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行孫應劫而死的時候,懼留孫悲痛不已地說:“土行孫合該死於猛獸崖之下,天數難逃,貧道只能望崖而泣。”

  那一刻,懼留孫除了悲痛,還有無奈。要知道,土行孫的戰死之地猛獸崖,就在懼留孫的道場飛雲洞附近。可以說,土行孫遇到危險的時候,懼留孫非常清楚,但他卻無能爲力,只能眼睜睜看着土行孫被殺死。

  是懼留孫力所不及嗎?殺土行孫的人,名叫張奎,原殷商澠池縣守將,他雖然法力高強,但畢竟只是個凡人,與堂堂金仙土行孫不可同日而語。因此,只要懼留孫及時出手,土行孫一定能夠倖免於難。

  懼留孫爲何不出手?原因如他所說:天數難逃。不過,所謂的天數究竟太玄遠,或者說,只是一個掩蓋真相的藉口。

  什麼是天數?老天爺不會主動開口,下達土行孫死於猛獸崖的決策,一定有人“替”天行事。那麼,替天行事的又是什麼人?顯然,只可能是元始天尊。作爲封神之戰的幕後策劃者,以及土行孫的師公,元始天尊擁有決定土行孫生死的權力。

  因此,懼留孫所謂的天數,即是元始天尊的意思,也就是說,土行孫之死是元始天尊的決定,也是元始天尊阻止懼留孫救土行孫。

  但,這難免讓人十分費解,土行孫作爲闡教出類拔萃的三代弟子,元始天尊爲何要讓他應劫而死呢?關鍵還在於,此前,土行孫也曾遇難,但元始天尊卻沒有視而不見,而是親自下令搭救。

  這件事發生在餘元與闡教爲敵時。餘元是截教三代弟子,金靈聖母之徒,江湖人稱蓬萊島一氣仙。土行孫因貪圖餘元的坐騎五雲駝,違背軍令擅自偷盜五雲駝,卻不料被餘元抓住,裝到乾坤袋裏。饒是如此,當元始天尊得知土行孫將被乾坤袋中之火燒死時,連忙派懼留孫下山搭救土行孫。

  既然元始天尊曾救過土行孫一次,爲何不救他第二次呢?非但自己不救,還不許土行孫的師父懼留孫救,讓懼留孫飽受百爪撓心般的折磨。

  原因很簡單,元始天尊早就將土行孫內定爲應劫人員之一,他將來必須上封神榜湊人數,所以當土行孫被張奎攻擊遇難時,元始天尊既不出手相救,也不許懼留孫救。不過,這也有一個疑問,當土行孫被餘元抓住時,元始天尊爲何不直接讓他應劫,卻讓他死在張奎之手呢?這豈不是多此一舉?

  這是因爲,當時的土行孫還有利用價值,尤其是他的土遁術,使用此本領可以隨心所欲地穿越敵營,獲得軍事情報。然而,當張奎出場時,土行孫的土遁術便已失去作用。因爲張奎也精通土遁術,且比土行孫的更出色,這樣一來,土行孫難免相形見絀,於是元始天尊決定乘機捨棄他,使其應劫。

  至於土行孫爲何被內定上封神榜,而不是像楊戩、哪吒那樣肉身成聖(憑土行孫的實力完全可以做到),是因爲土行孫畢竟曾背叛過闡教。封神之戰早期,他在申公豹的蠱惑下,一度與西岐集團爲敵,試問,元始天尊豈會讓一個有“犯罪前科”的人肉身成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