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本信息

一般信息:女,36歲。

主訴:牙齒鬆動3年余。

既往史:既往體健,無吸煙史,牙科治療史(2+年前、1+年前於外院「洗牙」並因鬆動拔除右下後牙)每天刷牙2次,每次2-3分鐘,橫豎混刷,不使用牙線或牙縫刷。

家族史:無特殊。

2.口腔檢查

口腔檢查:

圖為患者20歲照片

初診口內照

初診牙周檢查記錄表,紅色:BOP(+)、藍色: 菌斑(+)

全口根尖片

根分叉病變(Glickman分類)

口腔衛生欠佳,牙石、菌斑堆積,牙齦邊緣顏色暗紅、明顯水腫,46、47缺失,前牙深覆(牙合)、深覆蓋並存在扇形移位。26顆牙的156個位點中,BOP(+):82%,菌斑(+):83%,溢膿: 2 個位點,PD≥4 mm : 62%,PD≥5 mm:37%,PD≥6 mm:19%,平均PD:4.1 mm,平均CAL:5.8 mm。

44、45鬆動Ⅲ度,14、15、17、24、37、41鬆動Ⅱ度,余牙鬆動Ⅰ度。X線片示前牙區牙槽骨水平吸收,超過根長1/2;17、44、45牙槽骨吸收至根尖1/3;16、26根分叉處牙槽骨透射影像;36近中牙槽骨角形吸收,37根分叉處牙槽骨密度減低。

3.診斷

重度慢性牙周炎(1999年分類);

牙周炎,第Ⅲ期,C級(2018年新分類);第Ⅲ期——重度牙周炎,C級——進展迅速。

4.風險評估

整體臨床因素

年齡:37;

疾病嚴重程度:重度;

菌斑控制:不佳;

患者依從性:好。

解剖因素

根分叉病變;

牙齒鬆動度;

根分叉開口處的寬度和角度。

局部因素

牙石和菌斑。

系統和環境因素

宿主易感性。

根據風險評估,對患牙預後判斷如下:44、45預後極差,建議拔除;17預後較差,估計很難通過治療得到長期保留。

預後分析

5.治療計劃

1.牙周基礎治療:OHI、潔治及SRP、拔牙;

2.牙周手術治療:以清創及增量牙周組織為目的;

3.修復治療(患者無正畸意願);

4.牙周支持治療:貫穿始終,定期維護。

6.治療過程

牙周基礎治療

2016/11/14~ 12/12,每周複診一次,囑患者攜帶牙刷及牙縫刷進行口腔衛生宣教,完成齦上潔治+SRP+拋光,拔除44、45。

再評價

24顆牙的144個位點中,BOP(+):25%, 菌斑(+):28%, 溢膿:0個位點,PD≥4 mm:19%, PD≥5 mm:6% ,PD≥6mm:1% ,平均PD : 2.6 mm,平均CAL: 4.8 mm;17 III度根分叉病變,鬆動Ⅱ度,根分叉開口處的寬度和角度較小,無對頜牙,考慮拔除;36、37PD=6~8 mm,BOP(+),37Ⅱ度根分叉病變且鬆動I度,36無明顯鬆動且近中存在角形吸收,考慮牙周手術進行清創並引導組織再生;16、26 III度根分叉病變,鬆動I度,考慮手術進行清創、暴露根分叉以利於患者清潔。

基礎治療3個月後再評價

基礎治療後3個月牙周檢查記錄表,紅色:BOP(+)、藍色: 菌斑(+)

牙周手術治療

17、16、26、36、37根尖片

36、37植骨術+GTR+松牙固定術

術後2周拆線並行影像學檢查

26翻瓣術+隧道成形術

26拆線,指導患者在根分叉處使用牙縫刷

16翻瓣術+隧道成形術

16拆線,指導患者在根分叉處使用牙縫刷

1年後

23顆牙的138個位點中,BOP(+): 24%, 菌斑(+): 36%,PD≥4 mm : 14%,PD≥5 mm : 7%, PD≥6 mm : 2%,平均PD : 2.6 mm,平均CAL: 5.3 mm;右下後牙區植入種植體(ITI:4.1*8 mm , 4.8*8 mm)。

基礎治療1年後口內照

基礎治療後1年後牙周檢查記錄表,紅色:BOP(+)、藍色: 菌斑(+)

16、26、36、37治療一年後對比圖

治療1年半後

23顆牙的138個位點中,BOP(+): 16%,菌斑(+): 24%,PD≥4 mm : 3%,PD≥5 mm : 1%,PD≥6 mm : 0,平均PD:2.3 mm,平均CAL:5 mm。

基礎治療1年半後口內照

基礎治療後1年半後牙周檢查記錄表,紅色:BOP(+)、藍色: 菌斑(+)

治療前後對比

修復治療完成後的口內照和曲面體層片

7.總結

1、本病例展示了一例重度牙周炎的牙周序列治療,從口腔衛生宣教開始,以菌斑控制為導向,阻止炎症的發展、促進牙周組織再生,儘可能保留天然牙,通過修復治療進一步恢復了患者的咀嚼功能。

2、菌斑控制的方法多種多樣,包括口腔衛生宣教、超聲/手用器械潔刮治、拋光、噴砂等;它貫穿牙周序列治療的始終,在手術治療時機與術式的選擇、牙周術後維護、修復治療時機與定期維護等多個節點都應考慮菌斑控制的效果、用以指導治療程序,最終才能取得令人滿意的遠期治療效果。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