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水平的提高帶來了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隨之而來的就是各種疾病的發生。其中糖尿病就是我們生活中的一類常見疾病。

  昨日剛剛入院一位心功能不全的患者,該患者因爲頻繁的出現心慌、氣短的表現而入院,患者既往體健,入院常規檢查空腹血糖,患者空腹血糖爲7.3mmol/l,基於此又予患者進行葡萄糖耐量的測定,該檢測值均高於正常但又不是很高,患者平素喜食甜食,好喫油膩食物且平素不愛好運動,便囑患者先予飲食控制並且加強運動。

  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加強對他們的健康教育是重要的基礎管理措施,對於糖尿病一級、二級、以及三級預防均有顯著的效果;對於有糖耐量受損的患者而言,可降低50%患糖尿病的風險。

  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應該教育其定期監測血糖,教會其如何正確的測定血糖,目的在於可以可以知道患者的用藥,最重要的是可以有效的預防低血糖的發生,因爲低血糖會導致嚴重的後果。

  生活方式的調節與控制是最基本的管理措施,其目的是爲了糾正患者的代謝紊亂提供最佳營養,改善患者的健康狀況。在飲食方面而言,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是,糖尿病患者每天要攝入的碳水化合物量不應當低於130g,因爲對於大腦而言葡萄糖是其唯一的能量來源。

  二是,建議脂肪的供能比不宜超過30%,應當增加植物脂肪的比例,並且限制膽固醇的攝入量。

  三是,對於腎功能正常的糖尿病患者,其蛋白質的適宜攝入量應在總能量的15%-20%。

  四是,糖尿病患者聯合補充鈣以及維生素D可以有效的改善糖代謝,補充鋅可以降低空腹的血糖水平。

  五是,糖尿病患者飲食中全穀物、雜豆類可以佔到1/3的比例;在喫主食前可以多喫點兒蔬菜以及水果,種類可以多樣,而且強調患者必須食入主食;患者可以常喫魚禽,蛋類食物,對於加工的肉類要限制攝入;每天都要食用奶類和豆類食物,每日可少量食入堅果。

  糖尿病患者要進行運動療法,該治療方法對於肥胖型的糖尿病患者而言尤爲重要,患者要制定安全、科學、有效以及個體化的治療原則,在運動中要以中等強度以及有氧訓練爲主,運動強度要因人而異,要循序漸進的進行。

  當這些基礎治療仍不能有效控制血糖時就應讓醫生爲你制定適合你的降糖方案,積極治療,防止併發症的發生。

  (文中圖片源自網絡,僅供參考)

  (作者:王倩倩,醫學碩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