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哥

  獨立水瓶女

  變美乾貨總結癖

  玩轉廣式煲湯、智慧皮囊兩不誤

  週末看了個讓我淚流滿面的節目,講述馬航MH370失蹤五週年,家屬是怎麼走過來的。

  節目採訪了幾個家庭,其中兩個家庭都有一個兒子,很不幸地,他們的兒子都共同坐上了MH370客機,至今杳無音信。

  節目裏,有兩個場景讓我哭成狗。

  一位來自河北的老父親說,他一直堅信自己的兒子沒有死,每週堅持給兒子打電話,雖然兒子手機一直重複那個提示音:你所撥打的電話號碼已關機。

  但他依然每次都會給兒子留言說,記得保重好身體。

  事到如今,他的老伴依然控制不住情緒對着鏡頭大哭:因爲堅信兒子還活着,才能活到今天。

  另外一個場景,滿臉皺紋的父親說自從見不到兒子後,煙癮越來越大,肺病很嚴重了,可是沒辦法控制自己不抽菸。

  對他來說,也許心裏的痛比肉體的痛更折磨他。

  這位父親重複了幾次這樣的話,如果兒子這次能平安回來,決不讓他在外面打工了。

  他的太太一直哭一直哭,她的眼睛成了飽含淚水的膿包,在失聯的1825天裏,她是哭過來的。

  她說,一想到兒子可能在遠方吃不飽喝不暖,自己就很心痛,沒法好好過日子。

  中國式的父母就是,如果知道你過得不好,會覺得自己也不配過得好的人。

  失去了子女,他們會覺得自己都不配擁有快樂了。

  在《我家那閨女》裏,papi醬說,人生的排序應該是自己第一位,父母最後一位。

  但傅園慧的爸爸說,在父母心裏,子女是第一位的。

  是的,我們的父母大多數是傅園慧爸爸那樣的人,他們心頭肉的位置永遠不是自己,而是我們。

  在他們心裏,孩子就是自己和死神之間的一根線,線斷了,心就碎了。

  這就是,我們的父母。

  父母,是刻在我們潛意識裏的安全底色。

  有次聽李玫瑾教授的課,她說,無論我們的年紀有多大,只要還有母親在,你就還是個小孩。心煩意亂時,到母親家裏坐坐,全身每個細胞都會有放鬆感,那種安全感是刻在潛意識裏的。

  在《摘金奇緣》裏,女主被男主角的家人嫌棄,逼迫他們分手,女主意志消沉,茶飯不思。

  可是當她母親從美國趕到新加坡那一刻,她很快就擺脫了陰霾狀態。

  小時候,父母是我們跌倒時,站起來後最想擁抱的人。

  可不知何時開始,長大的我們,跟父母可以談的話越來越少。

  就像奧斯卡最佳短片裏的包寶寶,包媽媽小時候精心呵護着包寶寶,做好吃的給他吃,陪他玩,每天提心吊膽他會出意外。

  但隨着包寶寶長大,他們的隔閡越來越大,年夜飯也不回家吃,寧願和女朋友在一起也不願意回家。

  也許我們每個人都有包寶寶的投射,我們會把時間分配給很多人,唯獨忘了父母。

  世界上大概只有父母,愛你勝過愛自己。可是,作爲子女,我們的愛還要分配給很多人,自己、伴侶、孩子。

  這好像不太公平,但在父母心裏,對子女的愛,本來就不問值不值得,公不公平。

  我們長大了,可是父母可能已經跟不上我們的步伐了。

  在《奇葩說》裏,臧鴻飛說,父母那一代的人,是在夾縫中長大的人,從來沒有人在乎過他們的精神世界,年輕人的脆弱和敏感,他們理解不了。

  每次跟他們打電話,他們找不到跟我們溝通的話題,只能重複那句,要多穿衣服,吃好喝好,早點睡覺。

  好多人的朋友圈早就屏蔽了父母。

  他們瞭解不了我們真實內心世界,只能在我們的凡身肉體上高度關心,他們對我們的愛,只能濃縮在一簞食,一瓢飲裏。

  也許我們的父母真的落後了,很多新世界的東西,他們根本追不上。

  但我們對父母的這種落後,不應該以關閉朋友圈,只報喜不報憂來解決。

  而是要把他們從舊世界裏拯救出來,多參與我們的新世界,洗滌他們的舊靈魂,共同成長。

  大學畢業後的蔣方舟每天都穿着高跟鞋在外面跑活動,有次她打電話給母親尚愛蘭:“太累了,我昏倒了,早晨起來發現睡在地上。”

  尚愛蘭不忍心愛女太累,搬到了北京照顧她。有了母親的貼身呵護,蔣方舟的生活舒坦了許多。

  蔣方舟知道母親一直有顆敏感而不安分的靈魂,但一輩子禁錮在小城市小婦人的皮囊之下。

  她知道母親喜歡剪紙,就引導母親的興趣,往剪紙藝術家方向發展,就像母親小時候引導她往作家方向發展一樣。

  她還特意帶母親去見世面,比如去日本很偏遠的美術館,去看各種藝術展。

  我喜歡蔣方舟這種互相幫助的母女關係,一個人在外面打拼,累了,坦然告訴母親,尋求母親的幫助。

  同時,她也幫助母親成長,告訴媽媽一些趣聞,引導她做自己喜歡的事,帶她見世面。

  把父母也培養成有詩和遠方,是對他們的最好回報。

  之前看到個故事,有位父親,老眼昏花,耳朵又背,看見一隻鳥,問兒子這是什麼鳥。

  兒子回答了三次後,很不耐煩地大聲說:“這是隻烏鴉,爸爸,聽見了沒有。”

  老父親心有慼慼,回家給兒子看他從前的日記:

  “兒子反覆地問那隻鳥的名字,一共問了25次,每次我都耐心地重複一遍。很高興能有這樣的機會,我知道兒子很好奇,希望他能記住那隻鳥的名字……"

  但願我們和父母的關係,不要有成爲這樣的一天。

  作爲子女,耐心引導父母,讓他們與世界接軌,開眼界,見衆生,讓他們不困囿在一方小天地裏,找到晚年的快樂,是最大的孝順。

  這輩子,我們都要好好珍惜他們,因爲與他們相親相愛,有今生,沒來世。

  - END -

  慶哥好文

  慶哥微博:@獨一無二的慶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