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96年,就有心理學家對6000多人進行了一項研究,研究表明,一個人的性格預測了它們最有可能選擇和喜歡的狗的品種。這項研究也激發了更多心理學家的思考,一些人決定專門研究那些養猛犬的狗主人的個性特徵。

  01 在美國烈性犬也是重點關注對象

  這些品種的狗狗經常被貼上“惡犬”的標籤,不同地區對“烈性犬”的定義各不相同。在美國,如果狗在沒有被挑釁的情況下咬了人或殺死或殘害了家畜,或者被認爲是很有可能發生這種行爲的犬類品種,就會被大多數動物控制條例定義爲“烈性犬”。

  此外,一些品種,例如比特犬,可能僅僅因爲名聲而被定性爲“烈性犬”,而不是因爲某隻狗有過確切的傷害行爲。

  有些狗確實會咬人,在美國被狗咬造成的傷害每年會導致價值近10億美元的保險索賠。出於這個原因,保險公司利用美國國家衛生統計中心收集的統計數據和其它研究來源來確定最容易發生攻擊的犬種。基於這些數據,許多保險公司拒絕向被認爲是“烈性犬”或高傷害風險的特定品種狗的主人發放房主保險。在美國,最常被確定爲攻擊性高風險的狗包括秋田犬、杜賓犬、比特犬(通常包括斯塔福德郡鬥牛犬、美國比特犬和美國斯塔福德郡鬥牛犬)、羅威納犬。

  02 養烈性犬的人犯罪率高10倍

  2006年,傑克林·巴恩斯帶領辛辛那提的一個研究小組研究了具有攻擊性犬種高風險的主人的行爲。具體來說,它們從俄亥俄州漢密爾頓縣法院書記官處收集數據,尋找這些高風險主人的刑事定罪證據。共有166名高風險犬主與189名低危犬主進行了比較。高風險養狗者的刑事定罪比其它養狗者多近10倍。

  將數據按犯罪行爲分類,他們發現,與低風險養狗者相比,高風險養狗者被判犯有侵犯性罪行的可能性是前者的6.8倍,犯有涉及兒童的罪行的可能性是後者的2.8倍,犯有家庭暴力的可能性是後者的2.4倍,犯有酒精相關罪行的可能性是後者的5.4倍。

  03 養烈性犬的人更易虐待動物

  由於犯罪行爲通常與特定的人格模式相關聯,因此一些研究人員進一步進行研究,以確定被認爲具有高攻擊風險的狗品種的主人嫩是否有着特定的人格特徵。

  心理學家勞裏·拉加茨領導了一個西弗吉尼亞大學的研究小組,它們最近在《法醫學雜誌》上發表了它們的研究。在西弗吉尼亞,研究數據是從869名完成匿名在線問卷的大學生中收集的。它詢問他們所擁有的狗的類型,他們犯罪行爲的歷史和對待虐待動物的態度。此外,它還對他們的個性進行了一些測試,包括通常與精神變態傾向相關的測試。這只是一項相關性的研究,但結果卻令人深思。

  首先要注意的是,最近的這項研究似乎證實了辛辛那提團隊先前的研究。基於狗的主人類型,發現了犯罪行爲的顯著差異。與大型狗主人、小型狗主人和沒有養狗的人相比,烈性犬的主人更有可能承認暴力犯罪行爲。

  烈性犬主人的樣本還報告說,與所有其它犯罪行爲參與者羣體(即暴力、財產、毒品和身份)相比,他們參與了更多類型的犯罪行爲。

  這項研究給我們的知識增加了有趣的內容,這與烈性犬主人的個性特徵有關。一般來說,烈性犬的主人更有可能從事尋求刺激和冒險的行爲。作爲一個羣體,他們也更粗心、自私,並且有更強的控制慾。最後一個發現表明,烈性犬主人似乎不如其他狗主人羣體那樣與他們的狗狗關係親密,因爲在調研問卷當中,他們的態度是更容易接受虐待或凌辱動物。

  04 數據傾向並不代表絕對關係

  當然了,這只是一項相關性的研究,所以我們並不能因此得出結論,認爲所有攻擊性高風險的烈性犬,其主人都會表現出這些消極的個性特徵。雖然有着這些“惡人”特徵的人,確實更大比例會被這些烈性犬所吸引。但我們並不能因此就反過來給所有飼養“烈性犬”、“猛犬”的人定義爲惡人。再延伸開去,我們並不能因爲一隻狗出生是什麼品種,就認定它一定是一隻“惡犬”,是一隻會傷人的狗狗。事實上,非常多的大型犬、巨型犬都是非常溫馴的寵物。

  提到這個話題,讓我想起了一部拍了3集的動作大片《疾速特攻》系列,第三集即將在5月上映。主角基努·裏維斯飾演的John Wick是殺手界一度引退的最強殺手,爲了替已逝愛妻的狗兒報仇重出江湖,人稱地表最強愛狗人士。劇中配得上這一“惡人”的,當然必須是猛犬。在第三集的預告中他就被問到“做這些是爲啥呢?就爲了一隻小狗,值得嗎?”霸氣的John Wick回答說“它不只是一隻小狗。”

  那麼,你對看上去威風凜凜殺氣騰騰的烈性犬有特別的好感嗎?還是會喜歡什麼特質的狗狗呢,你自己又是什麼特質的主人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