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賣飛了。。。今年所有的操作都是錯誤的。好尬啊,之前K大教過一個牛市換雞的騷操作(姑且稱之爲牛市吧),就是要把跑得慢的瘟雞換到鬥志昂揚的鬥雞上面,確保不會錯過整個行情。所以我打算要把去年買的H股ETF切換到滬深300上來,這樣確定性強一些。

  然鵝,看着滿屏幕的漲停板,我那貪婪的小心臟又蠢蠢欲動,這部分300ETF享受不到打新股的收益啊,把300的成分股拉出來看一遍,感覺我那麼點可憐的資金也無法參考和配置啊,買幾手茅臺都不夠,而且價格都在天上,根本下不去手了。其他的股票也都下不去手了,跟年前比太貴了,人就是這麼個德行,非要跟之前的價格比,貴了就下不去手。雖然買指數跟買股票沒區別,但感覺就是不一樣啊。。。我這韭菜的本質是無法改變了。

  痛苦糾結,失去幾個點的打新收益簡直令人抓狂。偶然又翻到了集思錄資深價值投資踐行者leichaoqun12的一個文章,深深的安慰了我:

  有人說到打新收益的問題,指數基金拿300來比較,我只能說你真的沒有研究過指數基金。之前我也一直糾結自己選股打新和指數基金的矛盾無法自拔,但是我深入瞭解指數之後真的沒有這個糾結了。

  第一,打新的紅利能吃多久,恐怕並不樂觀,註冊制已經運行在即,如果大量的股票不斷的上市,實現有進有退,是否打新還有紅利我覺得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至少不可能有過去那麼高的年化收益。

  第二,指數很多種,不要眼光侷限在上證50,滬深300,中證500身上。指數基金最大最大的優勢之一就是你會把你最主要的精力放到最重要的事情上。公佈點乾貨吧,看看下面的統計:

  試問罈子裏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年化18%的收益,記住這是不擇時滿倉買入持有策略13年來的年化收益哦!

  第三,重點來了:擇時如何提升收益?指數基金的估值和個股的估值完全不是兩個概念,毫無疑問指數基金的估值優勢更加明顯,確定性更高。又有多少人具備選股的能力和抵抗個股黑天鵝的能力呢?

  第四,以上只是挑選最優秀的基金,可是有人想過嗎?全球資產配置指數基金有多少可以選擇的空間?A股不行?港股如何?港股又不行?美股怎麼樣?你如果把指數基金想象成股票,那麼你的選擇不會低於30只,而且這30只指數基金是不同市場,不同時間帶給你不一樣的機會和體驗。試問誰的勝算更大?

  第五,風險方面,無論是有多少神奇,甚至如同比爾米勒一樣神奇最後都難免遇到意想不到的黑天鵝,可是投資指數基金讓你絕對高枕無憂,讓你只輸時間不輸錢。請問又有多少人能做到一輩子不掉坑呢?

  最後,綜上所述,指數基金的收益不會低於你滿倉做個股的收益,甚至不低於一些股神的收益。目前我按照自己的辦法找到了年化不低於25%的方法,最要命的是還能做到低風險,這就是指數基金真正最大的魅力。

  根據8020法則:花最核心的80%的時間去做20%的最重要的事情創造80%最主要的回報,毫無疑問指數基金是唯一的選擇!!

  既想要分散,又想要追上指數,還想要打新收益,你們該如何抉擇呢?

  唉,我又暴露了韭菜的另一個本質——貪婪。

  特別提示

  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僅爲信息分享。任何因本文導致的投資行爲發生的虧損,本公衆號及作者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集思錄微信公衆號:jisilu8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