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15年,我曾經在一家醫學院從事精神治療,並為學院的學生和醫生擔當顧問。和我一起共事的人大多數都比較聰明、充滿活力,並且受過良好的教育。他們一般都不存在心理問題。他們諮詢的目的是為了使自己能夠達到一個更高的層次。他們深知,如果想在矯形外科或者是急診科做出成績,就必須全力以赴。

有趣的是,他們的理想同奧林匹克選手、活躍的投資者、健美運動員、劇院音樂家和其他的行為類職業沒有什麼不同。他們懂得,如果能夠下功夫強化自己的技能,就可以獲得良好的心理狀態,從而在事業上可以取得巨大成就。

我想表達一個真理:那就是,不論哪種行業,傑出的人物都有一些共性,包括期貨交易

中優秀的投資者。如果你讀過傑克·斯瓦格對那些傑出投資者的訪談錄,如馬克·庫克、琳達·拉斯克、馬克·裏奇,你就會發現一個永恆的主題:成功的交易實際上就是完美的交易體系同良好的個人品格的結合。

凱斯·西蒙頓在《偉大》一文中指出,無論任何領域,想要精通該行業,你就需要掌握大約50,000條信息。這一點適用於各個行業,從象棋比賽、其他體育運動到科學研究都是這樣。為了獲取豐富的經驗和翔實的信息,偉大的人物需要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傾心工作。

心理學家MIHALYI CZIKSZENTMIHALYI發現這是可能的。因為一個具有創造性的人在努力工作時,精神是沉浸在一種愉悅的狀態----一種自由流動的狀態。這種內在的幸福可以激勵個人克服種種困難,最終走向成功。

交易心理學非常艱深。有關交易心理的文章多數注重諸如積極思考和洞察時事等方面。照實說,這很有好處。但是要想把一個人轉化到交易者的角色,關鍵是要轉化交易者的「意識形態」。投資者往往是在心理同自然處理市場信息發生衝突時出現虧損。要想成為一臺精鍊的、不偏不倚的交易機器,交易者心理必須具備進入一種流動狀態的能力。斯瓦格發現多數交易奇才在入市之前都要做大量、廣泛的市場研究和準備工作。這不只是分析市場所需的工具:它也是一種心智訓練,培養投資者沉入市場的能力。

西蒙頓同時研究了各個領域著名的、富有創造性的人物,他從這些人物的工作中得出一條結論:他們創造性工作並非隨著其年齡的增長而呈現遞進關係。也就是說,偉大的作家、藝術家、和思想家在其一生同天才所產生的勞動成果概率是一致的。西蒙頓指出,他們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們不停地工作。至於所從事的行業是否有名,那是自然選擇的問題。創造性的天才因為工作勤奮,從而增加了成功的機會。

同樣,這個道理也適用於期貨交易。即使是交易大師也會進行大量的交易。想要成為一名出色的交易人,投資者必須大量參加實踐,從中磨礪自己的技能。堅韌----尤其是在遭受挫折時---是優秀投資者必備的素質。

實際上,在安達斯·艾里森優秀的著作《走向輝煌》一書中,他得出這樣的結論:期貨投資人只有經過十年或者更久的時間艱苦卓絕的訓練,才能形成高強的操作技能。他發現,成功其實是在高度緊張、苦心孤詣的狀態下所進行的曠日持久、百折不撓、辛苦繁勞的過程。

艾里森將這種訓練下的心理發展比之於體育訓練對於身體的作用。已經去世的尤尼方斯先生和健美教練邁克·曼徹爾就高強度體能訓練的作用寫過專著。正是這種訓練過程中的強度----不是持續時間----對身體發展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只有在短促而緊張的需求狀態下,身體才能為肌肉提供動能,從而展現健美的姿態。艾里森指出,優秀的投資者在不斷地進行「自然試驗」,通過反覆技能強化訓練,達到觸類旁通的自然境界。

通過這項研究,我們可以找出兩條投資人失敗的原因。第一,他們在交易過程中過度情緒化:急於獲利,無視風險。這樣他們就脫離了心理的流動狀態,而這種狀態是沉浸於學習探索過程中所必需的要素。一個人如果過分關注結果,就不能沉入到事情的發展細節中去。

第二條原因是缺乏投入。他們缺乏持之以恆、苦心孤詣的決心和耐力。這需要通過強化訓練來獲得。想像一下,偶爾去體育館,舉幾次20磅重的器物;這樣並不能鍛煉我們的體力,也不能起到健美的作用。同樣的道理,想要通過粗淺的準備、衝動的直覺和未經實踐檢驗的策略去打贏市場,是多麼地可笑。當問及交易場內如何辨別失敗者時,湯姆·伯代溫告訴傑克·斯瓦格「失敗者工作不努力。他們工作時三心二意。他們的眼睛裡明顯寫著失敗;好象有一堵牆擺在他們前面。」

除此之外,我還想補充幾句。如果象行為財政研究者講的那樣:市場時機存在於個人處理信息過程中出現的罅漏之中,那麼獲利的能力則是基於擺脫人類的偏見或者其他弱點。一個拘於人類本性的人是很難在期貨市場上有所作為的。這需要相當的個人自我發展,需要長期艱苦的實踐與磨練。想要在期貨市場獲取巨大成功的人士本身必須具備偉大的潛質。這正是我們選擇期貨道路的困難和可貴之處。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