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一過,各地氣溫陸續回升,生活生產用電、用氣量增加,稍不留意就易引發火災。近期,記者通過梳理近幾年的火災數據發現,居民一些錯誤的“小習慣”成爲引發家庭火災的“大隱患”。

  邊充電邊玩手機引發火災

  2019年1月,江蘇淮安一居民樓發生火情,大量煙火從一棟居民樓的4層窗戶冒出。由於起火的臥室有大量牀上用品等可燃物品,小區物業人員用滅火器根本無法控制火情。

  消防員到場後迅速從外圍控制火勢向其他居民家中蔓延,同時進入起火居民房間進行滅火。爲防止發生意外,消防員還對樓內的居民進行及時疏散。

  據悉,起火原因是家中小孩邊充電邊玩手機,導致充電器着火。孩子手臂輕微燒傷,已送往醫院進行救治。

  手機長時間充電導致火災

  2018年11月,黑龍江佳木斯樺南縣一居民樓發生火災,消防人員趕到現場迅速將火情控制。經消防部門現場勘查初步認定,火災是由於居民手機長時間充電導致的。

  臥牀抽菸引燃棉絮致災

  除手機充電時的習慣性錯誤行爲外,臥牀吸菸更易引發火情。2018年全國共接報火災23.7萬起,其中因吸菸引發火災1.7萬起,佔總數的7.3%。

  2018年12月,安徽池州青陽縣一民房突發火情,火勢迅速向周邊蔓延,消防員接到報警後立即趕往現場處置。戶主劉先生表示,事發時他正在牀上躺着吸菸,菸頭掉到被子的棉絮上。自己發現起火後,立即跑出來,所幸並無大礙。

  新聞多看點

  NEWS MORE

  爲安全,這些“惹火習慣”要改正!

  一、用布簾遮擋電視、冰箱及其它家用電器的散熱孔,電氣線路長時間不檢查,家用電器超期服役,廚房抽油煙機和排煙管道長時間不清理,油鍋起火用清水去滅火。

  二、在家裏隨意私拉亂接電線,並用於連接多個大功率電器,電器線路總閥門未做安全保護。

  資料圖/視覺中國

  三、使用電取暖設備時,離沙發及其它易燃可燃物品太近,在電取暖設備上烘烤衣物或在周邊放置打火機、花露水、空氣清新劑等易燃易爆物品。

  四、電熱毯徹夜處於通電狀態和摺疊存放,經常臥牀吸菸,隨意亂扔菸頭,電熱水袋邊加熱邊使用。

  資料圖/視覺中國

  五、在冰箱冷凍室內存放大量碳酸類液體或啤酒等帶有氣體的物品,用塑料、金屬、封閉容器等放入微波爐加熱食物。

  六、將點燃的蚊香放置在報紙、木質桌面等可燃物上面,在有明火的地方塗抹花露水,發現燃氣泄漏時,隨意撥打電話或打開用電設備。

  資料圖/視覺中國

  七、電動自行車長時間在樓道充電,甚至將電動自行車停放在家裏,家中電器長時間不拔插頭,開啓的電吹風進出風口被毛巾等可燃物堵住;

  八、手機邊充電邊打電話,對小孩玩火不予制止,人爲將通往疏散樓梯間的常閉式防火門處於常開狀態。

  資料圖/視覺中國

  九、在居民房樓道和陽臺隨意堆放可燃雜物,安裝防盜窗時不設置預留逃生窗口。

  十、外出時從不關掉電閘和煤氣總閥門,平時也不會對電氣線路進行安全檢查,將打火機或花露水等易燃易爆物品隨意放置私家車擋風玻璃處。

  更多新聞

  監製/楊繼紅 主編/李浙 張天宇

  編輯/馬瑋璐

  央視新

  擴散周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