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界內以“黃山歸來不看嶽”的名山黃山命名的黃山市,古稱新安、歙州、徽州,地處皖浙贛三省交界處,被稱爲“三省通衢”。

說起黃山市,大家也許想起的都是那以奇峯、怪石、雲海而聞名的黃山,但實際上,現在的黃山市包含了古徽州一大部分地域,是去感受徽州文化的絕佳之地

黃山市既有秀麗的自然風光,又有濃厚的人文底蘊。來到黃山市一趟,自然要去登臨羣峯聳翠的黃山。

詩仙李白就曾留下吟詠黃山的詩句:“黃山四千仞,三十二蓮峯。丹崖夾石柱,菡萏金芙蓉。伊昔升絕頂,下窺天目鬆。仙人煉玉處,羽化留餘蹤……”(《送溫處士歸黃山白鵝峯舊居》)數千仞之高絕,三十二峯之峭拔,還有奇峯雲海之密佈,恍然間似入了仙境一般。

然而爬山也是極考驗腳力的,我們普通遊人雖然難以似詩中的仙人一般羽化飛山,但只要一步一個腳印向上爬,終會有“下窺天目鬆”的超凡體驗

下了黃山,走累了,正好可以去山下不遠的皖南水鄉古村落中小憩。離黃山幾十分鐘的車程,就可以到達黟縣的宏村、西遞。

粼粼的南湖波光之下,宏村中由清代保留下來的徽派建築羣在清晰地呈現在水岸與水中。藍天白雲映襯着青瓦白牆,踏入宅子門中隨處可見工藝精湛的石雕與磚雕,蘊藏着極其豐富的文化內涵。西遞則以其中的青石街巷、祠堂與牌坊聞名,靜默地目睹着百年的變遷。

如今正是油菜花盛開的季節,村落周圍的油菜花田與黑白輝映的馬頭牆遙相掩映,每一眼框下的都是一張動人的當代水墨畫。

如果你覺得黃山與宏村的名兒太盛,想去安靜的地方走一走,那麼可以去徽州區西部的西溪南古村落。這裏曾是明清時期吳姓大戶聚居的地方,環境幽雅,還未曾經過現代旅遊的開發,在一大片楓楊林之外,也保留着許多徽派民居。

董其昌還曾給其中的大戶吳天行住屋題名“十二樓”,取唐人詩中“雁聲遠過瀟湘去,十二樓中月自明”之意,還曾在十二樓的牆壁上作畫。可惜年代久遠,又曾遭天災人禍,這份痕跡已經無處找尋了。不過西溪南村落中依舊零星保有着着明代始建的老屋閣,可令我們在其中遙想那份古意

古村落之外,黃山屯溪區還有可供人們休閒飲食購物的屯溪老街,那裏商鋪林立,可以買到不少徽州特色美食。毛豆腐味道獨特,黃山酥餅鬆脆可口……而每一家商鋪的所在,實際上都是業已百年的徽派民居。

在屯溪老街不遠處則是屯溪區不久前開發的黎陽老街,規劃佈局更加現代化,但也是在黎陽鎮的老建築基礎上改造的。

如果稍加註意,就能夠發現當地的舊宅院都經過了修繕,發揮着各自不同的作用。比如賈家大院便成了徽州鄉賢館,進入這個實際上並不算很大的廳宅,你卻會發現,其中竟盛不下徽州名人熠熠的光彩——南宋理學家朱熹,清代學者戴震,徽商胡雪巖,近代中國教育家陶行知……

讀到此處,何不趁着春光,去黃山市開始一段踏青拾遺之旅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