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生意的都愛拜關公,求個好彩頭。幹微商的,拜關公不太好使,得拜一對夫婦——張庭和林瑞陽,他倆象徵着“高端微商”的最高殿堂。

夫妻倆因爲旗下集團一年納稅21億的新聞頻繁上熱搜,合照時嘴都笑得合不攏。21億的納稅額對於我們普通網友來說,的確是一輩子也見識不到的天文數字。

但放在商界來看,其實並不稀奇,萬達年納稅三百億,阿里平均每天納稅一個億,華爲年納稅額更是達到了千億。

可是,這對夫妻的達爾威貿易有限公司,既不是幹互聯網的,更不是搞房地產的,而是一家徹頭徹尾的微商公司。陶虹當股東,林志玲來代言,光是註冊資本,就高達22370萬元人民幣。對於這個數字,我還是相當懷疑。

於是,懷着一顆強大的好奇心,我去搜了一下這家公司。上圖是從某企業信息公開平臺上查到的,達爾威貿易有限公司的註冊資本與實繳資本,註冊資本洋洋灑灑地寫了2個億,實繳的部分卻只有276萬。

這裏給大家科普一個小知識,我國現行的公司法規定,企業註冊資本實行認繳登記制。

通俗來說,就是你可以先申報一個數字,比如1個億,作爲你企業的註冊資本。但是股東們不用急着一口氣把股份認繳完,可以定一個期限,50年,100年,都有可能。

所以兩個億的註冊資本也不用腿軟,大不了,50年後再說吧!

林瑞陽早年自稱身家330億的房地產大亨,雖然後來被扒這裏的330億,只是營業額,這個銷售款流向的是開發商的腰包,而不是林瑞陽。

至於另外被反覆拿來宣傳的壕點,說林瑞陽公司“上陽房地產集團”在美國掛牌。這個就更有意思了,根據資料顯示,林瑞陽確實是這家公司的高管,但這公司沒上過市,到是曾經在一個並不被人所熟知的交易系統OTCBB上“掛牌”。這個項目沒給他掙什麼錢,反而虧慘了。

說白了,這些都是用來包裝的噱頭。

出書是包裝的第一步

即便林瑞陽身上,身背如此多的牛皮烙印,但是這次的21億,好像有點含金量,畢竟這次有上海青浦區出來站臺,說是百強企業表彰會,至於真假誰又知道。

但有媒體糾正,上海達爾威納稅額實爲12.6億元。

這麼一個龐大的微商帝國,一切都還得仰仗於夫妻二人有一本獨特的生意經。

納稅21億背後的祕密

要想做一名成功的、高端的、閃瞎狗眼的冷豔微商,他們倆的成功學咱可得仔細。

高端的第一步,就是不能喫百家飯,不能什麼雜牌都賣。需要有一個自己的品牌名稱和LOGO,還要有一個足夠牛逼的功能,這樣才能響噹噹地招搖過市。

TST庭祕密,有英文,又有中文,還有“祕密”,頓時一陣神祕感高級感撲面而來,彷彿在暗示你,“想不想知道張庭漂亮的祕密?”

這一點,大型的微商團隊都做得很到位,其中比較耳熟能詳的有泉立方,傳奇今生口紅,緹麗莎爾等。

噱頭也是至關重要的,權健號稱起死回生。至於我們的護膚品,這麼誇張還是不能有,但美白、補水這些功能又太不普通,你必須得換種表達,勾起消費者的好奇心,才能殺出重圍。

“20年前,張庭及其老公林瑞陽在法國發現了一種菌種並把它帶回臺灣,嘗試將活酵母運用到護膚品中。經過了20年的科技與研究,成功研發出全球唯一活的有生命的保養品——TST庭祕密。TST特別關心女性的生活形態與內在需求,發現她們在忙碌之餘仍然美麗耀眼,並受到世界衆多女性的喜愛。”

“酵素”、“活酵母”、“石墨烯”、“X肽原液”,管它是什麼東西,聽不懂的就是高端化學物質,聽不懂的就是最好的,貴也貴得有理,買就完事兒了。

除了在用料上極盡辭藻,大做文章,還可以標新立異,吹捧一些尋常品牌沒有的驚人功效。比如大時代這個專賣襪子的微商品牌,號稱自己的襪子七日防臭,我尋思着誰會把一雙襪子穿七天不換呢。

還有傳奇今生口紅,號稱自己的口紅可以隨着溫度、空氣溼潤度的不同而變化,達到千人千色的效果,一支188元,和MAC不相上下。我默默掏出了自己二十塊買的曼秀雷敦變色脣膏,陷入了沉思。

之前不就有人說過,“在中國,再衆所周知的事情,都起碼有一個億的人不知道,而大多數時候,是十個億的人都不知道。”

你以爲漏洞百出的騙術,或許真能把一些人耍得團團轉。

第二步:如果實在想象力有限,吹不出什麼風,那就得教給你噱頭戰術裏至高無上,被奉爲圭臬的絕招——明星效應。

早期微商可是和殺馬特家族一樣神祕而高貴的存在。他們衣食無憂,熱衷於環球旅遊,尤其喜歡穿着比基尼,在七月的墨爾本海灘上曬太陽。他們如同中國的羅斯柴爾德,坐擁着這個國家最大的財富,每日喜提豪車,甚至還成立了屬於微商自己的銀行。

他們的社交圈變幻莫測、高聳入雲,與各界名流觥籌交錯、衣香鬢影,每一條朋友圈都足以震動娛樂圈的半壁江山,你我凡俗之輩只能默默點贊。

但現在,他們再也無需在評論區蹭明星熱度了,因爲他們直接請明星。

TST在明星效應上,可謂是下足了功夫。張庭請來了圈內衆多閨蜜好友來入股,包括徐崢夫婦、吳宗憲、曹格等合作伙伴。光坐鎮股東還不夠,還得有源源不斷的“明星元素”吸引眼球,聘請林志玲、蔣依依等女星做代言,從頭到腳,都鍍上“明星”這層金箔。這種明星效應所導致的粉絲效應在產品銷售中可以直接變現。

也許正是從TST開始,明星元素成爲了微商們不捨得放下的一口肥肉。

吹噓“膠原蛋白”的面膜可能沒什麼人買,但是吹噓“秦嵐劉嘉玲同款”的高級面膜,就能賣到斷貨;朋友圈裏曬多少賬目流水都不夠有說服力,只要曬出一段明星口播的微商廣告小視頻,立刻把顧客收得服服帖帖。

當然,明星效應並不只有TST可以做到。如果你經常關注朋友圈裏的微商,你不難發現一件事,有許多類似秦嵐、陳偉霆等一線明星,竟然會爲一些陌生的微商品牌拍代言視頻,“祝XXXX在新的一年越辦越好!”,“XXXX的美白精華天然無添加,我也在用哦!”

我原本還以爲這些頻繁出現在朋友圈裏小視頻是合成的,但資深微商朋友透露,視頻是真的,但不是正經的代言。

做微商的人往往鼻子很靈,嗅到當下哪部新劇比較紅,哪個角色比較搏觀衆眼緣,就會立馬花錢找經紀公司談。比如《延禧攻略》播出後,“白月光”秦嵐一夜之間就養活了全朋友圈的微商。

還是那句老話,沒人會跟錢過不去,況且只需要明星金口一開,提一遍品牌名就行,內容無關痛癢,既不是正兒八經的商業推廣,更不是要負法律責任的代言,即使將來品牌遇到質量糾紛,也怪不到明星本人頭上。

一條十秒以內的口播,價格在根據咖位而定,幾千上萬不等,這類打擦邊球的小視頻,明星大多都是在保姆車上,或者化妝室裏匆匆一錄即可,不需要手持商品出鏡的,則更加便宜。

但大衆偏偏都喫明星效應這一套,或許,這也是越來越多明星轉戰小紅書上的原因。

普羅大衆都有個難以矯正的消費觀念,覺得越貴的東西自然就越好,微商懂得抓住這一心理,薄利多銷不如哄擡高價,明星效應加持更是擡高身價,於是,微商從此走上高端路。

三、制定規則,足夠的發展空間,銷售幾個億,淨賺幾百萬。

2019年,一個成功的微商,應該讓別人想不到他竟然是個微商。

TST已經完美地做到了這一點,納稅21億的大型集團,誰還會自稱是微商?私底下都是以家人稱呼。

在TST這套模式中,新代理每月有15%返點,銷售累計到2500元時就會升級爲金卡代理,返點比例相應提升到24%-32%。金卡銷售可以組建自己的團隊,當團隊銷售額超過25萬元後,返點比例就到了32%,與此相關,金卡代理還有分級差額提成和自媒體獎金等。

據張庭林瑞陽公司的一位員工稱,整個公司由1900個集團組成,自己是其中一個集團的負責人,手下有300多個代理,代理手下還有“兼職”的銷售人員,加上這些銷售人員,整個“體系”有5000多人,而團隊每月業績平均60萬左右,也就是說,平均每個代理每月貢獻營業額2000元。

最重要的是,這裏邊的利潤空間實在太大,一款售價298元的面膜拿貨價只要14元。

網稱售價298元的面膜拿貨價14元

代理花個代理費,就可以獲得一門賺錢的來路,公司不花一分錢(甚至還不用交社保),就能僱到一羣充滿鬥志的銷售員,似乎在其中,嗅出了一點傳銷的苗頭。

不少微商被認爲是傳銷

即便網上在爆出TST爛臉的消息,那又有誰在乎,噱頭到位就好。

微商這套玩法,也有往邪路上越走越遠的流派,他們的靈感也許來自於娛樂圈的“立人設”。

如果不是在兩個微商的朋友圈裏看到了一模一樣的模板,我還天真地以爲這就是單純喜歡安利的大學女生!

這種咆哮安利體,原先在微博上非常流行,而且效果拔羣。也許人們真的對感嘆號沒有抵抗力,稀裏糊塗地就“拔草”了網紅奶茶、網紅零食,雖然覺得不好喫,但還是會含淚轉發“果然很好喫!”以此代表自己跟上了時代。

沒想到,這一套被微商學到了精髓。

前段時間揭露的“幫爺爺賣茶”的少女,就是這種微商的一個分支流派。他們先打造一個鮮活的人設,一定是年輕的、漂亮的小姐姐,這樣才能男女通喫。然後還得是個 “喫貨”或者“口紅控”,最好還有點“沙雕”。微信名一般是英文名加一個可愛符號,朋友圈裏喫喝玩樂一應俱全。

比起曾經打起廣告來六親不認的微商,這樣的微商充滿了親和力,又接地氣,很容易吸引同齡人的目光。她們會點贊你的每一條朋友圈,逢年過節還會給你發祝福信息,甚至還會找你聊天,聊着聊着,就聊到爺爺的小罐茶,奶奶的手工棉布坐墊,大姨的養生保溫杯……

她們就像影視劇裏潤物細無聲的植入廣告,暗搓搓地把各路商品營銷出去。

高端的產品效用,輔以明星效應加持,再加上賣力的代理,以及近乎傳銷式的運營模式。至此,一個高端精緻的微商帝國就此誕生。

作者 | 鳶尾不二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