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倒想問你一個問題:你真的喜歡攝影嗎?如果喜歡就不難,不喜歡只是為了掙錢的話,那就有點難。如果非常喜歡攝影,就會更有耐心地去學習去摸索,能接受辛苦加班和低工資,能面對挫折不放棄,最終就能成為攝影師。


從0基礎什麼都不懂,到一名職業攝影師,必經以下幾個階段:


器材操作

開始肯定要有個相機,或智能接觸相機。通過看說明書和練習,瞭解器材的各個按鍵功能和調節技巧。重點是對焦、測光和曝光。熟練的使用器材,是攝影師的基礎。用不到一個月就能掌握。


攝影技巧

熟悉了相機,就要開始學習各種攝影技巧了。最重要的就是構圖、用光、色彩和機位角度了。這些與器材沒有直接關係,更多的是器材運用。這一塊至少要2~3個月才能入門,需要長期學習。


後期處理

也就是用PhotoShop調修照片,這是攝影師必備的技能。可以通過買書和在網路上搜索查看文章、視頻教程學習。學會基本的操作和處理至少要一個月,也是需要長期練習,因為後期無極限。


溝通經驗

開始練習時,可以找身邊的朋友拍攝。(為什麼不推薦學習風光紀實等攝影?因為那些相對人像攝影太困難了)當你具備了基本的拍攝技巧,就可以擴大範圍,拍一些陌生顧客了,可以找朋友幫忙介紹。拍陌生顧客的好處是鍛煉你的溝通能力,以及突發情況危機處理能力。這裡有個捷徑,就是去攝影店做攝影助理,學習速度會比較快,但是也特別辛苦,而且工資低。做半年助理後,基本就可以做攝影師了。


提高審美

很多人說,學會攝影不難,成為攝影師不難,難的是做優秀的攝影師。也就是入門容易做好難,區別就在於審美。審美是一個有點空的概念,不像操作相機比較直觀好理解。審美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慢慢積累領悟,可以通過學習繪畫、看電影、閱讀文學作品、學習設計等方式來鍛煉。只有當你的審美提高了以後,纔有可能拍出好照片,纔有可能行成自己獨特的思考和攝影風格。這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需要耐心。


最後建議

還是回到開頭那個問題,不要問難不難,而是要問自己喜不喜歡?因為做任何事情都不容易,如果你喜歡,就不會覺得困難,也會做的很快樂。


我是頭條號:攝影的祕密點擊我頭像關注學習更多

這個問題我覺得還是值得討論的。

就目前而言,所謂的攝影師的標準已經相比以往降低了非常多。只要你有錢買得起臺看上去比較專業的單反相機,人人都敢自稱為攝影師。

然而事實就真的是這樣嗎?我個人覺得並不是這樣的。

首先作為一個合格的攝影師。你需要掌握的並不單單是簡單的相機參數調整而是具備大眾所能夠欣賞和接受的審美。這一點,我覺得是一個衡量考覈攝影師合不合格的標準。

這次作為一個攝影師應該要敬業。這一點並不單單只是在攝影師身上要有所體現,我個人覺得每行每業都應當敬業。碎屍並不是人們想像當中那麼表面的風光。背後其實是一個巨大的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的結合。因此,一個敬業的攝影師是值得尊敬的,不是每一個所要想要從事攝影行業的人必須要去追求的。成功的做法是兩點之後。你更加需要獨當一面自己的創意來把你所見到的東西展現給人了。無論是美醜還是善惡都應當客觀真實的呈現。


無論什麼工作,成功都難!


成為攝影師不難,難的是成為一個真正的優秀的攝影師。我玩攝影五年,拍攝水平一般,僅此而已。(圖片是旅行者拍攝)


成為攝影師不難!直到成為攝影家都不難!有器材穿馬甲混個什麼協會證書!這些都不難!難的是拍出好作品!據傳最近壩上草原有人組織拍馬萬馬奔騰的場面!裝備精良各種長槍短的都有!每年如此……最少十幾萬人在壩上拍過馬!試問你們大家在網上又看過多少?成為攝影師不難!難的是拍出好照片拍出好作品!


如果真的喜歡攝影,那麼用相機把自己喜歡畫面的定格在瞬間~無需去追求什麼(攝影師)的冠名。


成為攝影師很難,現在絕大部分所謂的攝影師只能說是照相的,別看著拿著高大上的機器就是攝影師了,關鍵是如何提高審美,拓寬眼界,技術重要,但是獨到的眼光更重要,所以說成為攝影師很難,成為熟練的照相人很容易,技術可以學,獨到的攝影靠基本素質分全面提高還得有悟性。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