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存在的女兒 3

 

The Memory Keeper’s Daughter

不存在的女兒

 

作者:Kim Edwards 金.愛德華茲 

譯者:施清真 

出版社:木馬文化 

出版日期:2007年04月05日

 

. . .

 

高中的時候寫了這本的書評

整理了一下放上來

. . .

 

 

 

Book Outline

 

 

一個大風雪的夜晚,醫生大衛親自為妻子諾拉接生,卻發現雙胞胎之一的女嬰患有唐氏症。為了不讓妻子面對女兒為身心障礙者的悲劇,大衛以善意的謊言矇騙女兒已夭折,誰知諾拉走不出陰影,開始酗酒、外遇,只為了麻木自己都說不清的失落。大衛滿心愧疚不能言說,於是一頭栽進攝影,到處拍攝女嬰、女孩、少女,彷彿要為遠方的女兒留下成長紀錄。獨子保羅則是不斷和雙胞胎妹妹的靈魂糾纏、換取父母的一點注意。

 

而當年在場的護士卡洛琳並沒有按大衛要求將小女嬰送走。在開車離去的途中,這位暗戀大衛的護士決定獨自把女孩養大。她靠兼差賺取生活費,用一己之力對抗不合理的教育體制,為女兒打造出一個溫暖有愛的家。這兩個家庭形成了明暗的強烈對比,活著的保羅和「死去」的菲比;物質生活無虞唯獨不能坦率以對的醫師,困苦艱辛但每分每秒都真誠勇敢的單親媽媽。

 

 

Excerpt

 

時間慢了下來,整個世界停滯在這一刻。保羅站著不動,等著看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

等了幾秒鐘,什麼也沒發生。

然後菲比慢慢轉身,撫平她起皺的裙子。

只是個簡單的舉動,卻讓世界重新運轉。

保羅注意到她的手指甲剪得好短,她扶在大理石墓碑上的手腕好秀氣。他妹妹的雙手小小的,就跟他們媽媽的手一樣。他走過去,拍拍她的肩膀,帶她回家。(p.415)

 

 

Book Review

 

一個人在生命中往往需要做出許多抉擇,有時候,我們可能在不經意間做出錯誤的判斷,而讓未來可能發生的許多美好悄悄從指縫間溜走,可悲的是,我們永遠不會知道自己究竟錯過了什麼、失去了什麼、改變了什麼。

 

在這本書裡,我看見一個謊言是如何翻轉了一個人的命運,他──大衛的生活從此不同,一切本來都是如此和諧,他親手毀了一個家庭卻不自知,他試著拼湊生命本來的面貌,希望得到上帝的寬恕,然而這一切都是無法挽回的,終其一生他都活在自己一手造成的陰影之中,他的世界就此黯淡了下來,同時也對周遭的人產生無可彌補的傷害。有時我會想,為什麼?為什麼他不坦白一點,為什麼他不鼓起勇氣告訴他的家人,攤開事情的真相,而使自己一生受盡痛苦與折磨,也許傷口已經太深,我永遠都會記得,每當大衛呼吸一口氣、閉一次眼,都會想到自己當年所做的,隨著時間的不斷增長,謊言朝四面八方無盡擴散,這是個令人心痛的故事,我們都為他所做的而無限感慨,有時夜深人靜時,字字句句悄悄浮現腦海,我想起大衛臨死的那一刻,他是否曾經後悔莫及而決定吐露心事?若當時他的家人在身旁,他最想說的,也許只是一句虛弱的「我真的很對不起。」,一句簡單的話語,卻道盡一個人累積一生的悲慟。

 

事情經過了許多年,卡洛琳曾告訴大衛:「你逃過了很多心痛,但你也錯過了無數的喜樂。」這是一句刻骨銘心的話。我們總是逃避我們所害怕的,就像我曾在那部電影《Click》裡看過的,一個人將他的生活快轉,跳過最艱辛的那一部分,直接到他升遷的那一天,最後他卻發現自己錯過了最重要的過程,錯過了與家人相處的溫馨時光,錯過了最美好也最具有意義的那部份。我想大衛恐懼的正是這樣的過程,他無法預知自己若留下一位患有唐氏症的女兒會導致什麼結果,但他不知道的是,未來有太多太多的未知,在那過程中,他可能經歷的、可能學習的都將使他的生命更加光華盈滿,然而他選擇了另一條路,一條他以為平坦卻顛簸無比的道路,他欺騙了自己,從此他便活在謊言的烏雲底下。每一次、每一回,當我想起大衛的故事,我都告訴自己,我不可能在失敗的當下,用手矇住眼睛,假裝什麼都沒發生,並祈禱等我張開眼睛,一切挫折與阻礙都會煙消雲散,我不可能這麼做,於是我台起頭,拍去身上的灰塵,邁開步伐,繼續向前走。

 

而故事的結尾,沒錯,大衛走了,這對他來說也許是種解脫,那段日子過去了,結束了,如今真相已為人所知,諾拉有了新的開始,她已試著拋開過去、拋開所有悲傷,終於能擁有無所謊言和隱瞞的生活。故事的最後一個畫面,那令人印象深刻的景象,菲比扶著大衛的墓碑,輕輕地,她純淨甜美的歌聲瀰漫在一片祥和之中,或許也撫平了大衛終其一生受盡折磨的心靈,他終於能安息,因為曾經波濤洶湧的這一切,一切都將風平浪靜。

 


. .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