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公佈全球企業等2018年國際專利註冊申請數據。數據顯示,世界整體申請件數同比增加4%,達到25萬3千件,連續9年增加,創出歷史最多。從地區來看亞洲佔到50.5%,首次超過半數。歐洲與北美分別佔24.5%和23.1%。

  從各個國家的申請數量來看,中國較上年增加9.1%至53,345項,位居第二,逼近排名第一的美國(56,142項)。在通信和人工智能(AI)等相關領域,中國的勢頭強勁,正迅速追趕排在首位的美國。日本以49,702項位居第三,韓國位列第五,此外印度增加27.2%,呈現躍升之勢。國際專利是基於《專利合作條約》的制度,若向一個條約加盟國提出申請,效果等同於同時向多國提出申請。

  從各企業的申請數量來看,中國通信設備巨頭華爲技術以5405項高居榜首,華爲的申請數被認爲佔到5G相關專利整體的約3成。正積極推進汽車控制技術等開發的日本三菱電機位列第二,美國半導體巨頭英特爾位列第三。在前10名中,中日韓企業佔6家。

  申請領域方面,位居榜首的數碼通信佔到整體的8.6%,電腦技術以8.1%排名第二,之後依次是電子機械類7.0%、醫療技術6.7%。

  以下是申請數量前50名企業:

  排名 企業 總部所在地 2018年申請數量

  1、華爲(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中國 5,405

  2、三菱電機(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日本 2,812

  3、英特爾(INTEL CORPORATION) 美國 2,499

  4、高通(QUALCOMM INCORPORATED) 美國 2,404

  5、中興(ZTE CORPORATION) 中國 2,080

  6、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韓國 1,997

  7、京東方(BOE TECHNOLOGY GROUP CO.,LTD) 中國 1,813

  8、LG電子(LG ELECTRONICS INC.) 韓國 1,697

  9、愛立信(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PUBL) 瑞典 1,645

  10、博世(ROBERT BOSCH CORPORATION) 德國 1,524

  11、微軟(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美國 1,476

  12、松下(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日本 1,465

  13、索尼(SONY CORPORATION) 日本 1,342

  14、西門子(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德國 1,211

  15、惠普(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美國 1,170

  16、夏普(SHARP KABUSHIKI KAISHA) 日本 1,132

  17、OPPO(GUANG 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中國 1,042

  18、飛利浦(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荷蘭 1,033

  19、電裝(DENSO CORPORATION) 日本 998

  20、LG化學(LG CHEM, LTD. ) 韓國 969

  21、富士膠片(FUJIFILM CORPORATION) 日本 962

  22、日電(NEC CORPORATION) 日本 947

  23、村田(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日本 889

  24、谷歌(GOOGLE INC.) 美國 836

  25、奧林巴斯(OLYMPUS CORPORATION) 日本 750

  26、通用電氣(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美國 729

  27、日立(HITACHI, LTD. ) 日本 714

  28、騰訊(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MPANY LIMITED) 中國 661

  29、大疆創新(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中國 656

  30、3M(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美國 648

  31、哈里伯頓(HALLIBURTON ENERGY SERVICES, INC.) 美國 634

  32、舍弗勒(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德國 613

  33、日立汽車系統(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日本 582

  34、巴斯夫(BASF SE) 德國 557

  35、諾基亞(NOKIA TECHNOLOGIES OY) 芬蘭 551

  36、寶潔(PROCTER & GAMBLE COMPANY) 美國 513

  37、本田汽車(HONDA MOTOR CO., LTD.) 日本 504

  38、加利福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美國 501

  39、索尼半導體解決方案(SONY SEMICONDUCTOR SOLUTIONS CORPORATION) 日本 467

  40、華星光電(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中國 463

  41、NTT DOCOMO, INC. 日本 450

  42、沙特基礎工業(SABIC GLOBAL TECHNOLOGIES B.V.) 荷蘭 446

  43、富士通(FUJITSU LIMITED) 日本 442

  44、ABB(ABB SCHWEIZ AG) 瑞士 419

  45、陶氏(DOW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美國 417

  46、寶馬(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德國 414

  47、京瓷(KYOCERA CORPORATION) 日本 413

  48、應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 INC.) 美國 407

  49、米其林(COMPAGNIE GENERALE DES ETABLISSEMENTS MICHELIN) 法國 406

  50、武漢華星(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中國 395

  推薦一個全球TMT行業最新資訊賬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