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egocetus pacificus在陸地和水中活動的復原圖。圖片來源:A. Gennari

  一個國際研究團隊在祕魯海灘上發現了新的四足鯨類化石,爲理解鯨的演化和遷徙提供了重要信息。

  撰文 | 沛米 戚譯引

  來源 | 科研圈(ID:keyanquan)

  現代的鯨是地球上最大的哺乳動物,是當之無愧的海中霸主。然而在 5000 多萬年前,鯨的祖先不過只有狼那麼大,能夠在陸地上四足奔跑。最近,一支國際合作研究團隊在祕魯海岸發現了一種新的四足鯨類化石,將其命名爲Peregocetus pacificus,意爲“抵達太平洋的旅行鯨”。

  這一發現填補了鯨類演化史中重要的一環,有助於揭示它們如何從陸地迴歸海洋,又如何一路遷徙直至遍佈世界各地。相關論文發表在 4 月 4 日的《當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期刊上。

  四條腿的鯨什麼樣

  鯨目(Cetacea)包含我們所說的鯨和海豚,起源於 5000 多萬年前的南亞。遠古的鯨體型比現代的鯨要小得多,是水陸兩棲的四足偶蹄類哺乳動物。在過去幾十年中,科學家已經發現了幾種早期四足鯨類的化石。

  鯨的大家族中最古老的成員是巴基鯨(Pakicetidae),它的三個屬都被發現於巴基斯坦的卡拉奇塔山脈(KalaChitta Range)。巴基鯨的大小和狼差不多,有着長尾巴和瘦長的四肢,生活在接近淡水的環境中,代表了陸生偶蹄類向水生鯨類演化的第一步。或許是因爲它們和現代的鯨差異實在太大,最初的命名者們將其歸類爲中爪獸目(Mesonychid),一類和狼相似的遠古食肉動物,這一分類過了近半個世紀纔得到修正。

  巴基鯨游泳復原圖

  比巴基鯨略晚的遊走鯨(Ambulocetidae)更加適應水中的生活,化石證據顯示它們尾部可能有着強壯的肌肉,和今天的水獺相似。並且,相比淡水環境,遊走鯨很可能更適應海水環境;而更晚一些的雷明頓鯨(Remingtonocetidae)可能已經完全適應了海水。

  遊走鯨游泳復原圖

  重新學習游泳

  早期鯨類很可能在水中覓食,在岸上休息。有科學家認爲,從雷明頓鯨的時期開始,鯨的骨盆帶(pelvic girdle)變得更加靈活,能夠做出更大幅度的彎曲和伸展動作;與此同時,它們的尾巴變得更強壯、扁平,接近今天水獺尾巴的形狀。這些形態的改變都體現出對水中生活的適應。

  接下來,鯨的家族迎來了一大批新成員——原鯨(Protocetidae),包含約 20 個屬。和祖先們相比,原鯨的眼眶更大,兩眼之間距離更寬,不同的屬頭骨形狀差異較大。它們還保留有發育良好的後肢。

  本次發現的化石就屬於原鯨的一種。2011年,一個由來自祕魯、法國、意大利、荷蘭和比利時的科研人員組成的團隊發現了它,被保存在距今 4000 多萬年(始新世中期)的海洋沉積物中。化石研究顯示,這頭鯨保留了在陸地上活動的能力,同時也是一個游泳好手。它體長 4 米(包含尾部),臀部和四肢形態表明它可以在陸地上行走;而尾巴和足的解剖特徵,包括長而有蹼的附肢,都和現生的水獺、海獺相似。

  現代的海獺有着寬而扁平的尾巴。圖片來源:Pixabay

  原鯨生活在始新世中期。到始新世中期和晚期,龍王鯨(Basilosauridae)將成爲第一種完全水生的鯨。化石分析表明它們很可能已經演化出了定向的聽覺,只是沒有今天的鯨那麼發達。

  自此,鯨永遠定居海洋。

  海中旅行者

  原鯨是鯨類中最先實現全球分佈的類羣,它們的足跡遍佈亞洲、非洲、歐洲、北美洲和南美洲。早先的化石證據顯示,鯨目起源於南亞,隨後往北非方向遷徙。

  這次發現的化石披露了它們的下一步行動:在不到 1000 萬年的時間裏,原鯨跨越大西洋,來到南美洲,幾乎繞赤道轉了一圈。在始新世時期,非洲和南美洲之間的距離大約只有今天的一半,這裏的洋流方向也有利於它們的遷徙。

  論文的第一作者、比利時皇家自然科學研究所(Royal BelgianInstitute of Natural Sciences)的 Olivier Lamber 說:“這是整個太平洋地區第一個無可爭議的四足鯨化石記錄,可能是美洲最古老的,也是除印度和巴基斯坦外最完整的。”

  論文作者推測,只有在抵達南美洲之後,它們纔開始向北遷徙,最終到達北美洲。

  鯨的旅途還沒有結束,它們的故事還在等待更多的化石來填補。許多科學家認爲今天的河馬是鯨在陸地上的遠親,但這一觀點目前還有爭議。至於這個研究小組,他們計劃在這個地區繼續向更古老的地層挖掘,希望能找到更古老的兩棲鯨類化石。

  參考資料

  1. Lambertet al., An Amphibious Whale from the Middle Eocene of Peru Reveals Early SouthPacific Dispersal of Quadrupedal Cetaceans, Current Biology (2019),https://doi.org/10.1016/j.cub.2019.02.050

  2. Gingerich, Philip D., et al. "Newprotocetid whale from the middle Eocene of Pakistan: birth on land, precocialdevelopment, and sexual dimorphism." PLoS one 4.2 (2009):e4366.

  3. 高紅豔, and 倪喜軍. "基幹鯨類的多樣性及其與中獸和偶蹄類的系統關係 (英文)." 古脊椎動物學報 2 (2015): 5.

  《環球科學》2019年4月刊現已上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