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哥

  獨立水瓶女

  變美乾貨總結癖

  玩轉廣式煲湯、智慧皮囊兩不誤

  前段時間,張柏芝在微博曬出一段工作視頻。

  她身穿白色印花外套坐在化妝間,說自己剛剛生產完,正在減肥。

  還自爆減肥午餐只有一個雞蛋,如果真的很餓,那就喫幾片生洋蔥當零食。

  她前幾天上熱搜,看起來已經很瘦了

  張柏芝生完小孩不到2個月就大刀闊斧地減肉,喫得豬狗不如。

  身爲新手媽媽的我,比她胖那麼多,居然還敢比她喫得多,此刻慚愧得只想在她微博下實名哭泣。

  不過哭泣歸哭泣,但我不敢效仿張柏芝的減肥法。

  也許她是因爲工作通告的壓力,需要快速瘦身,作爲明星,她大概也會有專門的團隊爲她制定其他的營養補給方案。

  在我看來,對於普通的新手媽媽,最重要的不是快速瘦身,而是要好好享受爲人母的喜悅。

  慢慢調理好身體,快樂育兒,比什麼都重要。

  我之前看過一本書叫《我是個媽媽,我需要鉑金包》,裏面說到美國曼哈頓上東區的富太太們,生完孩子不到一個月就去健身,拼了老命也要快速恢復到生孩子前的身材。

  這樣的代價是,壓力爆燈,無時無刻都像作戰的士兵和上弦的箭,無法以鬆弛的心態享受初爲人母的喜樂。

  不過她們有專業的保姆圍着轉,只負責貌美如花地做辣媽就夠了。

  但我們大多數的新手媽媽的殘酷現狀是:

  經歷了十級陣痛,開奶疼到炸裂,三更半夜披頭散髮親自餵奶,因缺覺智力下降,明知會發胖但爲了人奶質量,大碗喝下油到發膩的催奶湯。

  我們允許自己發胖、變醜、孕傻,只是爲了打好媽媽這份工。

  難道我們不焦慮,不痛心嗎?

  我們最害怕,過年見到很久不見的朋友,見面第一句話不是“恭喜恭喜恭喜你”,而是“你真的胖了很多”!

  過年親戚朋友,不過問你身體好不好,而是說,你怎麼會胖那麼多。

  產後胖,在他們嘴裏好像罪大惡極似的,雖然自己心知肚明,但被別人說出來,還是隱隱作痛。

  胖,有段時間成了橫在我心裏過不去的疤。

  我們的焦慮,很多時候,來自於別人對你的審美。

  美容大王大S在書裏說,生第一胎時,在月子中心只待了15天,什麼都不敢多喫一口,一天只喫一頓,但體重依然沒什麼變化。

  她拼命做運動,瑜伽、跳舞、跑步,多管齊下。

  但體重數字居然紋絲不動,你說可不可怕,恐不恐怖?

  後來她的新陳代謝醫生告訴她,女人一旦生產過,身體就會把狀態調整成“媽媽模式”,處在準備受孕的狀態,保留一定的體脂肪,會不太容易瘦。

  產後肥胖,而且沒以前容易瘦,是生理原因決定的,我們真的不要太自責和有負罪感。

  相比於第一胎高度緊張的大S,我還是比較喜歡二胎後,心態平和的她。

  二胎後的她,沒有立馬減肥,被媒體惡毒地攻擊說,有媽媽味,看起來像懷孕了,她硬氣地回懟說,女明星有多餓沒人知道,女明星跟正常人一樣會老去,老孃要享受人生,女性們也別鑽牛角尖。

  想不到有瘦身狠角色之稱的大S也有今天,身爲高齡產婦,生二胎時子癇發作,生死一線。

  也許經歷過生產的生死邊緣,她生完二胎時,對於身材的管理,比之前放飛自我多了。

  女人生孩子,九死一生。

  允許自己產後有段時間發福,全心全意享受當母親的快樂,不被別人眼裏的審美觀綁架,快樂地放飛自我又有什麼錯。

  在《生門》裏,有一位差點兒在手術檯上丟掉生命的母親叫夏錦菊,心臟停過兩次,換血1萬3千多毫升,相當於全身換血四次,在大出血的危機關頭,切掉了子宮保命。

  產婦醫生朋友說,一個很健康的孕婦,在生產時,也很有可能遇到突發意外,比如大出血,很小概率的羊水栓塞。

  每一個嬰兒和母親都是生死之交。

  我懷孕前三個月,醫生判斷說我有流產先兆。

  好不容易戰戰兢兢熬到第五個月,大排畸時顯示寶寶的心臟有5毫米空隙,急忙做羊水穿刺產前診斷,好在有驚無險。

  當媽猶如唐僧取西經,要歷險九九八十一難。生完後,還要經歷各種育兒的煎熬,各種艱辛,有苦自知。

  我們產後胖點,又怎麼了?

  我們辛辛苦苦當了媽,最重要的是調節好心情,而不是整頓身材。

  前幾個月,兒子要喫夜奶,半夜三更喂完奶,路過臥室的梳妝檯,看見鏡子裏的自己都嚇一跳:這是人是鬼啊?

  我也想臉容清爽、衣冠整齊地度過每個晚上,可是有娃後,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

  面膜敷到一半,娃哭了,準備上橢圓儀,娃醒了,睡到正濃時,娃餓了。

  娃是每個媽媽的上帝,你一想做點自己的事,他就開始發力。

  你的世界要圍着他轉,至少在嬰兒期時,你要24小時候命。

  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裏,我會認命,在自我發展和當媽之間,我自身的需求暫時妥協。

  這本來就沒法做到完全的平衡,也許人生就是這樣,沒有平衡,只有選擇。

  有報告指,70%的媽媽會有產後抑鬱的傾向。

  之所以抑鬱,大概是因爲一種無力感吧,好像所有的事情都失去了控制,包括我們的身材和顏值。

  我們變胖、有妊娠紋、皮膚鬆弛、乳房下垂、髮際後移,這全部都是生產後要交的稅。

  我見過一些心急的媽媽,很想盡快恢復到原來的貌美如花,一出月子就拼了老命去運動、節食,盆骨沒有修復好,內分泌也失調了,心情越來越焦慮、越來越沮喪。

  婦產科醫生說,生孩子和產後的恢復應該是“九個月的上升和九個月的下降。”

  我們的身體會在產後的九個月慢慢復原,不能操之過急。

  大S現在不也瘦了很多,迴歸到原來的狀態嗎?有毅力的人終歸會漂亮回來的。

  自媒體人美亞曾在一篇文章裏說,生完小孩後,用了3個月的時間,減了40斤,因爲暴瘦太快,導致皮膚鬆弛、還有血糖和營養不良。

  她說,如果給她再來一次,不會那麼心急,太急功近利,只會打破你的新陳代謝和影響初爲人母的情緒。

  大s在《老孃駕到》一書的封面,廣告詞是這樣寫的:

  “爲了當媽,得先學會肥、宅、廢?

  想着女兒的笑容,我、拼、了!”

  二胎的大S在身材管理上,沒有以前那麼拼了,而是學會了享受當媽後特有的“肥、宅、廢。”

  我自己也初爲人母一段時間了,接納當下的自己有一段時間會“肥、宅、廢”,是放鬆心情、自我和解、消煩解憂的良方。

  有了小孩後,我們要妥協的已經太多:

  放棄了自己喜歡喫的,去喫自己不愛喫的;

  怕做新發型要上藥水對寶寶不好,頂着土到爆的頭髮過年;

  日夜帶娃,錯過了最新的電影、最愛的綜藝、最熱的電視劇......

  我們錯過了太多,需要享受的時刻。

  如果連初爲人母的喜悅,都還沒來得及放鬆體味,就開始殘酷地減肥,會不會太殘忍?

  你的心裏積怨的犧牲感,會不會蠶食你剛成爲母親的樂趣?

  在我看來,如果你是個愛自己、自律的人,遲早會瘦下來、延續以前的精緻漂亮,所以我們先彆着急,產後好好體驗爲人母的喜樂。

  喫好喝好,做個紅潤好氣色的快樂媽媽比瘦成柴的焦慮媽媽,好看多了。

  肥是要減的,運動是要做的,飯是要喫的,一切都慢慢來,莫急,我們都在當媽的路上一點點變好。

  - END -

  慶哥好文

  慶哥微博:@獨一無二的慶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