困难,往往就会造成色彩的不均匀,也就是前面所说的“偏色”,甚至还会丢失部分色域,即色彩空间

这样的话,整个屏幕便显得十分脏,俗称“抹布屏”

举个例子,通过刷入内核开启全程DC调光的三星S8,整块屏幕泛灰白,显示效果大打折扣

既然如此,那就DC和PWM一起用不就好了,何必大费周章

的确是可以如此,但不可以的地方则是出在PWM身上

你是否见过屏幕上的斜条纹,例如这台iPhone X

这便是在手机评测视频中,弹幕经常提到的屏闪

屏闪其实也不是什么洪水猛兽,如果你看懂了上面的原理,便能理解,在相机的高速快门中,捕捉到屏幕闪烁的影像,其实是很正常的

而我们常听到的低频PWM指的则是,大部分OLED屏幕的手机,他们的频率只有240hz

也就是每秒进行240次的屏幕开关操作

那为什么称之为低频呢,问题又来了

刨根究底,来源于CQC1601-2016文件,即《视觉作业台灯认证技术规范》

在这份文件中,其认为闪烁的频率应符合IEEE Std 1789-2015标准

IEEE(电子工程协会),也就是当频率大于1250hz时,闪烁为低风险

但是,这份标准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

例如评价参数落后,指标过于严格,而在2017年IEEE已经修订了文件

并且,以上我们所说的所有规范,都是关于视觉作业台灯,台灯!

根据规范的描述,本技术规范适用于台灯,没错真的就是台灯

甚至在IEEE的标准中,Abstract(摘录)中大量提到LED lightning(LED照明灯)

纵然OLED屏幕属于自发光,但和真正光源直接输出光的台灯相比,根本无法作为类比

那么为什么说低频伤眼呢,在IEEE的标准中这么说道,我给大家翻译翻译

闪烁的危害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短时间照射就会迅速出现,例如epileptic seizures,癫痫病发作

另外则是在长期照射后出现的少见现象,也就是说只有少数人会出现这种状况,例如不适,头痛以及视力受损

这便是广大LCD党坚守的“低频PWM瞎眼”,我“LCD永不为奴”,在它们眼里,采用DC调光的LCD屏幕就是最健康自然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其实不然。LCD手机中也存在机型使用PWM调光

不过一般频率比较高,但也不排除有部分机型使用低频率的PWM调光

就目前而言,OLED屏幕手机清一色地使用了PWM+DC调光的组合方案,既然低频PWM被传伤眼,为什么不用高频PWM呢

来自黑鲨官微

问题就在这高频上,高频意味着一秒内需要点亮熄灭屏幕几千次,但是每个像素存在初始化,补偿,点亮三个步骤

闪烁速度过快的话,对每个像素点的控制就非常困难,很可能造成部分像素点太慢或太快点亮

并且,如此快的速度对红绿蓝荧光材料的寿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知道,三个颜色的半衰期并不同,如此高的速率极有可能导致使用过程的亮度不均

而LCD则没有这种困扰,有背光模组的存在,所有像素都能实现统一点亮和关闭,这也便是我之前所说的LCD一般使用高频PWM

说到底,还是技术问题。那你知道黑鲨是怎么做到吗

在黑鲨2中,拥有一颗独立的图像显示芯片,Iris 5

在它的作用下,能实现对所有像素的控制,配合算法校对,从而实现DC调光下的不偏色

而上面所说的其他厂商又是怎么做到呢

正如其所说,整个过程十分复杂,只能一个个亮度进行针对性适配

而目前OLED屏幕都是8位显示,也就是一共有256级亮度,其中难度可想而知

从现在可查的资料中,低频PWM调光下的OLED屏幕伤不伤眼并没有盖棺定论,所有的猜测都源于一份台灯标准

但无论如何,期待调光方式的改变来寻求对眼睛的庇护,无异于自我安慰

即便全程DC调光或者类DC调光,又真的能保护你的视力吗

真正伤害眼睛的,可不是屏幕

极客修,值得信赖的手机快修平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