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週,我們為大家介紹了胎兒和新生兒聽覺通路的發育過程。這一週,我們繼續為大家介紹與聽覺有關的腦科學研究。

我們聽到的聲音會經由耳蝸腦幹丘腦傳遞到初級聽覺皮層(primary auditory cortex, A1),那麼,聲音是如何在A1中編碼的呢

實驗發現,在聲音刺激開始後的10毫秒至幾百毫秒的時間內(初始期),A1中會有大量神經元放電,表現為密集編碼;然後,隨著聲音刺激的持續(持續期),A1中的放電神經元數量減少,表現為稀疏編碼

傳統的觀點對此現象的解釋是,在密集編碼階段,我們的大腦只是知道「有聲音來了」,這時神經元的選擇性是比較低的;而在稀疏編碼階段,我們的大腦會對聽到的聲音進行識別,這時神經元的選擇性是比較高的。

然而,近期來自美國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的研究者對傳統觀點提出了質疑,他們發現,密集編碼階段的神經元並非簡單的「傳話筒」,而是已經可以通過集羣編碼的形式對聽到的聲音進行識別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看看,他們是如何設計實驗、分析數據來得出這樣的結論的。

研究者記錄了在6段不同頻率的純音刺激時(每段刺激時長為500ms)狨猴A1中171個神經元的電活動,與前人的實驗結果一致,他們發現在初始期,這些神經元的平均放電率很高,然後迅速降低。而且,在刺激初始階段,神經元的選擇性也比較低

通過分析不同時間神經元的編碼信息量,研究者發現,初始期神經元的編碼信息量較高,且利用單神經元的電活動對聽到聲音的解碼準確率也高於持續期

大腦中的神經元經常採用羣體編碼(population coding)的方式,僅靠單個神經元的活動是很難解碼出正確的信息的。因此,研究者又利用羣體神經元的放電信息對聽到的聲音進行解碼,他們利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將羣體神經元活動分成3個成分,並發現不同頻率的聲音刺激在刺激開始後的30ms就可以被區分開來。接下來,研究者又利用三種常用的解碼方法(linear discriminant, LDA; template matching based on an angulardistance metric, TMPCOS;template matching based ona Euclidean distance metric, TMPEUC)對聽到的聲音進行解碼,他們發現,初始期50ms的羣體神經元活動就可以達到近100%的解碼率,甚至有高於持續期解碼率的趨勢

那麼,到底多長時間的羣體神經元活動就可以解碼聲音信息了呢?

為瞭解答這個問題,研究者們計算了初始期(聲音刺激開始後20ms)和持續期(聲音刺激開始後200ms)不同時長的羣體神經元活動的解碼能力,他們發現,為了達到相同的解碼正確率,初始期需要的神經元活動時間更短(下圖中紅色曲線)。

綜上,該研究發現了A1中神經元全新的編碼方式,即用放電率而非選擇性進行編碼,這對理解大腦聽覺系統的信息加工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然而,該研究採用的聲音刺激僅僅是單一頻率且單一強度的聲波,而語音和音樂是由多個強度和多個頻率的聲波組合而成的,因此,A1在這些複雜的聲音中是否也遵循類似的編碼模式?我們期待神經科學家的進一步探索。

參考文獻:

Sun W, Barbour DL(2017) Rate, not selectivity, determines neuronal population coding accuracy inauditory cortex. PLoS Biol 15(11): e2002459

本文為原創編譯,轉載須獲取授權,謝謝!

微信公眾號:腦與智能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