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金屬:銅、鋁、鋅、鉛、黃金、鎳、錫。

新興產業鏈金屬:鈷、鋰。

傳統工業金屬代表的是以基礎建設和傳統製造業為代表的行業發展,而新能源汽車為代表的行業則是新興產業的代表,二者背後的行業增長邏輯截然不同,在未來的分化會越發明顯。

具體來看:

鈷:稀缺小金屬資源

鈷是一種銀灰色有光澤的金屬,在硬度、抗拉強度、機械加工性能、熱力學性質、電化學行為方面與鐵和鎳相類似。鈷在地球上分佈廣泛但含量低,是一種非常稀缺 的小金屬資源,素有「工業味精」和「工業牙齒」之稱,是重要的戰略資源 之一。鈷的物理、化學性質決定了它是生產電池材料、高溫合 金、硬質合金、磁性材料和色釉料等材料的重要原料。鈷不但是重要的民用 物資,也是重要的戰略物資,是國防工業和航空航天工業發展中必不可少的 金屬。

我國是鋰資源較為豐富的國家,約佔全球鋰資源的 22%,僅此於阿根廷。從形態看,我國鹽湖鋰鹽佔總儲量的 80%以上。但我國鹽湖鋰鹽除了西藏扎布耶鹽湖外,一直以來開採難度大。

鹽湖股份間接控股的青海鹽湖佛照藍科鋰業擁有 1 萬噸碳酸鋰裝置,採用吸附法,目前已經生產出工業級碳酸鋰,公司積極優化工藝,目標生產電池級碳酸鋰。2017 年 12 月藏格控股公告,試驗生產公斤級電池級碳酸鋰成功。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產鋁國。2017年去產能成為行業主導因素。資源型的鋅和能源型的電解鋁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電解鋁主要成本是能源,鋁土礦的稀缺程度較低,因此產能擴張更多體現在能源優勢上,全球主要增長產能來自於中國,因此中國的供給側改革將決定性地影響全球的供需平衡。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