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段時間是換工作跳槽的高峯期,後臺很多消息希望我寫寫職場相關的內容:

關於如何少踩雷、怎麼處理和同事的關系、怎麼避免職場“心計”……

整理了在職場裏會遇到的一些陷阱,以及解決方法和建議,當然具體怎麼做還是要根據大家的實際情況來判斷,這些僅供參考。

希望你的每一份努力都有迴音。

01 /

入職前須知:面試到了和hr談工資這一步,最需要爭取的福利是高薪資(是沒有加上年終獎和績效獎金的純工資)。

因為無論年終獎還是績效獎金都是未知的福利,不會簽在合同上,只有月薪是你實在拿在手上的,也是你跳槽後下一家HR衡量給你多少月薪的標準。

PS:不要不好意思替自己爭取福利,除了有許多經驗技術可以學習的公司外,大多數公司讓你留在這裏的唯一理由,就是錢。

朋友圈該不該對同事開放?20個你該規避的職場陷阱 新聞 第1張

選自《逃避歲可恥但有用》

02 /

先做事,再做人。

想在公司立足,首先是提升自己的核心競爭力,讓自己變得不可取代。

每個公司都有些看起來脾氣不好但人緣卻很好的人,不是大家喜歡受虐,而是認真負責有能力的人,往往比圓滑鑽營耍小聰明更受歡迎。

因為職場是先工作,再(表面)交友。如果你在工作上給別人拖後腿,沒人會願意和一個需要自己一直幫忙處理麻煩的人真心相處。

03 /

不要過早地把自己的打算和同事分享。

在工作中有變動很正常,但很多人會習慣在剛有苗頭的時候和並不熟悉的同事分享,比如自己要跳槽的打算,有轉崗的準備等等。

在分享背後,你無法確認他會保守你的選擇或者說是“祕密”,這樣的不可控可能會導致你的下一步規劃泡湯。

04 /

不要害怕提問題,不要接受自己不熟悉的工作任務時直接給確切承諾。

接下任務時,先問清楚職責範圍和對接人,如果有不懂的地方一定要多開口問,多打幾個電話確認,而不是因為害怕挨罵而自作主張,直到自己無法挽回結果再去補救。

在工作中對同事或領導承諾時留一線,哪怕是自己完全可以保證結果的事,因為在做事時隨時有可能出現棘手的臨時問題。

比起前期被頻繁詢問,領導更反感後期產生麻煩需要大量返工。答應卻沒做到也很影響職場信用。

05 /

入職場前,可以準備一個工作專用QQ或微信。

發與工作無關的朋友圈,選擇對能看到的人分組可見而不是不可見。

如果沒有足夠信任,不要讓同事進入你的私人圈子。

朋友圈該不該對同事開放?20個你該規避的職場陷阱 新聞 第2張

選自《這個殺手不太冷》

06 /

工作不是為了交朋友,所以要謹慎對待別人過度釋放的好意。

這裏不是說不要善意對待同事、或者不要接受他們的友善,而是要觀察他們和平時的狀態。如果一個同事平時對你比較冷淡,某天突然一反常態對你非常親熱,那麼要謹慎對待他接下來提出的要求,很可能會非常讓你為難。

07 /

涉及合作部分,與同事溝通時盡量用文字交流工作。

一是發語音很容易讓人在記憶和理解過程中出紕漏,一旦出現問題,問責時語音不能作為憑證出現。

二是發60s語音在現代人社交中是一件不禮貌的事,不僅消耗同事時間,還可能會因為同音節詞引出誤會。

08 /

需要請假或報備工作,需要對接除自己部門以外的人時。

先向自己直接對接的主管/領導說明情況,再找另一個需要對接的人。

09 /

在工作場合,盡量不要展露太多個人負面情緒。

在匯報工作成功時適當的抱怨是合理邀功,但時刻將與工作無關的個人負面情緒暴露,比如說,好睏、心情不好、好累之類的話。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尤其是在有上司在的場合,如果時常暴露負面情緒,會影響自身形象,讓在升職加薪變得艱難。

朋友圈該不該對同事開放?20個你該規避的職場陷阱 新聞 第3張

選自《校閱女孩河野悅子》

10 /

在進行任何工作交接時,務必留存下可查詢的記錄。

不管是給你的上級匯報工作,還是和同事溝通事情,千萬不能口頭溝通就結束,之後如果出現任何問題,只能根據留存的記錄來查找甚至是問責,如果不留下可查詢的記錄,很容易出現“你明明做了,卻要承擔責任”的結果。

11 /

警惕職場上給你不合常規的甜頭的人/“前輩”關心。

比如高職位的男領導,無論已婚未婚,在工作時間工作項目外,私下頻頻無理由與並不能給他帶來幫助的你過度接觸,噓寒問暖,卻又表示自己不要求回報,僅僅關心下屬。

這時盡量拒絕,因為他們通常動機不純,現在不要求回報是為了未來收穫更多,即使事情敗露,受影響最多的人只會是你。

12 /

職場禮儀很重要,要關注細節。

比如借用別人東西後及時歸還,同事墊付飯錢後主動AA,拜託同事合作幫忙先說請,看見工作消息回一聲收到,平時多微笑,多說謝謝。

在工作中結些善緣,有時候辦事阻力會小很多。因為人們對一個人的評判標準通常從日常細節中來。

13 /

職場四要素“聽說寫做”:認真聽,清楚說,總結寫,簡單做。

聽:被佈置任務時,先認真聽工作安排,不要有疑問就立刻打斷,多記錄筆記,必要時使用錄音筆,方便回顧。

說:培養自己的語言組織能力與耐心,讓別人完全理解並接受你所表達的事。你需要具備足夠的邏輯思維去梳理工作,將一件復雜的事描述清楚。

寫:PPT寫作能力,以及工作/項目總結能力。能將自己手裡完成的工作與成果以不枯燥的方式總結,讓上級或對接客戶看到。

做:思考時往複雜思考,做事時盡量簡化步驟。以最優化的方案有條理地分成小任務完成。(就像做數學題,如果解題過程復雜又困難,那說明你一定用錯了公式)

朋友圈該不該對同事開放?20個你該規避的職場陷阱 新聞 第4張

選自《billions》

14 /

在公司裏有分派系是很正常的事情,初入職場最好不要特別積極主動地去加入某一派,如果可能,遠離這些紛爭。

15 /

提防被煽動情緒。

不得不承認,職場裏有一類人有這樣的習慣:遇到一些難解決的事情,自己不面對,而是通過煽動別人的情緒來引導別人替他“出頭”。不管遇到什麼情況,不要被別人牽着走。

16 /

犯錯誤之後的第一步不是解釋辯駁,而是尋找解決方案。

不管是不是因為你全責而出現錯誤,第一時間去糾結是誰的問題是不明智的,你的上級也不想在這個時候聽到是誰的錯。首先應該先找解決方案,減少損失,等事情告一段落之後,再來解釋。

朋友圈該不該對同事開放?20個你該規避的職場陷阱 新聞 第5張

選自《請與廢柴的我談戀愛》

17 /

不在背後議論同事。

特別是在當場有比較多相關的人在場時,議論不在場的同事絕對不是一個好選擇,因為你不知道在場的人跟他之間的關系,你也不知道你的這些話會以怎樣的形式傳到當事人耳朵裏。

18 /

不要想自己解決所有問題。

很多初入職場的年輕人會抱着“我要自己解決所有問題”的想法,出發點是好的,但是實際操作起來會非常困難,而且這樣也容易出錯,可能明明是問一句就能解決的問題,你找了一天辦法也沒解決。

不要不敢問前輩和上級,有疑問及時提,是對工作的負責。

19 /

不要經常幫同事做本來是他份內的工作。

在職場裏,當“老好人”絕對不是一件好事,如果同事屢屢因為私人原因拜託給你他的工作,那麼應該適時拒絕。

一直幫別人工作除了佔用你的時間之外,沒有任何好處。

20 /

團隊合作出現問題時,不要把過錯都攬到自己身上。

成功應該一起分享,犯錯自然也應該一起承擔,在這種時候心軟是沒有意義的。

朋友圈該不該對同事開放?20個你該規避的職場陷阱 新聞 第6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