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寒流来袭,新闻总是报导多少人因失温而死亡。又湿又冷的天气确实很容易让人因失温而引发一连串的疾病。今年冬天去了趟日本玩雪,第一次体验零度的感觉-「冻」,感觉像是人形冰棒,住在冷冻库里。回到饭店赶紧泡热水澡希望能消除寒意,就这样过了一个礼拜,旅程中手指皮肤都裂开出血,同行的人则是嘴唇干裂,每个人的病况都不太相同,只知道每天都得抺上厚厚马油和护唇膏才敢出门。

 

  回台湾后到谢医师那回诊,谢医师说我的两只手冷冰冰的,是慢性失温,难怪我的手指一直裂开痛到不行。在她治疗下,手才恢复温暖,在治疗前我并没有意识到手的失温,这是慢性失温危险之处。人体在低温环境时,尤其是气温急降,身体的调温机制可能会失灵,极可能引发低温症,身体为保护热能散失而收缩血管,造成血压升高,再加上血流变慢,这将会使脑及心脏等器官不能正常运作,失温严重时可导致心肌梗塞、肌肉僵硬甚至死亡,而慢性失温是渐次的,不易被查觉,怎样才能避免慢性失温呢?

 

  泡热水澡吗?如果这招有效,我想在日本每天泡澡应该不至于慢性失温。其实要预防失温也不会太难,就是要帮我们的皮肤多加层保护,要穿紧身的衣服和裤子,最好像保鲜膜一样紧贴肌肤,这样的保暖效果才会好。反观当时的我,因为没有去雪地的大衣,只好穿老公的大外套,号称零度也OK,但风从袖口灌进,造成我的手失温,而其他身体部位没问题。所以,不是衣服厚重就有用,还得要贴身不让风穿透进去,这样才真的具有防寒效果。

 

  体温缓慢的流失的后果在初期或许只感觉到冷,但如果持续受寒,慢慢地会让身体器官功能受创,甚至于停止工作。这时只能靠谢医师的气功穴压治疗法,将气注入体内,温暖全身,并重新开启器官穴道,让器官功能恢复运作,但这种治疗法并不普及,所以还是靠自己穿对衣服不要受寒比较实在。

 

*相关文章 小心冬天的受寒失温

*相关文章 人体调温机制与外部温差变化的关系(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