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國留學發展報告》指出:留學人羣呈現年輕化走勢。留學羣體也有著新的變化,其中,留學羣體的家庭條件持續提升,依靠國外大學資助的學生比例逐年下降。由此,留學發展也保持了平民化,大眾化的發展。

在留學羣體的學歷分佈中,本科階段留學佔比仍然最高,畢業後留學人羣佔比上升;另一方面,在留學人羣中,目前正就讀於中學及以下的計劃留學羣體,達到全部調研人羣的 30%,對比 2016 年增長了 5%。總體而言,留學人羣仍呈年輕化。「留學早鳥」的概念也逐漸深入人心,一些父母從幼兒園、小學起就已經把子女送到國外留學。

▲ 數據來源:教育部統計數據

在眾多低齡留學熱門區域中,目前東南亞是家長們最為傾心的目的地。即使是在經濟危機和市場不景氣的情況下,大多數東南亞國際學校的入學人數也仍保持增長態勢,從2015年到2016年增長了10.1%。這其中的原因是什麼呢?記得之前我們曾經做過一個中國與新加坡國際學校的詳細對比,具體詳情可點擊:去新加坡讀國際學校值得嗎?| 新加坡國際學校究竟有何不同

東南亞的國際學校是如何創造這一奇蹟的?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是的,今天我們的第二篇還會介紹一所泰國國際學校。)

01

東南亞國際學校現狀

據ISC的調查,包括新加坡、泰國在內的6個東南亞國家,在2017年已有超過100所國際學校。這意味著,國際學校不再高不可攀,成為了中產家庭的主要選擇之一。

與我們的固有認知不同,外籍學生不再是國際學校的主體,本地家庭也希望孩子可以就讀國際學校,發展成為全球化人才。在東南亞,進入公辦教育機構的孩子約為9700萬,還另有3100萬孩子會進入民辦教育機構學習。

儘管從入學率來看公辦機構佔優,但據AI Masah Capital對教育市場的分析,民辦教育機構未來將佔據主導地位,在2020年預計達到5200億美元的價值。

作為東南亞最先發展國際教育的新加坡,在國際教育的發展潮流中,又處於著什麼地位呢?

02

新加坡國際學校發展歷程

新加坡的國際學校發展早於亞洲其他國家,發展得也相對成熟。可是一路走來經歷的各種坎坷,甚至「腥風血雨」,未必有太多人知道。

  • 2011年,新加坡成為全球最大的國際學校市場,收入超過7億美金。在民辦學校就讀的當地學生超過10萬人,外籍學生約3.5萬。
  • 2015年,新加坡的民辦學校遭遇衝擊。為保證教育質量,新加坡政府實施嚴格的規定,有18所民辦學校遭到停課。
  • 2016年,民辦教育委員會(CPE)撤銷了25所民辦學校的資格。
  • 2017年,新加坡民辦學校減至293所。在嚴格的規定下,這一數字自2012年來,首次降到300以下,淘汰了無數不符合標準的學校。

在新加坡這個小小的城市國家裡,有幾十所國際學校。這些國際學校主要分為兩類:第三國建校的國際學校新加坡本地國際學校

一、第三國建校的國際學校——這一類的國際學校,都有幾十年的辦學歷史,教學、師資隊伍管理水平高,學校以外籍學生為主。比如:1、國際學校專輯①│加拿大國際學校;2、國際學校專輯③│澳洲國際學校;3、國際學校專輯④│東南亞聯合世界學院;4、國際學校專輯⑤│新加坡美國學校;5、國際學校專輯⑥│新加坡東陵信託國際學校等等。

那麼都有誰可以入讀這類國際學校呢?

針對非新加坡國籍的外國人,除滿足以下情況,學生還需要辦理學生簽證:

  • 學生家長都是新加坡PR,但學生不是
  • 學生無法申請家屬準證(比如繼子)
  • 父母雙方都沒有EP

根據新加坡法律,6歲以上希望入讀國際學校的新加坡人需要得到Singapore Ministry of Education (MOE)的批准,3-5歲則不需要。

有些學校會有兄弟姐妹優先入學的政策,也就是說如果家裡有一個孩子入學了,剩下的孩子入讀同一所學校幾率也會高一些。還有就是國籍優先的政策,比如加拿大國際學校(CIS)對加拿大公民有優先錄取。

二、新加坡本地國際學校——另外一種國際學校是新加坡本地的國際學校。這類學校有一個特點,就是新加坡籍學生比例很高,本土特色非常突出,國外學生門檻較高。比如:1、2018年入學 | 新加坡頂尖國際學校全國招生開啟:平價學費,豐厚獎學金;2、國際學校專輯⑦│新加坡英華國際學校等等。

另外,還一些國際學校,如日本人學校、新加坡法國學校等,實際上是在新加坡的「僑民學校」,他們採用的是各自國家的國內的課程,服務對象也是本國僑民子弟。

當然,也有兩個教育課程兼顧的,如德國歐洲國際學校,它同時開設IB課程班和德國課程班,學生可以選擇進入其中一個課程體系,兩個體系的教材、教學方法直到教學語言都有很大的區別,一校兩制。

至於到底如何選擇,建議點擊:十佳新加坡國際學校排行榜 瞭解。因為此文說的還是比較清楚的,所以這裡就不再贅述了。

03

新加坡國際學校優勢

從爆髮式增長逐漸走向有序,新加坡的國際教育已經形成世界上為數不多的成熟系統之一。然而,包括中國在內的大多亞洲國家,還在經歷轉型期。

雙語環境

新加坡華人佔到總人口70%以上,英文是第一官方語言,華文是不能割捨掉的母語,這無疑是留學市場中家長的強心劑。

▲ 信息來源於 Education Statistics Digest 2017

新加坡嚴格奉行雙語政策,李總理還曾幽默地強調這一政策的必要性。「學生要跟老師請教時,本來要說『我要問一問老師』,可能會說成『我要聞一聞老師』,甚至『我要吻一吻老師』,那就不妙了。所以,學習準確的發音必須從小開始。」

中國小留學生離開家鄉,在英文環境中成長,又能不忘五千年的中華文化,這是現今家長非常強調的一點。

在2017年國慶羣眾大會上,李顯龍總理將「提升學前教育、培育國家棟樑」放在新加坡未來發展的重中之重。增加學前教育學額,強調素質教育和雙語政策,提升師資水平並控制學費,這些對於低齡留學生來說,都是利好的消息。

1、學前教育中心,每天體育活動時間延長至一小時

從2018年1月1日開始,新加坡全部的託兒所和幼兒園必須將孩子們的體育活動時間,從原本的半小時延長到一小時,並且規定其中半小時必須在戶外進行。

2、南大孔子學院,推出新學前華文教材

據南洋理工大學孔子學院觀察,新加坡小學至中學的華文教材已發展得相當完善,但學前教育領域,卻還有發展的空間。學院因此花了兩年多時間,編寫融入適用於本地語境的學前華文教材,希望提供本地幼兒園和豆豆班多一個教材選擇。

3、新加坡幼教領袖發展計劃

幼兒培育署還推出了"領袖專業發展計劃」。從2018年起,學前教育中心的精英們只要在三年內投入至少180個小時參與課程、研討會或出國考察來深化幼教技能,就能獲得1萬5000元的獎勵金。

陪讀政策

與美國、加拿大、歐洲、澳洲這幾大留學熱門地來說,新加坡是唯一一個有專門發放陪讀簽證和允許陪讀家長打工的國家。

新加坡允許低齡學生的媽媽、奶奶或外婆(其中一人)辦理陪讀簽證,直至學生年滿18周歲。因為華人眾多,沒有英語基礎的人,溝通交流也不會有障礙。

▲ 信息來源於新加坡移民廳

與其他國家陪讀政策對比:

美國:探親或旅遊簽證

孩子在美國讀中學,如果家長想去陪讀或看望孩子,可以申請探親簽證或旅遊簽證。探親簽證有效期為一年,可多次往返,每次的有效期在1-6個月之間,具體滯留多久則取決於海關。

加拿大:訪問簽證

從嚴格意義上講,加拿大沒有留學陪讀簽證,但可以辦訪問簽證。時間視各人的具體情況和資產情況而定,一般為2-10年的多次往返簽證,每次入境可以滯留多久則取決於海關

歐洲:可申請訪問簽證

英國沒有專門針對父母陪讀的簽證,如果家長確實希望陪孩子一段時間,可以申請訪問簽證。此外,德國、法國等國家也沒有明確的陪讀簽證種類,但家長和親屬可以通過申請訪問簽證到國外陪讀,期限一般為3個月到半年不等

澳大利亞:可陪讀,不可打工

根據澳大利亞的政策,如果孩子未滿18歲,父母或監護人可以申請590簽證(學生監護人簽證)去陪讀,有效期到孩子年滿18歲為止。陪讀人在澳期間,不能參加超過3個月以上的學習,也不能打工

▲ 信息來源於澳大利亞移民局

安全宜居

在《經濟學人》公佈的全球城市安全指數報告中,新加坡位居第二

▲ 信息來源於《經濟學人》

在今年新公佈的全球城市宜居指數報告中,新加坡位居亞洲前三

易拿綠卡

學生中小學基礎教育階段,新加坡政府會不定時的向國際學生髮放一定數量的PR邀請函。學校根據學生的成績、家庭背景等多方面選撥候選人,從中抽籤決定PR邀請函的獲得者。

教學先進

新加坡教育以啟發為主,讓孩子去尋找方法探究原因,再做判斷。這就鍛煉了孩子在日後生活與工作中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尤其是國際學校,以重金聘請來自世界各地有名望的教師任教,針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國際學校會採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因材施教。

以STEM課程為例,採用模擬現實場景與實踐應用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和綜合性的授課方式。這不僅僅培養學生探索與創新思維,也培育了創新和積極的心態。

部分新加坡國際學校開設了英文輔助班,來幫助國際學生更好的適應環境,提高英語水平。其次,學校也提供成熟的中文課程,有助於以華文為母語的學生取得更好成績。

小班教學

根據新加坡2017年教育數據,新加坡中小學的學生和老師比例,從2011年以來一路走低。這也就意味著,每個老師將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關注到每個學生

▲ 信息來源於Education Statistics Digest 2017

IB成績亞太最優

國際中心會考(IB)是知名大學的敲門磚,在美國、英國、澳洲學校的認可率非常高。

就2016年IB成績來看,新加坡IB課程考生及格率佔97.3%,而全球平均及格率只有70%。新加坡有57名考生考獲45分的滿分成績,人數排亞太地區以及全球之首,佔全球滿分者超過一半。全球有94名考生考獲滿分。除此之外,新加坡考生的平均成績是38.27,也比全球考生29.21的平均成績高出近10分。

相關閱讀:

1、IB國際高中文憑課程 | 全球滿分者過半來自新加坡(內附:IB課程與A LEVEL課程對比)

2、國際趨勢研究報告:新加坡學生數理表現高居全球榜首(附圖表)

聲明:部分圖文整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卓錦萬代教育致力於為您提供更多最新的新加坡留學、澳洲留學、英國留學、泰國留學,生活資訊。更多關於獎學金申請及幼稚園/中小學/大學入學報名的信息可直接與我們聯繫瞭解。地址:南京白下路273號江蘇海院貝里斯科技園A5樓(關注卓錦萬代教育官網,首頁可選擇在線諮詢。校方直招、無需中介、省時省費用!)cpcedu.com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