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近代中國要把日本翻譯成日本?音譯日語也讀做霓虹,英語讀Japan 。其他國家的國名在中文中很多都採用了音譯。然而日本卻完全沒猜中音譯,甚至沒有沿用古時倭國的用法。這樣翻譯有什麼淵源嗎?


「日本」從哪裡來

講一個日本人留學生的故事。

先讓我們回到公元717年的長安。

那時正值盛唐開元盛世,寬約100多米的朱雀大道上車水馬龍。來自各個國家的商人驚嘆著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彙集了東西文化的國際化大都市的繁華。

圖 唐長安城明德門復原圖 來源網路 侵刪。

在人羣之中,有一位名為井真成的年輕人。他剛剛結束了長達數月的旅途,從家鄉日本不遠萬裏來到了大唐都城。那年他風華正茂,當時的他也許正在計劃著他的求學之路,以便今後返回故鄉,報效他的祖國。但當時的他可能萬萬沒想到,他會在這個城市中紮根,並被委以重任。然而他這一來,就再也沒有回去。開元二十二年(公元734),井真成永遠地長眠於他度過了半數人生的長安,享年36。在他的墓碑上,這樣寫著。(後附小譯)

公姓井,字真成。國號日本,才稱天縱。故能銜命遠邦,馳聘上國。蹈禮樂,襲衣冠;束帶立朝,難與儔矣。豈圖強學不倦,問道未終;壑遇移舟,隙逢奔駟。以開元廿二年正月█ 日,乃終於官弟,春秋卅六。皇上哀傷,追崇有典;詔贈尚衣奉御,葬令官給。即以其年二月四日,窆於萬年縣滻水東原,禮也。嗚呼!素車曉引,丹旐行哀;嗟遠人兮頹暮日,指窮郊兮悲夜臺。其辭曰:「壽乃天常,哀茲遠方;形既埋於異土,魂庶歸於故鄉。」

(█ 處字跡無法辨認)

【譯】姓井名真成,來自日本。天生聰慧才華橫溢。故受命揚帆策馬遠赴中國。通曉中國之禮儀教養,融入大唐。若此人身著正裝立於朝廷之上,恐怕無人出其右。可誰料他壯志未酬,突然離世。開元二十二年,正月█ 日,死於官舍。時年三十有六。聖上為此而悲,依照慣例賜其榮譽,下詔書贈其尚衣奉御官職,並行葬禮。依照禮法,時年二月四日葬於萬年縣河東原上。嗚呼!黎明時分,引素車架赤幡以表哀悼。井真成垂危時一邊哀嘆身處他鄉,一邊用手指向遠郊的墓碑以表悲傷。在彌留之際他說道:

「雖知死乃天命,只哀客死他鄉。既此身埋異土,願我魂歸故鄉。」

圖 井真成墓誌銘拓片 正方形邊長39.5釐米 2004年出土於陝西西安 原物存於西北大學歷史博物館新館

井真成的墓誌銘一經出土,立即在日本引起轟動。出土後一年的2005年,井真成墓誌銘實物被送往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展覽。日本天皇與皇后親臨現場觀看展覽(就是現在仍在位的這二位)。圖 日本今上天皇 明仁 及皇后美智子

你可能會奇怪,為什麼一個日本留學生的墓誌銘會驚動日本天皇。

其實不難理解,原因有二。

一,這是目前在中國發現的最早的日本人的墓誌銘。二,這是現存資料中最早出現「日本」的石刻資料。

另外,唐代時,「日本」這個稱呼通過遣唐使流傳到島國時,島國人只知這是「日出之處」的意思,欣然接受。然而當時的很多日本人民並不知道漢字的讀音,繼續沿用自稱。將「日本」讀作[hinomoto]或者[yamato]。

之後,奈良時代(794-1192)漢字的知識逐漸通過教育得以滲透。隋朝時被傳至日本的漢字的(當時的)正確讀音在日本被普及,「日本」二字的日語讀音逐漸變為當時中文讀音的「nichihon"再變為「nippon」而後變為「nihon」,沿用至今(「ニチホン」→「ニッポン」→「ニホン」)。現代日語讀法音似現代漢語拼音的「ni3hong4」(此處數字表拼音四聲)。

在井真成墓誌銘被送往日本展出的2005年,NHK特意創作了一部向日本人民介紹西安的紀錄片「西安 永遠の都」(西安 永遠的首都)。井真成(堺雅人扮演)的故事被當做引子放了進去。

長眠於西安滻河平原的井真成,終於如願魂歸故鄉了。

[NHK紀錄片]西安·永遠的都

參考資料

中文資料陳燦平 2006 關於井真成墓誌的幾個問題 《考古與文物》2006年第5期

馬一虹 2006 日本遣唐使井真成入唐時間與在唐身份考 《世界歷史》2006年第一期

日語資料東京國立博物館天皇皇后両陛下のご日程:平成17年(7月~9月)井真成の墓誌 井真成
日本國名的漢字是日本人自己起的

不是翻譯的,自稱的。

但這個問題也並非無聊,這就牽扯出東西方文化圈的一個根本不同。歐洲以讀音為正,轉換了一個語言,務求同音或者近音。而東亞求同意,音可以不同,同一個漢字就行。


各位忘了還有個叫法

zipang


名從主人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