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爱情 Café Society 

/ 对白好聪明,简直就是一部影像佳句语录啊!

 

座位:罂粟小姐

电影年份:2016

不负责评分:★★★★  4颗星(满分5颗星)

 

“Life is a comedy, which written by a sadistic writer. ”

 

“Life has it’s own arrangement. ”

 

“Socrates said the unexamined life is not worth living. ”

 

“Some feelings just don't ever die. ”

 

“Let's turn back the clock and take a walk. ”

 

(深刻的句子太多啦!!)

 

关于中译片名啊,
提到烂了但这真的是我的死穴,
这次不是不耐于台湾片商耍弱智,
在语言转换上要精准接住原文的语韵的确是容易卡住的,
(题外话,近几年我觉得中译片名翻得最好的一部是《忐忑 (As Above, So Below) 》
只是「咖啡.爱情」,
这样试图直截拉出题材并扣合原片名(Cafe的部分)直译词意的保守选择,
实在距离“Café Society”(老年代的上流社会)的原意遥远了些,
尤其又是碰到语言摆放精准而具趣味的 Woody Allen 的剧本,
片名就相形逊色了。

 

(台湾版poster选用的一幕和我自己最喜欢的一幕,都是快语之间宁静下来谈恋爱的时刻)

 

Café Society 是资深雅痞 Woody Allen 的编导的第47部电影作品,
这位八旬老顽童的产量实在高得惊人,
这部 Cafe Society 取材 Woody Allen 本人年轻时的经历,
以影像自述其爱情观(和生命观),
男主角Bobby的角色特质、样貌、和那张快嘴,
也很贴近Woody Allen 本人,
使这部作品颇有自传意味,
据说是他送给自己的大寿之礼暨告别作,
可能就是因此,这次是 Woody Allen 作品中斥资最高的一部。

 

(Woody爷爷实在长青啊)

 

他的50部作品(包括他并未亲自执导的另外三部)中我看过的其实不多,
所以可能没办法在这篇笔记中无法和提及太多其他作品相比较,
但相较于近几年有著相似结构、节奏、爱情题材的《魔幻月光(Magic in the Moonlight)》和《爱情失控点(Irrational Man)》,
身为Emma Stone脑粉的我喜爱 Café Society 的程度远超过前二者,

其实我觉得 Café Society 整部片的风格有可以说是综合了《魔幻月光》的诗意和《爱情失控点》在情节上的机智,
使它既弹跳又温柔,
若以爱情片出发相提这三部电影的结尾,
《爱情失控点》在尾声的揭露和神转折,
那个「刻意的不经意」的设定,
大力地凝聚出了另一个格局,
(无关认同与否的)我会说那是比较接近对于命运、宇宙的思考;
而《魔幻月光》太美好、太魔幻了,
虽然我很喜欢最后一幕的最后一拍,
它清脆的像个音符,
对我而言它又太清脆,
徒留当下醉个一阵然后就碎了;
Café Society 深得我心有甚大的比重是基于结尾,
主角们(甚至是众人)在新年倒数中荷著各自私守的无奈,
迎接新的一年、迎接不知存在与否的希望,
爱情和生活的本体被这样诠释,
神伤但不过分黯然,
让通篇设定略略狗血的多角恋情节被赋予诗意但很真实的情感。

 

 

除结尾之外,
整部片的基调实在是非常得宜人啊,
无论是想轻松看电影的观众,
或者热衷于在影像面前大思考特思考的观众,
都会被对白里头塞满的伍式幽默逗得会心笑了又笑,
若你有在电影中采集得心字句的习惯,
边观影真的是会手忙脚乱,
承袭伍式一贯的语言风格,
角色们整部片就是一直讲话一直讲话,
但 Woody Allen 戏谑的语汇太深刻了,
就算阐述的是寻常的人生观,
我也在影院里振笔到旁边的观众可能觉得我很恼人(抱歉啦。

 

(角色们真的是讲不停呐)

 

但相较于句句令人莞尔的对白和每一场被完美处理的尴尬,
画面就不那么惊艳我了,
可能我并不擅长欣赏短镜头堆叠出的那种紧凑感,
搭上快速到耳朵和脑会有点不同步的对白,
我自己会觉得这使角色显得有点太聪明或是神经质,
虽然与角色的性格状态多数是吻合的(尤其是以Woody Allen本人为原型的男主角),
但这个设计有点令人疲劳。

 

不过我很喜欢设定在1930年代(Woody Allen生辰的时代,又是一抹自传意味!),
片中使用的鹅黄色调和所有复古的过场效果(圆形遮罩啊、拉页式的画面啊),
和出现的所有纸醉金迷的场合搭配出了很舒服的平衡,
暖色也更彰显了情感和「人」,
使爱情的温煦和悲凉交错流淌地很自若,
有别于年代相当的《大亨小传》呈现出的繁华和略微厚重的情感。

 

(浮华的30年代在本片被处理得很温柔)

 

另外,有影评人提到这是Woody Allen版本的《双面薇若妮卡》,
除了两名女主角都名为薇若妮卡这个设定,
幽默也很现实地诠释出了爱情中的投射和寄情,
以及在现实中观看爱情时的迷茫眼神。

 

Kristen Stewart这次卸下臭脸和Blake Lively一起笑得好甜美啊~~~

 

关于片中爱情我不谈,
谈论爱情太主观了,
至少这篇笔记的重点我不会放在这里啦。
但我能说在全片结束后我的感受是绵密但轻盈的,
虽然整部电影中我迸出心有戚戚焉的每一次,
那些自己经历过的类似的处境,
也会以一种很戏谑的样子走马一遍,
但我个人拥有的某些善感,
似乎有循著那些绵密的语汇轻盈了不少。
我很享受那个余韵。

但感受还是取决于己呀,
进个影院透过观看Woody Allen的爱情观感受一下自己的爱情观吧。

 

相关文章