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這幾天,隨著美國的封殺令升溫,面積只有1.1平方公里、總人口僅2.3萬的深圳南山區粵海街道成為熱搜。

一條段子在朋友圈及微博廣泛流傳:

「先是中興,再是華為,再是大疆, 準確地說:美國是在發起與深圳市南山區粵海街道辦科技園社區之間的貿易戰。」

想一想,還真是啊!

中興、華為、大疆,都是從深圳粵海街道辦發展起來的企業。

02

粵海街道位於南山。深圳南山區真的很牛。根據深圳政府發布的數據,2018年南山區的GDP突破了5000億,達到了5018億,常駐人口約為142萬人,人均GDP超35萬元(超5萬美元),算下來已經是發達國家的水平了。

南山區共有八個街道,粵海街道在其中實力最強,2017年轄區內的資產總額就超過1.1萬億元。1.1萬億是什麼概念呢?2018年全國財政收入是18.3萬億元。

粵海街道周邊的七個街道的也是相當強悍。2017年招商街道的資產有2604億元。即使最末的蛇口街道,其也有120億元的資產。粵海街道所在的南山區可謂是富可敵國,2017年全年,南山區實現稅收收入1498億元。

03

南山累計培育上市公司150家,目前轄區共有156家上市公司,數量位居全國區(縣)第二。

民營企業南山區也獨佔鰲頭。這裡的民企總數接近38萬家,平均4名常住人口擁有1家企業,累計培育上市企業148家,排名全國區(縣)第二。其中,九成以上是民營企業。順豐、瑞聲科技等8家企業,入選中國民企500強,超全省1/8。馬化騰、許家印、陳志列3人,入選「改革開放40年百名傑出民營企業家」。

南山區的粵海街道及其科技園,2018年南山區在中國百強區中排名第一,區域科技孵化能力也排名全國第一。

在《中國區域孵化能力評價研究報告2016》(以下簡稱《報告》)中,深圳南山區就以87.58分位居第一。北京海淀區以84.00分位居第二,上海浦東新區以74.78分。

04

粵海街道僅佔地1.1平方公里,巨頭雲集,除了這次被美「點名」的華為、大疆、中興通訊外,還有騰訊、邁瑞醫療、長城計算機、飛亞達、TCL、創維、中星微、晶晨半導體、康佳電子、康泰生物、科興生物、微芯生物、證通電子、三諾電子、大族激光、航盛電子、特銳斯等946家科技創新企業,可謂名副其實的中國矽谷。

截至2019年4月,粵海街道辦入駐的企業達949家,累計培育的上市公司達85家。另外,粵海街道辦還佔據了深圳獨角獸至少八成的份額,共9家。

粵海街道也算是中國晶元企業雲集的「芯」基地。如中星微公司生產多媒體晶元,2003年佔據全球市場份額的60%。深南電路, 曾經是國內企業中唯一排名進入世界前20的PCB(電路板)公司,其母公司為央企——中航國際控股。晶晨半導體是今年申報科創板的晶元第一股,被冠以機頂盒晶元之王之名。

一些國外的晶元巨頭也將中國辦事處設在這裡。

美國高通公司的中國辦事處就設在了粵海街道,與之相鄰的還有蘋果中國辦事處、英國移動終端晶元巨頭ARM(中國)總部、圖形處理器公司英偉達、台灣晶元設計廠商聯發科、台灣瑞昱半導體。這裡其他的外資公司還包括:空客亞太地區唯一創新中心、蓋姆石墨烯研究中心、霍夫曼先進材料研究院、中日電熱廠、珀金埃爾默公司等。

05

除此之外,粵海街道還有深圳虛擬大學園,聚集了60所國內外知名院校,包括: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44所中國內地院校,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6所香港院校,喬治亞理工學院等7所國外院校,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活動基地和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建立事業單位建制、獨立法人資格的成員院校深圳研究院47家---

中國互聯網圈的兩位大佬,史玉柱和馬化騰皆是出自於坐落粵海街道的深圳大學,深圳大學造就了全國一大批全球聞名的商界領袖,堪稱「廣東億萬富豪的搖籃」。除此之外還還有全國最大的人才市場,深圳人才公園。

06

這次發瘋的特朗普對中國的幾大企業進行打擊,連續3個都是出自深圳,這是深圳數十年科技孕育的結果。

當然,讓深圳市粵海街道一家頂在前面不合適。其他城市的街道要加把勁了,大家都是一家人,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正如華為領袖任正非所說,此次美國政客動用國家力量打擊粵海街道辦企業,既是一種打擊更是挑戰和機遇。美國的制裁也在某種程度上刺激中國踏踏實實發展電子工業。

圖片來自網路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