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降”字當頭的車市大環境中,有一款車型的銷量竟然節節攀升,逆勢上漲。

這款車,就是一直以來的冷門車型皮卡。

皮卡如今有多火爆?有一組數字可以說明。2018年,北京共售出11313輛皮卡車型,相比2017年同比增長203.3%。僅去年12月單月,北京售出4391輛皮卡,創歷史新高。

今年1-2月,北京共售出皮卡5087輛,居全國第二,僅次於對皮卡車有天然需求的多山地、高海拔的雲南。

根據中國皮卡網的監測數據,皮卡在北京市場的“走紅”是從去年6月開始,自那時起,北京的皮卡銷量快速增長。

有意思的是,在去年年初,北京皮卡還幾乎無人問津。2018年1月,皮卡在北京市場共售出313輛,居全國末位。

皮卡在北京怎麼就突然火了?

北京搖號“一簽難求”,這款車爲何卻突然躥紅?

國是直通車 侯雨彤 製圖

一簽難求的煩惱

在北京,關於汽車的潮起潮落,基本上都與“車牌”有關。

此次皮卡的走紅也並不例外。皮卡在北京熱銷的一大原因,就是目前皮卡車型不用搖號購買。

根據相關規定,皮卡按貨車管理,不受上牌限制,但行駛範圍被嚴格限制在五環以外。對於工作與生活都在五環之外的消費者來說,“禁入五環”的影響並不大,因此,“即刻上牌”的皮卡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與之相對應的,是日益走低的搖號中籤率。據北京交管部門統計,2019年第1期小客車指標申請人數超過313萬,中籤機率爲2367:1,中籤難度再創新高。而且,新能源指標申請人數也超過了44萬人,根據相關測算,新申請者或將等待8年之久。

正因爲“一簽難求”,不限購免搖號的皮卡成爲首都人民青睞的對象。儘管皮卡油耗高、年檢次數多,但依然難擋搶購熱潮。

可是,北京搖號難已是持續多年的問題,且皮卡即刻上牌的政策早就有了,但爲何皮卡之前一直遇冷,而在最近幾個月突然躥紅?

這與國家政策的一“緊”和一“鬆”有關。

一“緊”,即外地牌照的限行令。

去年6月,北京發佈史上最嚴格的外地牌照限行令。根據規定,自2019年11月1日起,每輛外埠車輛每年最多辦理進京通行證12次,每次有效期最長7天。也就是說,外地車輛一年裏最多隻能進京84天。

在一簽難求的大背景下,相比皮卡,外地牌照曾經是北京人民“更好的選擇”,因爲它可以在非高峯期進入五環,而皮卡則是徹底被擋在五環之外。而且,外地牌照能購買家用車,這也更貼合普通消費者的需求。這也是皮卡爲何此前無人問津的原因。

而這張限行令,幾乎堵死了外地牌照的路子,曾經的光環消失,這才導致了皮卡在北京突然吸引大量目光。

“北京的皮卡車市場正是從去年6月開始上揚的,這與外地牌照新政的發佈時間契合。”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祕書長崔東樹說。

除此之外,還有一“鬆”,即皮卡車的解禁。

今年年初,國家發改委等十部門聯合發佈《進一步優化供給推動消費平穩增長 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方案》。其中提到,在評估河北、遼寧、河南、雲南、湖北、新疆6省區放開皮卡車進城限制試點政策效果基礎上,穩妥有序擴大皮卡車進城限制範圍。

這項爲皮卡車解禁的政策,爲皮卡市場的火熱再添一把火。但火熱背後,也催生出新的擔憂。

佔號有風險


眼下,不少汽車經銷商以政策可能會變化爲噱頭,對皮卡展開大肆營銷。“皮卡肯定是要放開限行的,免搖號政策一定會取消,所以買車要儘早。”諸如此類的聲音,在當下北京皮卡市場十分流行。

出於對皮卡也即將搖號的擔憂,很多消費者抱着“佔號”的心態購買皮卡。不管是否用得上,先佔個京牌再說。

皮卡真的會加入搖號大軍嗎?崔東樹認爲,製造政策傳言也是經銷商造勢的慣用手段。目前看來,皮卡車不太可能會被納入乘用車範疇,更不會參與小客車搖號。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有形汽車市場商會常務副理事長蘇暉對此雖未給出明確答案,但他表示,皮卡在北京需不需要搖號的問題,在今年會有定論。

這股皮卡熱會持續多久?市場對此看法不一。在目前皮卡銷量不斷攀升的態勢下,很多皮卡車企對未來抱有信心,在今年都規劃了相應的新品上市。在他們看來,未來皮卡的持續火熱是必然趨勢。

崔東樹也指出,隨着今年11月外地牌照的大限臨近,皮卡市場未來可能會繼續升溫。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祕書長師建華對此持不同意見。他認爲,目前皮卡的熱銷更多是受政策影響,而非市場自發行爲。隨着市場保有量增加,未來必定會出現限制政策,因此皮卡的熱銷不會是長期現象。

目前,北京五環外一些地區已經對皮卡等貨車出臺了限制規定,比如大興。根據規定,自今年1月1日起,大興新城部分道路每日6時至23時,禁止載貨汽車、專項作業車通行。除北京外,鄭州、石家莊等一些城市對皮卡進城也進行了重新限制。

全國工商聯汽車經銷商商會專家顧問顏景輝提醒,隨着皮卡保有量增加,不排除限行政策再收緊的風險。處於觀望中的市民應從實際使用需求出發,理性選購皮卡車輛,不要因爲所謂的政策變動而盲從“佔號”。


來自:國是直通車

作者:馮玲玲

編輯:郭凌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