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 9 月,各種年度旗艦新機井噴。全面屏、面部識別、人工智慧……這些或高深或扯淡的概念也不停出現在你的視野、耳畔和腦海,逃不開、躲不掉,以至於你大喊:「我要一個人靜靜地聽音樂!」。這時索尼在 IFA 上新出的音樂播放器 ZX300A 或許是你不錯的幫手。

參數先奉上
  • 屏幕: 3.1 英寸觸摸屏 TFT 彩色顯示(解析度 800×480),PPI 300
  • 音頻:MP3 / WMA / FLAC /WAV / AAC / HE-AAC / Apple Lossless / AIFF / DSD / APE / MQA
  • 清晰音頻技術: DSEE HX/醇音技術+/6 段均衡器/DC 相位線性器/動態均衡器
  • 三圍:57.3 x 119.5 x 14.8 mm,重 157g
  • 耳機:立體聲迷你插孔/平衡標準插孔
  • 數字降噪功能
  • 有黑、銀兩種顏色可選
  • 內置 16GB 存儲,可以支持 microSD/microSDHC/microSDXC 擴展

外觀:這是 ZX100 和 A35 的孩子

第一眼看上去,銀色的機身和黑色的屏幕,以及後蓋的黑色蒙皮,ZX300A 和 ZX100 其實挺像的。

但拿上手,我發現 ZX300A 相比 ZX100 變化還是挺大。一則,其外殼採用了一體成型設計,沒有了 ZX100 的接縫,ZX300A 看起來、摸起來的質感都更好,4.4mm 平衡輸出介面則讓 ZX300A 的可玩性有了更大提高。再則,和 A35 一樣,ZX300A 也用上了視網膜級別的高清觸摸屏。

這塊屏幕的息屏效果極佳,再加上「W」標誌的隱藏式設計,ZX300A 的設計一體性也好過了 ZX100。值得一提的是,ZX300A 外覆蓋的是磨砂玻璃,這樣既減輕了指紋對屏幕顯示的影響,又讓觸摸操作更加順暢。

操作體驗

(左為 ZX300A,右為 ZX100)

ZX300A 的所有按鍵均在右側,從上到下分別為「電源/鎖屏」,「音量加減」,「下一曲、播放/暫停、上一曲」,「鎖定」。所以,即使是盲操,ZX300A 不通過觸摸屏也是可以正常播放的。

然而,當 ZX300A 的屏幕被點亮,被「全面屏」炸暈的消費者可能會被 ZX300A 巨大的「下巴」嚇得退兩步——以手機的角度,ZX300A 的屏佔比極低。而且和「大下巴」的索尼手機一樣,ZX300A 的下巴也是一片空白,上面並沒有「隱藏按鍵」。

從索尼官網給出的內部示意圖來看,我在這兒只能推測,為了提高音質,索尼在這個部分設計了專用電池組和背板。

不過,和參數一樣,這塊屏幕的顯示特別細膩,畢竟 PPI 300 已經進入了蘋果宣稱的視網膜屏幕標準。在體驗 ZX300A 期間,我間或有換回 ZX100 使用。然後,看到 ZX100 400*240 解析度的屏幕,我每次都會感慨一句:「折磨」。

順理成章地,ZX300A 也換上了和 A35 一樣的系統。其系統是專為觸摸 Walkman 打造的,功能很少,全為音樂播放服務。這套 UI 整體上不複雜,邏輯也簡單,本來嘛,觸摸操作天生比按鍵操作直觀。沒有近距離接觸過這個系統的人,可以就把這個系統理解成手機中的音樂播放器。

音樂播放

工藝再精湛,一個音樂播放器若是本職工作音樂播放不能做好,那麼它和板磚有什麼區別?

3.5mm 耳機介面直推部分

在 3.5mm 直推聽感測試這個部分,我請到了愛範兒音頻達人、號稱「五位數以下聽個響」的梁夢麟老師對 ZX300A 音樂播放進行了評價。

音源 1:林奕匡,《高山低谷》,Hi-Res FLAC

NW-ZX300A 和 XBA-N3 耳機,兩者的特性剛好達到一個互補的狀態。

NW-ZX300A 剛剛入耳的感覺很柔和,少了幾分 NW-ZX100NH 有的動力感和衝擊力。整體表現均衡,索尼一貫偏解析力的特點也繼承下來了。但對比上一代,NW-ZX300A 的表現會更加細膩一些,也「收斂」了一些。

人聲方面,NW-ZX300A 入耳的感覺會比 NW-ZX100NH 更加舒服。在高信息量的 Hi-Res Audio 下,歌手的換氣、口腔中的摩擦都能夠聽得一清二楚,細節感很強、很細膩。而且,NW-ZX300A 不會有那種過分突出人聲而導致聲音乾澀的問題,敲擊低頻的彈性表現也不再那麼數碼味,整首歌的表現都很自然。

音源 2:[SYMPHONIC SUITE 「UC2012」 ] 2ND MOV.:PSYCHO-FIELD,機動戦士ガンダムUC オリジナルサウンドトラック3,Hi-Res FLAC

歌曲開頭部分,可以說是充分展示了 NW-ZX300A 的實力。和上文談到的人聲一樣,這段純敲擊樂的展示充分體現出 NW-ZX300A 解析力和分離度的表現力,每一顆音都能夠明辨出來。作為索尼新一代中階入門級別播放器,NW-ZX300A 這個表現已經讓人滿意了。

並且,NW-ZX300A 的定位感和包圍做得不錯,聲音細節飽滿,這一點確實比盲目推解析力和分離的過去要好。

只是,NW-ZX300A 沒有足夠的聲場營造,整個聲音像是被壓在一個侷促的房間內。當然,XBA-N3 也有責任,但換上 XBA-A3 之後這種狀況其實也沒有太明顯的改善。也就是說在 3.5mm 口直推的環境下,NW-ZX300A 依然沒有辦法推出索尼標榜的空氣感,聲音還是放不開。

平衡輸出部分

實際上,相對 ZX100,ZX300A 有一個極大的進步,那就是支持 4.4mm 平衡輸出。在使用 ZX300A 體驗 4.4mm 平衡輸出時,XBA-N3 的耳機線需要換成 MUC-M12SB1。由於這根耳機線略沉佩戴不是很方便,所以我只用 ZX300A 平衡輸出聽了譚維維的《開門見山》Live 版、《無問》和姚貝娜《也許明天》Live 版。

或許和換線也有關係,平衡輸出模式下的 ZX300A 聽上文提到的兩個實力女聲,震撼效果得到了極大的增強。譚維維的怒音 G5 和姚貝娜的 D5-F5-G5 三連升 Key 聲壓炸裂,讓我即使隔著耳機也有了「雞皮疙瘩掉一地」的反應。

毫不誇張地說,因為「Walkman ZX300A+XBA-N3+MUC-M12SB1 平衡輸出模式」,我開始相信那些音樂綜藝節目現場哭泣的觀眾眼淚是真的了。這時,我只能借用大詩人的千古佳句「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嗚」來形容這套組合帶給我的臨場感和震撼。

如果 ZX300A 是 Android……

以評價音樂播放器的角度,ZX300A 的外在、內在、本職工作音樂播放都可以說表現上佳,索尼 Walkman 在這一價位將音樂播放器做到了極致。但這臺產品有一個地方在使用中,十分讓人抓狂——獲取音源的方式太原始了。用戶只能把 ZX300A 與電腦連接,然後把音樂拖進去。ZX300A 本身並不能像智能手機一樣直接獲得音源。

每次給 ZX300A 導音源進去的時候,我都很懷念以前 ZX2 直接用 QQ 音樂下載無損音源的時光,即使作為一臺 Android 設備,ZX2 的安兔兔跑分只能達到 6000 餘分,尚不及 Android 旗艦的二十分之一。

有人會說 Android 系統會從底層影響播放器音質。其實只要設計得當,這完全不是問題。

與獲取音源的「原始」相比,ZX300A 的內置存儲空間僅有 16GB(之前的 ZX2、ZX100 均為 128GB)簡直不是問題。反正這臺播放器支持 microSD/microSDHC/microSDXC 擴展,以及 ZX300A 售價相比 ZX100 下降了 500,至 2999 元。

愛範兒 查看官方網站 一羣酷到爆的人做的消費科技第一媒體

外觀方面, ZX300A 延續了ZX100 的設計語言,而相比起ZX100 那塊渣渣屏幕,ZX300A 屏幕的解析度甚至可以用「暴增」來形容。不僅如此,這次ZX300A 終於加入了觸摸屏,觸摸方面感覺算是足夠流暢,而覆蓋在屏幕上的磨砂玻璃除了能夠減輕指紋之外,觸感上也有一定的提升。只是整個屏幕就如圖所示,顯示的有多少屏幕就有多大,屏幕下方巨大的黑色部分什麼鬼都沒有……

操作方面,實體按鍵還是那些實體按鍵,只是排布上可能會有所變化(ZX100 正面的按鍵轉移到了側面)。操作界面和之前索尼A35 的界面基本一致,整體來說都是非常直觀,即便是從來沒用過索尼的用戶也能夠很快上手。

由於手頭上沒有4.4mm 平衡輸出線,所以只能夠談談3.5mm 直推了。ZX300A 的聲音風格整體會偏暖、偏柔和,第一耳朵給我的感覺是低頻「收斂」的有點過分,除了一些具有很明顯低頻聲音的音樂之外,其他歌曲的低頻似乎都並不明顯,氛圍感也因此而有所缺失。而中高頻方面感覺這是ZX300A 的強項,在高解析力的帶動下,人聲的表現柔和細膩,細節非常豐富。高頻透亮得來也沒有出現尖銳到刺耳的問題,而中頻方面的沉實穩定某程度上也提升了男聲的表現,整體聽感除了缺少了點氛圍感之外,其他都非常舒服。

讓我覺得有點意外的是,ZX300A 的預售價格僅為2999 人民幣,作為一臺入門初燒的機器來說,我覺得是非常不錯了。


京東第一批用戶,送原裝皮套+32G閃迪sd卡,2999元,一週前收到,產品做工出色,磨砂玻璃和機身磨砂噴塗工藝不留指紋,音質絕對超越定價,有條件一定要上平衡線,自帶高增益輸出大部分出街耳機耳塞輕鬆應付,三頻表現均衡,音色一貫的大法暖調,高音寬廣細膩,中音人聲甜,低音下潛夠深,不過輕微有點渲染味,聽感見仁見智,自己去體驗店試聽最真實。

搭配PHA-3使用機身輸出設置不可用,出街一般耳機耳塞不需要上耳放,推力不錯,配合原裝皮套,美觀實用還有點逼格??

稍微不足的是電池續航比前作差很多,但絕對夠用,330a是大法少有的高素質低定價產品,值得購買!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